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评论 >

《天青》:讲中国气派故事,唱响天地正气歌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学报 newdu 参加讨论


    《天青》讲述了天神青帝之女天青幻化为瓷,辗转于秦哥、宗泽、岳飞、文天祥等爱国志士手中,与他们共谱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爱国篇章……《天青》出版后,先后列入国家“十三五”文艺原创精品出版规划项目,入选2016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出版物、2016年度桂冠童书、2016年度“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等。这部作品不仅在于它对理想家园的追寻、对人的尊严和生命的高贵的理解,更在于作品守住了中国文化根本,唱响了天地正气之歌。
    呼唤英雄,呼唤灵魂,讲中国自己的故事
    ■小山
    李秋沅的《天青》具有很多独特的品质,这些品质让《天青》在众多儿童文学作品中显得非常与众不同。
    首先,它讲的是中国故事。由于我国儿童文学创作多受外来影响,近年出版童书的题材、写法甚至主人公名字都像外国的作品,但秋沅一开始创作就体现出一种文化自信,她的“木棉岛”系列以及今天我们看到的《天青》讲的都是中国故事。这本书出版得很及时,我认为早就该有这种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了。《天青》的主角就是瓷,英文是“china”,又有中国的意思,汝窑天青经历中国古代直到清末,这个角色格外有艺术魅力,中国元素运用得丝丝入扣,非常吸引人。不论是她笔下的鼓浪屿近代史,还是这本《天青》中的宋朝、清朝等历史片段,李秋沅的书写一开始就面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爱国精神,一股浩然正气迎面扑来,很有中国味。
    其次,“呼唤英雄”的内容令我敬佩。这本书体现一种正能量,诉说良知,诉说英雄正气。我觉得当下少年儿童接触太多娱乐圈的垃圾信息,很多孩子已经丧失了对英雄的敬畏与崇拜。他们只追求物质享受、感官刺激,他们的心灵急需唤醒。《天青》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写活了,如书中呈现的宗泽、岳飞、文天祥、谭嗣同等,一个个有血和肉,还有细腻的心理描写,很直观、很生动,呼之欲出。这样的作品能给孩子们一种无形的榜样力量,唤醒良知,弘扬爱国正气。
    还有,《天青》饱含灵魂的悲悯情怀。我对这本书中“灵魂的呼唤”的描写印象颇为深刻。我认为文学作品的高下之分,和有没有灵魂在场、是什么样的灵魂境界息息相关。一片瓷,最初是酒盏,后来成为碎片,再后来化为乌有,为人间不灭之正气牺牲自我,这个描写深深打动了我。书中两条线索,英雄谱是一条,瓷器自身的神奇奉献也是一条。它与伏羲的关系,与竹林七贤嵇康的关系,到后来传授天曲给人间,为让天曲传承下去不顾劝阻,放弃自己的生命……这就是对正气的追求,对灵魂的呼唤———还有比对灵魂的诉求在文学中体现更重要的吗? 《天青》 中那份灵魂不死、灵魂在人间、灵魂奔赴与渴望的力量,特别动人,特别悲壮,读来让人感叹不已。
    总之,秋沅作为福建省儿童文学队伍中奔出的一匹千里马,已经显示出她惊人的文学创作艺术天分,她的作品值得肯定,非常值得孩子们阅读。
    道义·审美·悲悯情怀
    ■林跃奇
    这是一本儿童小说,又是一本历史小说。这本书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语言优美,创造的宏大的叙事场景,意境高远,让人拍案叫绝。李秋沅的《天青》具备了作家曹文轩所提倡的“道义、审美、悲悯情怀”的三个理论层次。
