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唐诗宋词是我的故乡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解放日报 王一 参加讨论


    说到张晓风,也许很多读者会有点陌生,但如果翻开她的文章,恐怕很多人都会觉得非常熟悉。她写过很多温暖治愈的爱情散文,还有很多作品曾选入语文教材。
    最近,《张晓风散文精选:孤意与深情》出版,收录了张晓风创作生涯中较具有代表性的散文,如《地毯的那一端》《母亲的羽衣》《只因为年轻啊》《你不能要求简单的答案》《愁乡石》等。这些散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张晓风对乡愁,对人生,对爱情等的思考。她自述“在安静分析中有激情,在冷眼凝视中有挚爱”。
    读书周刊:所谓暖心的文字,大概也算是女性作家的专利和特色。有些细腻的情感,也大抵只有女性才可以理解与琢磨。现代暖心的女诗人,当推席慕容;而说到散文,张小娴与毕淑敏都不会落下。但追根溯源,您应该是暖心散文的鼻祖级人物。暖心创作是不是您的写作定位?
    张晓风:我从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写作,最开始的时候写作的题目都集中在朋友、家庭、恋爱这些身边的事情。大约从25岁以后,我开始关注更大的话题。比如环保、政治、战争这些题目,这跟个人的成长历程是联系在一起的。从写作的题材上说,我的确很难坐下来写一个大部头的长篇小说,写得比较多的一直是散文、剧本和短篇小说。
    散文不需要刻意安排情节,直话直说,老老实实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有门、有墙、有锁、有衣服、有地位,可以作为自己的保护膜,而散文却把最柔弱最不设防最不透明的一向不为人知的我展露给人看。
    读书周刊:很多人说您具有一双清澈而敏锐的双眼,可以洞悉人性中矛盾而复杂的一面、微小而难以被发现的一面。
    张晓风:想写好诗歌散文,首先要有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崇敬赞美的情怀,还应该学会去发现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好,尊重生活中遇到的大小事情,多走出家门,为写作积累素材,因为灵感来自于生活。不管年纪多大,我都喜欢出去采风,也是为写作采集素材,一路走一路记。
    灵感来自生活,平凡的生活背后有强大的震撼力。茶叶长在树上是一次生命,当它被采摘下来,制作成茶叶泡茶的时候,相当于给了它第二次生命。写作之于我,就是这样的存在。我观察生活、写散文,是因为我忍不住要这么做,必须要这么做。
    读书周刊:您的散文中也不仅仅涉及平凡的生活,家国情怀这一主题在您的散文中也有所涉及。
    张晓风:我是念中文系的,我对中国的定义相对而言不是地理的,而是历史的,是中华文化五千年累积下来的情感,唐诗宋词是我的故乡。
    我心目中的“中国”是文化中国。20世纪初有一个美国诗人叫康明斯,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别人问他打完仗要去哪里?他说要回到喜欢且从前住过的地方——中国。其实康明斯终其一生从未到过中国,他是一个喜欢中国的美国学者和诗人,他的话很有意思,在今天,世界上很多人都可以选择做中国文化之下的一分子。我觉得文化比政治、地理和族群更重要,如果我们需要交流、沟通和了解,更需要借助文学和文化。
    读书周刊:您退休后仍兼任中文教师,2005年,还受邀成为余光中领衔的“抢救国文教育联盟”副召集人,检讨语文教学。您认为我们的语文教学究竟出现了怎样的问题?
    张晓风:这些年来,学生的语文基础有些退步了,原因可能是学习的科目多了,花在读书上的时间少了。
    现在华人地区一个普遍现象是:学生英语没学好,中文也没学好。如果一个民族自己的语言学得糟、烂,却成为别国语言的殖民地,那不是太糟糕了吗?比如说,现在大家话都不会说了,都说“女士们、先生们”,其实这是不对的。中文应该说“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因为中文的“先生”、“女士”不用多数。
    读书周刊:您如今还保持手写的习惯,但我们处在网络和信息爆炸时代,语言的裂变正在加速,提笔忘字的现象也经常发生,应该如何对待我们的文字?
    张晓风:我尽量不碰网络的东西,我就是要做电脑文盲。我看到过一则故事,可能有启发意义。一个中国人在一家美国设计公司里做事,有一天他发现老板送一批人去学习电脑技术,而没有他,他很生气地找老板理论:为什么不让我去?老板说:每一个公司都应该留下一两个不用电脑思考的人。
    我写一个汉字的时候,它包含的意蕴会唤起我的许多记忆,这是用电脑打字所无法取代的,所以我宁愿麻烦一点,手写完后交给助理处理。我不想失掉每一个汉字牵扯起的情感联想。
    《张晓风散文精选:孤意与深情》
    张晓风 著
    广西师大出版社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