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坛聚焦 >

民间文化亟需探源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艺术报 侯仰军 参加讨论


       民间文化是存在于老百姓心头、口头、手头的文化。由于千百年来不被主流社会重视,缺乏文字记载,在具体事象上往往难以找到源头,使得中国土生土长的民间文化,不论是民间文学、民间表演艺术、民间美术还是民俗,近年来频频被国内外学者“论证”为来源于境外,就连七夕节、寒食节、端午节甚至狼外婆等民间故事,都被说成是外国传进来的;与此同时,国内各地兴起了打造民间文化的热潮,出现了一批伪民俗、伪遗产。如果听任这种现象发展下去,我国优秀的民间文化不是被境外“抢注” ,就是被国内改造得面目全非,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将被侵蚀殆尽。在此状况下,亟需对民间文化进行探源。
    对民间文化进行探源,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其一,可以正本清源,理清民间文化的来龙去脉,从而理性传承、科学传承;其二,可以消除伪民俗、伪遗产;其三,可以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掌握话语权、主动权。
    也许有的学者认为,民间文化是现实存在的文化,分不出哪里是源,哪里是流,根本无法探源。可事实上,由于民间文化在历史典籍中也曾留下雪泥鸿爪,在竹简中、金石上甚至老百姓的口头上也可以找到它的源流,可以探究出它的源头。
    如何对民间文化进行探源呢?
    深入民间,寻找一手材料
    “礼失求诸野”,民间文化在民间的传承相对固定(除非有文人刻意改变) ,特别是在偏远的地区,常常会有流传上千年、数千年不变的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史诗等,如前几年在贵州麻山地区发现的苗族史诗《亚鲁王》 ,只要我们深入田野、忠实记录,就能搜集到第一手的原始资料,就能找到民间文化的源头活水。
    在搜集民间文化时,一定要忠实记录,原汁原味保存,不要按照自己的意志修改润色。如果搜集者、整理者按照自己的意志改来改去,民间文化就会面目全非,真实性就会大打折扣。这方面的教训必须吸取。由于民间文化的多样性、独特性,我们现在认为不合时宜的、错误的,将来却可能是最有价值的,毕竟,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审美观,还是以保留原来的、本来的面目为好。
    多方搜集,掌握完整信息
    在搜集民间文化的过程中,有时会遇上面对同一个故事、传说、事件却众说纷纭、让人莫衷一是的情况,这就要多方搜集,力争掌握完整的信息,以便比较、分析,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如果条件许可,可以把有关学者和传承人召集在一起,开个座谈会,请他们详细讲述、当面辩论。甘肃省康县流传着一种独特的婚俗——女娶男嫁,男方嫁到女方家后,一切遵从女方家族的习惯和规矩,并按照女方家族的姓氏辈分改名换姓。当地学者说这种婚俗起源于一百多年前,是由于石达开兵败大渡河以后,余部有一支来到这里,化整为零,以女娶男嫁的方式隐藏并生存下来,从此这种婚俗就在甘川交界的康县太平一带传承并影响至今。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即使是真相,也肯定不是真相的全部。通过专家与当地学者座谈、交流,大家一致认为,其一,男人入赘即嫁到女方家的事例在古代以至先秦时期普遍存在。康县地处秦巴山地,又是汉羌等民族杂居地,存在男人入赘现象并流传至今很正常。其二,这种婚俗流行与茶马古道有一定的关系。由于外来人口多,路途艰险,加上物质匮乏,客商一旦被抢劫、丢失货物或生病无钱医治,难以回乡,只有入赘在当地,“男嫁女娶”、女人当家的现象自然就出现了。其三,太平军石达开余部在此隐姓埋名并生存下来加剧了这一习俗的传承、传播。这样的结论,就比较有说服力;这样的探源方式,也比较科学。
    借助考古,巧用三种资料
