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麻雀》剧照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麻雀》以全国网1 . 98 %的收视率和6 . 34 %的份额占据了9月份电视剧收视率头把交椅。同时,该剧也以众多的剧情槽点和演员的“抢眼”表现成为媒体关注热议的话题。尤其近期该剧男主角李易峰凭借电影《老炮儿》中的表现获得金鸡百花奖最佳男配角的殊荣,将大众对于“小鲜肉”现象与演员演技问题的讨论推向了高潮。一时间媒体网络上关于“高颜值、零演技”的文章层出不穷,热闹非凡。关于演员样貌、气质与演技的争论几乎伴随影视表演同时产生,特别在影视领域商业化、娱乐化空前繁荣的今天,颜值与演技更是突出地成为影视作品的争议热点。电视剧《麻雀》在表演方面呈现两种泾渭分明的类型。这部剧的主演演员名单上,既有李易峰、周冬雨、张若昀这样的当红明星作为颜值担当,也有张鲁一、王劲松等以演技见长的资深演员作为演技担当。两种不同风格、不同类型演员的共同演绎,也使得该剧直接呈现了时下颜值和演技冲突的现象。 应该说, 《麻雀》对于“陈深”这个人物的设定是足够充分的,有发挥空间、有心理厚度。剧本对该人物的“磨砺设定”给予了演员较大的表演余地:“卧底”意味着人物生活在巨大的矛盾纠葛中,心理需要时时刻刻承受着巨大的磨砺。而“卧底”身份还使他必须时时小心处处留意,想方设法让自己沉浸在军统特务机构里面,不至于看起来格格不入。作为正面人物的“陈深”既要重情重义、带有理想主义色彩,又必须和敌人“同流合污” ,对着受刑的战友笑,甚至面对枪杀亲人困境。显然,作为主演的李易峰对于自己的角色缺乏细致、完整地体验和设计,使得在表演时显得控制力不够,身份角色转换不顺畅。也许是过于在意自己的“鲜肉”身份,表演关注点完全在迎合粉丝要求的“帅”上,在剧中让人觉得其既不清楚如何把控自己的情感,也不清楚如何使自己的表演收放自如,只是单纯的“帅”而已。以至于他所扮演的陈深,更是“收”起来稍显木讷,“放”起来又欠一点火候,在观众看起来总是带有那么一点不尴不尬的味道。陈深这个角色需要在放荡不羁的浪子、心思缜密的特工、毕忠良的憨师弟等多重身份之间转换,则更加暴露了演员在表演方面的捉襟见肘。相较之下,反倒是毕忠良的人物模式转换对比较为鲜明,行刑时候的毒辣、面对妻子的爱、怀疑陈深时候的阴险、怀疑解除时候的如释重负,每个心理转换的节点都是经过仔细思考设计过的,对比也较为明显。 一谈到演技,我们聚焦的就不仅仅是简单的肢体动作、眼神和表情,而是“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在真实表演的基础上加入声音、形体的变化,再加入对细节的设计和把控,能够使演员的表演看起来成熟、从容。以剧中的男二号毕忠良为例,作为男人,他事业有成,冷静沉着;作为丈夫,他对妻子百般疼爱,羡煞旁人;作为上司,他善待同事,亲切温暖;面对曾救过他一命的陈深,他视如兄弟,却因抓捕“宰相”开始对陈深一路猜疑,步步紧逼。如果说这些人物设定是剧本给予演员的,那么具体到对人物的细节构思上则能够看出演员的用心与专注。 《麻雀》中演员张鲁一对于人物细节的设计十分明显,虽然有些地方还略显僵硬,但标志性的油光滑溜的背头和一丝不苟的西装三件套,特别是手部细节典型动作的设计使观众看到了他的良苦用心,例如在抓到“宰相” 时,他兴奋得不停地搓着双手;在“宰相”牺牲的时候,他的双手十指紧扣,随着情绪的步步紧张手指弹动得越来越快等等,这些细微动作很好地辅助了他对于人物的塑造,鲜明呈现着角色在“此时此刻”的内心情绪。 细节,有时候可能是最凸显演员功力和用心的部分。我们平时生活中的每一环节都是由细节连接而成,这些细节带有丰富的信息和强烈的暗示,能够传达出特定的信息,更能够体现出角色人物的本质。与“陈深”相比,“毕忠良”这个人物营造得更丰满,更像个真实的人。后期人物心理的转变也使观众对毕忠良这个人又爱又恨,充满着矛盾纠结的复杂心理,也更增添了角色的感染力。 近几年,影视剧集数量众多、热点切换频繁,然而无论是大银幕还是小荧屏,“小鲜肉”“小花旦”都无处不在。荧屏上的《幻城》 《九州·天空城》 ,大银幕上的《夏有乔木雅望天堂》 《微微一笑很倾城》等等,无一不是“鲜肉”们的天下。由于他们的存在而引发的较高关注度成为这些剧集普遍特征,而演技脸谱化、表情呆滞化也成为“鲜肉出演”的代名词。究其原因,就是在当下资本过于集中的影视行业,资本的逐利属性完全颠覆了之前根据角色挑选合适演员的影视制作常规模式。既不需要演员有很好的演技,也不需要进行体验生活之类的创作流程,只要具有流量属性、有关注度和足够的潜力粉丝群,那就是偶像明星,就能够炒热作品,吸引观众。在这种情况下,角色可以生搬硬套,更可以量身定制。说白了,资本看中的是其背后的消费潜力,能让资本投入迅速变现的能力。所以,只要“小鲜肉”们能够顺利完成角色,将人物最基本的喜怒哀乐表现出来,完成角色的基本行动,便可以说是很好地完成了表演任务。从这个角度来说,李易峰、周冬雨们确是制片方的最优选择。 总的来说, 《麻雀》应该算是一部套上谍战外衣的“偶像剧” 。颜值消费无可厚非,哪怕它只是满足某一部分人的分众消费,就像制作水平不高的国产恐怖片却总是拥有较为固定观影群体那样,亦有其存在的意义。何况颜值消费、粉丝经济是现实的大势所趋,是消费主流,再多地否定和批判也无法逆转现实需求。然而,对颜值偶像来说,想要走得更高走得更远,只能向提高自身演技的方向努力挺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