    读完《天青》,我觉得正义不死,正义永存,一股浩然正气在我心底升腾起来。她这么一个柔弱的女子,却写出了如此慷慨激昂的文字,正义凛然的小说,让人观后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充满了追求。小说想象丰富,从古至今,从人间到天上,从凡间到天界,从人到仙,从人到瓷片,从瓷片到神,天青的视角角度无所不在,广阔无边。特别是天青对理想境界清明城的追求,让人震撼。小说结局天青的选择出人意料,她宁可选择毁灭自己,也不苟且偷生,去毁灭清明城。她的选择,使她获得重生。这光明的结局,把小说从为正义而死的爱国英雄的沉重感中宕开,让读者读后感到欣慰和释然,充满了正能量。
    小说《天青》所刻画的英雄人物,一个个都是响当当的英雄,他们的民族气节正是国人内心所希望获得的,也是孩子们所需要的正能量营养。小说怎样来处理历史资料,使它们成为文学语言,使历史资料与文学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是最难把握的。而李秋沅却通过一片不起眼的青瓷碎片,把几个历史英雄人物的爱国故事起承转合,巧妙地连接起来。让人读完生发出浩然正气,感受到这一群爱国精灵的可爱,可敬,可钦。青年评论家石华鹏评述说:“怎样让历史人物从历史资料中活起来,这是最难的。而秋沅克服了这一难关。塑造了秦哥、宗泽、岳飞、文天祥、嵇康、谭嗣同等鲜活人物。”通过这些人物,我看到了李秋沅内心中国文人的骨气,正气,她对写作小说的坚持,让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把笔当剑的文侠。她用她的笔剑书写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而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只要你是中国人,你吃的是中国的米,喝的是中国的水,你的内心深处就会有这种爱国情感。
    所以作为一个作家,应该更多更好地用自己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给我们的孩子输送他们精神上所需要的精神食粮。这就是我说的“道义”。
    第二我要说的是审美。李秋沅的小说从《木棉流年》《木棉离歌》到《天青》,我是一本本地读过来的。她在打造她的精神家园,她的精神家园在哪里呢?在木棉岛,在千恒岛。小说所创造的这些意境都很美,具有很高的审美取向。《天青》中写到了金杏的老家就在木棉岛,不管是什么岛,其实都是李秋沅在继续抒写她对故乡鼓浪屿的情怀,在打造她关于岛屿的精神家园,抒发她对美的追求。尤其是小说还巧妙地将瓷器艺术、绘画艺术、音乐艺术等各门类艺术融入其中,写得很扎实、很在行,充分表达出作者对艺术高水准的追求,审美品位极高。在她创造的这个精神家园中,景美,人美,话语美,艺术美,创造出来的场景美得让人心颤,让人自叹不如。
    第三是说说悲悯情怀。小说从秦哥、宗泽,到岳飞,到文天祥,到嵇康,到谭嗣同。一个个英雄,为了国家,不计名利,不计私仇,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国家,献给了民族。这些英雄人物,他们与敌人抗争,与奸邪抗争的时候,让人感到悲壮。而这些悲壮的英雄,没有一个人会想到要抛弃正义,抛弃爱国,来换取血肉之躯的。这就是中国精神,这就是中华的民族脊梁。这种悲壮,就是一种悲悯的情怀,一种让人心酸的凄美。而这些爱国英雄的故事,全部是由一个有灵魂的青瓷串起来的,就像一个糖葫芦一样,有酸也有甜。在这些情节中,岳飞的章节写得最好,我看到岳飞章节的时候,拍案叫好,写下一句批语:“岳飞忠而被谤,信而被疑,就如屈原。最终以身殉国,整家为国家献出生命。这种凄美,让人读后心中很沉重,很沉重!”