    这三种资料是:传承人的口述、文献资料(包括简牍、金石资料)、考古发现之新资料。对民间文化进行探源,传承人的口述自是最重要的资料,但文献资料、考古发现之新资料也是重要佐证。现在很多人认为狼外婆故事源于西方童话小红帽,事实上,我国民间如鲁西南地区很久之前就流传着类似的故事,早在清代康熙年间黄之隽记录的《虎媪传》,就是中国土生土长的“狼外婆故事”。显然,《虎媪传》为“狼外婆故事”这一类型的民间故事探源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很多民间文化之谜借助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之新资料往往迎刃而解。牛郎织女传说作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自先秦到今天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但什么时候人们把两颗星宿编排成一对情侣的呢?民间文学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主流观点认为是汉代以后甚至南北朝时期。1975年11月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了一批秦简,其中的《日书》记载:“丁丑·己酉取妻,不吉。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三弃。”(甲种一五五正)“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甲种三背)
    意思是,在牵牛娶织女之日是不宜婚娶的,否则会遭遗弃或离异。简牍胜于雄辩,这段文字说明到了战国时期(最迟秦朝初年) ,天上的两个星宿牵牛和织女已经被人们演绎成一段爱情悲剧故事了。多年的谜团,迎刃而解。
    登高望远,跳出地域局限
    进行民间文化探源,地方学者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地方学者从小在当地生活,熟悉当地的民间传说、风土人情,对这一地区的民间文化最有发言权,但我们也要注意,由于地方学者对家乡的热爱,加上对外面的世界了解较少,难免有较强的地方情结,从而妨碍了对真实的理性探究。山西省临县距离刘邦斩蛇起义的地方(古丰西泽中,今江苏丰县西部)大约900公里,当地学者说刘邦斩蛇起义就发生在他们县城北边的山上,不但老百姓都这么说,还写进了宣传册中,实际上, 关于刘邦斩蛇起义历史记载非常清楚,丰西泽不可能在山西。我们要跳出地域局限,在思想上引领,在理论上提升,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由源及流,重在当代传承
    民间文化来源于民间,发扬于民间,经过一代又一代普通百姓、民间艺人的改编、加工,几百年、上千年之后,有的会变化很大。通过对这种变化的探寻,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时期人们的不同心理状态、审美意识;通过对原始状态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当代理性传承、科学传承。作为民间的孝文化,二十四孝故事妇孺皆知,其中不少故事,近代以后备受人们挞伐,成为儒家和传统文化的罪状。事实上,“卖身葬父”“为母埋儿”“刻木事亲”,这些备受争议的故事,与孔孟儒家孝道的初衷有相当大的距离,它们只是体现了某些宋元理学家的价值取向,而且从出现这些故事起,就遭到了一些儒家学者的激烈批评。在流传至今的东汉时期的武梁祠画像中,有十六位孝子的故事,可以称为“十六孝” 。孝子主要是在父母生前奉养尽孝,既没有“为母埋儿”,丁兰也没有因为木人休妻。在表现董永的画像中,董永的父亲坐在树荫下的独轮车上,手持鸠杖,董永本人站在父亲面前耕作,父子相向而视,表现的是一个带着老父下地劳动的董孝子,就像当今时代表彰的带着爸爸或妈妈上学的孝子一样。后世的二十四孝故事,董永家贫,“卖身葬父”,“孝感动天庭”,才获得仙女的芳心,违背了儒家孝道的本质:奉养尽孝。武梁祠画像中的十六孝,不是“挟太山以超北海”的高大上,只是“为长者折枝”,做了人们都可以做却没有做的孝行。后世的夸张与演绎,才使一个个易学易效法的孝子变成一个个高不可攀的典型。由源及流,顺藤摸瓜,理清了民间孝文化的来龙去脉,对于当今弘扬、传承孝文化,具有很好的借鉴、启发意义。
    由此看来,民间文化亟需探源,可以探源。通过探源,既有助于传承、弘扬优秀的民间文化,消除伪民俗、伪遗产,也能使我们获得真相,在民间文化的国际传播中掌握话语权、主动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