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人物印象 >

王亚彬:每个舞者都是一名战士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山西晚报 孙轶琼 参加讨论


    
    舞者王亚彬
    
    王亚彬舞剧《青衣》剧照
    
    《生命该如何寄托》封面
    提起王亚彬,很多人想到的是她在《乡村爱情》里扮演的淳朴、倔强的“王小蒙”,《推拿》里执着为爱的“金嫣”,却不知道她的本职工作是一名舞蹈演员。其实,相比娱乐圈,在舞蹈的世界里,王亚彬更出色,她是《十面埋伏》的舞蹈设计及不为人知的“幕后舞者”,是一位青年舞蹈家。
    王亚彬6岁练习舞蹈,一跳就坚持了26年,荣获中国所有重要舞蹈赛事金奖,5次登上央视春晚,6个月内连续两次登上世界顶尖剧场“赛德勒之井”的舞台,并因为是第一位被英国国家芭蕾舞团邀约编舞的中国人而名扬海内外。
    日前,王亚彬带着自己的图书作品《生命该如何寄托》来到山西大剧院举办讲座,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谈起她的艺术之路,王亚彬说:“每个舞台上绽放的舞者,都是一名战士,因为谁都无法理解舞台背后他们所付出的辛苦……”的确,从艺这条路要坚持下来都是艰辛的,王亚彬就是在她最美的年华把身体献祭给舞蹈,这是残酷的,也是美丽的。于是,她在《生命该如何寄托》里以灵动而质朴的语言,撼动人心的文字流露出她独有的坚持和守望,而记者和她的交流也是一次传递思想的记录。
    A 这本书读起来会让人感觉有些“疼”
    有很多人问王亚彬 “舞蹈是什么”?她的回答是:“舞蹈是我身体里的血液,让我敢于面对世界并忘记悲伤。”其实,当你翻看她的作品《生命该如何寄托》时,会觉得那种疼早已浸入到她的生命中,只是她懂得痛并快乐着。
    山西晚报:光看书名,就让人感觉挺迷茫和沉重的。
    王亚彬:这确实不是一个轻松的书名,可能和舞蹈艺术一样,带有鲜明的印记,这个书名集结了这些年我对于生命的一些审视和思考。书中的内容有“隐忍的生命之痛”、“我选择了舞蹈,舞蹈也选择了我”以及“生命该如何寄托”三部分。这些文字如同我舞蹈的倒影,透过她们,或多或少的可以感受到作为一名舞者生命中的面对、游离和对于生活、生命的艺术性表达。这或许是一个生命个体的声音,也可能一定程度上在描绘一个小众的群体。
    山西晚报:在你看来,生命该如何寄托?
    王亚彬:很多时候觉得,舞蹈就是我的一种寄托。我9岁考上北京舞蹈学院附中,一入学学校就组织新生们看纪录片,里面演的都是中国舞蹈家们的奋斗故事。在纪录片播放结束后,9岁的我就和小伙伴说“我也要成为舞蹈家”。其实,那时的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舞蹈家,也不知道学习舞蹈会如此的艰辛,但是现在返回去看,我很幸运坚持下来。因为舞蹈给予了我不同的生活体验,让我的生命焕发了新的色彩。很多时候,你的事业就是生命的一种寄托。
    山西晚报:这本书你以“隐忍的生命之痛”开篇,很多人说看了后的确觉得很“疼”。
    王亚彬:从出生那一刻开始,我们就伴随着疼痛来到这个世界上,我想每个人都会经历疼痛,生理和心理上的。一名舞蹈者在疼痛的体悟方面会更加深刻,因为舞蹈需要舞者通过肢体去表达,这些肢体语言很多都超越了人类的极限,势必会在练习的过程中充满疼痛。成为舞者的第一节大课就是解放肢体,解放肢体需要漫长的训练过程,完全是需要靠意志力来坚持和控制的。能成为职业舞者的人,一定都有凤凰涅槃重生的感觉,但往往痛并快乐着,人生不也是如此吗?
    山西晚报:作为一名舞者,身体的疼痛是不是就是舞者的宿命?你身上的病痛多吗?
    王亚彬:有啊,每个舞蹈演员都避免不了。因为伤痛是舞蹈者生命的刻度。这本书里有两篇名为《左脚》《右脚》的散文,其实就是记录伤痛的。小时候练舞,身体与地面的摩擦会刮起木地板上的刺,然后刺入皮肉里,大家课后的娱乐项目就是凑在一起,相互用针挑出刺。如今我还是会每天坚持练功,这么多年练下来,膝盖、腰、脊椎等多处劳损,经常会疼。在舞者登台表演的时候,观众看上去会觉得舞蹈演员那么美,其实只有演员自己才能感受到那份痛。
    山西晚报:会不会担心有很多人看到这本书后,觉得练舞蹈太苦了而放弃?
    王亚彬:我的书写不会教育任何人,也不是为了给大家指明方向,我只是想表达舞蹈一部分是为自己,一部分是遇知音的感受,应该不会影响读者的选择。
    B 拍戏只是一种尝试 人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