    另一个令人感动的是嵇康的情节。这一部分的内容写得荡气回肠。嵇康对乐曲《广陵散》的追求,这应该有作家的生活积累,据了解,李秋沅从小就学钢琴,因此对音乐非常熟悉,写起音乐来自然是神来之笔。所以,我觉得《天青》是一本弘扬道义,有审美高度、具有悲悯情怀的优秀小说,值得我们去一读再读。
    一纸丹心
    ■范文凤
    喜爱青瓷的人们一定知道汝窑天青水仙盆,那是宋代青瓷的巅峰之作。天青色,有“雨过天青云破处”之誉,泛着天青色的汝瓷是东方意境最具象化的表达之一,传世汝瓷,件件皆珍品。读过李秋沅老师的《天青》之后,心心念念的总是那一抹晶莹剔透的天青色,我知道要是不去探寻一番怕是无法跟自己交待。
    秋沅老师说过,宋朝是淡雅脱俗的字画,是意境悠远的诗词,是内敛含蓄的汝窑,是人与自然亲近相融的精神与气度,是“美”的忠诚追随者与呵护者。“天青……天青……”一如书中的女孩金杏被这朦胧的呼唤所吸引,我想如果可以,我也愿意到宋朝去看一看。
    其实汝窑厂在河南汝州,可惜靖康之乱后毁于战火,汝瓷技术因此失传。我只能转而奔向景德镇,聊以相慰。
    景德镇还未通高铁,当我经过一夜颠簸,从火车上下来的时候,正是清晨时分,寒冬料峭,这个当年名动天下的瓷都还在凛冽的北风中沉睡。瓷器博物馆里,在我惊叹于制作工艺的繁复和匠心独运的精巧之时,我的背包里躺着《天青》。
    秋沅老师的文风,与当下粗糙媚众的行文有别的一种精致,泛着光洁的瓷器光芒。“似有天外弦音,忽然拨动我心,静默于宫中一隅的我釉衣噼啪开裂,现出冰裂之纹。”这是汴梁之围的前夜,公元1126年,中国孩子童蒙时期就知道的“靖康之耻”即将上演。在秋沅老师笔下,李纲的须发皆张,宗泽的将军泪,还有那声震千古的“渡河!渡河!”都交织在翠色欲滴的青瓷一片片清脆的碎裂声中。眼前青花瓷和各种釉色瓷在玻璃框里发出光彩夺目的光芒,我却在一片流离的色彩中看到开封城的繁华凋零,耳边传来杀伐之声……
    小说文笔娴熟,是属于古典的那种紧凑。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爱好者,我总有一种感觉,五四以来,西学东渐,古典美是被日渐低估和无视了的。秋沅老师通过精心演绎的一个故事,却让我们看到与现代迥异的另一种美。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古代中国,不只有裹脚布、八股文,还有长河落日,还有君子之美,还有巍巍正气,它有属于它的独特美丽,只是这份美丽,在西方优势文明面前,在全球化体系下,已经黯淡无光,它需要再度被发觉,被重新阐释,去粗取精并与现代接轨。因为只有读懂我们自己,然后去拥抱更广大的世界,方能做到和而不同。秋沅老师作为敏感的创作者,她从文学角度将这份美丽表达出来,恰恰是通过最最中国的元素———瓷器。
    到谭嗣同的故事结束,我本以为故事到此完结,可是作者笔锋一转,通过琴声一曲,又将我们带回到魏晋之际:“琴音之中,涌动着天地间震撼人心的英气与正气……铁马金戈之中,他们的一腔热血洒向碧空,如天地间亘古盛开着的英雄之花。”这首曲子是《广陵散》。
    关于《广陵散》,有许多让人神往的传说,但无论哪一种,都渗透着聂政白虹贯日的精魂与嵇康傲绝寰宇的魏晋风骨。全曲贯注一种愤慨不屈的浩然之气,所谓“纷披灿烂,戈矛纵横”,有兵戈之音。青帝之女盗得天曲,将之赋予嵇康,使人间获得“正色”与“正声”,得以区别正义与邪恶,有着“盗火的普罗米修斯”一样的浪漫,但又充满着东方味道的想象力与艺术特色。青姬的一缕青魂最终注入汝窑瓷器中,见证着世间沧桑,这种古典小说常见的架构,对于现今更为熟悉西方叙事的青少年来说,恐怕反而是晦涩的,不禁令人叹息。
    从博物馆回来的路上,经过市中心,正值新年,广场上一群少年在放孔明灯,星星点点的灯火越升越高,天幕上竟仿佛多了一颗颗明星,它们的光芒源自宗泽、岳飞、文天祥、谭嗣同,还有那许许多多在时光中湮灭的高贵灵魂,凭着对生命最深沉的爱与理解,他们在危难的关头执着不屈,正是这浩然正气,让我华夏岿然屹立,丰富着现在这个多元的世界。唯愿江山繁华,我们不仅能拥抱咖啡文化,欣赏油画的色泽,也能延续瓷器的光芒、茶叶的芬芳。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