    很多人见到王亚彬,总会提起“王小蒙”。时隔12年之久,这个电视剧人物依然在人们心中,所以很多人都好奇,王亚彬为何会离开娱乐圈?
    山西晚报:大家把你看成是影视演员,而不是舞者,对此有什么感受?
    王亚彬:我只是恰巧有了出演电视剧的机会,但压根没有想到观众会对这个角色的印象如此深刻,毕竟过了12年,大家还是能记得我,这说明是对我表演的认可。但我还是一个舞蹈演员。
    山西晚报:相比跳舞,你在娱乐圈已经成名了,没有想过就一直演戏吗?
    王亚彬:不管是电视,还是剧场,只是媒介的不同,但我很清楚自己要什么。我从小的愿望就是成为一名舞蹈家,碰巧是演了电视,让我在舞蹈之外又多了一份收获,可我就是我,就像人一辈子在路上,你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我要做的就是跳舞,即使演过电视,出了书,都只是增加人生的阅历,让我有更多的积累可以在舞台上更好地发挥。这或许就是初心的力量,让我不会迷失自己。
    山西晚报:很多人都说舞蹈是“青春饭”,你没有这样的顾虑吗?
    王亚彬:在国外,有很多优秀的舞蹈家都坚持在舞台上放飞自我,他们50岁、60岁了,可依然没有放弃舞蹈。或许,年长时不像年轻时那么俊美,但是舞蹈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散发出不同的味道。所以我不会在短时间内退休,要向国外的舞蹈家看齐,哪怕是做幕后、做导演、做编导,我也想一直为舞蹈服务。
    山西晚报:就是要一直坚持下去。
    王亚彬:我感谢自己能坚持下来,并享受到这份快乐,执著在其中。
    C 要为中国舞蹈走向世界付出所有
    当王亚彬选择继续用舞蹈成就自己时,她更多的像一个“手艺人”,在一步步地雕琢自己的梦想,做中外舞蹈交流的使者。
    山西晚报:在中国舞蹈界,你应该算是个“功臣”。通过“亚彬和她的朋友们”这个舞蹈品牌,把国外优秀的舞蹈家带到中国演出,而且还走出国门,去给国外舞蹈团当编导,从而加入中国的舞蹈元素,这非常了不起。
    王亚彬:“亚彬和她的朋友们”这个品牌已经有9年的历史了,我创建这个品牌的初衷,就是想把海外优秀的作品、舞蹈家引进到中国来,当然最远大的目标就是能把中国最好的舞蹈作品带到国际舞台。也想过以绵薄的力量推动中国舞蹈向前发展。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庆幸地是我们迈出了这一步,从而吸引了很多优秀的舞蹈家来这样的艺术平台演出,也带给中国舞蹈一些启示,能够更好地引导现在的舞者,使舞蹈的很多技能能传承下来。
    山西晚报:你是英国国家芭蕾舞团邀请的第一位中国编舞者,还因此收获了 “奥利佛·劳伦斯奖·舞蹈杰出成就奖”,这个奖堪称舞台艺术届的 “奥斯卡”,在全世界非常具有影响力。特别想知道当获得这个奖时你的感受。
    王亚彬:当时收到这个邀请的时候,挺意外的。自己也分析了很多,想着为什么会邀请我去?最后就本着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原则进行创作,想着主办方之所以邀请东方舞者来编舞,必然希望让西方观众看到不同的舞蹈,所以我就大胆地把中国古典舞的精髓融入进去,从而通过西方古典芭蕾的方式,来探讨古希腊故事中“坚强和柔软的人性”。舞蹈创作应该是具有国际性的,作为一名能走向国际的艺术工作者,就要生动精彩地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最后当我捧得这座奖杯时,觉得挺欣慰、挺自豪,认为自己在传播中国古典舞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
    山西晚报: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王亚彬:没有雄心的舞者不是好的舞者,我要为中国的舞蹈走向世界,付出我的所有。
    采访结束,翻着王亚彬的这本书,特别欣赏其中的一段话:
    “很多人,特别是女人,会恐惧时间的流逝,但很奇怪,我总觉得时间可以赋予女人更多的内容,比如阅历、心态以及超越自我的勇气。所以无论怎样,作为一名舞者、编者,如果有一天我选择了不再用肢体去表达,或者由于客观的原因停止了这种方式,我都不会后悔。至少曾经,我是如此擅长用自己的肢体去淋漓尽致地诠释着我所希望的表达。”这段话,送给所有有梦想的人。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