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科幻 > 作家印象 >

科幻:现实与现场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艺报 飞氘 参加讨论


    
    飞 氘
    只要继续有作者,就会继续有作品。今天的科幻,越来越和现实发生着更深的交汇,科幻文学和现实文学也有了越来越多的重叠。
    
    文学研究者说:今天的科幻文学,成为文学现场正在发生的东西。
    这对于我这个在初中就开始看科幻小说的人来说,这一天早在预料之中,只是来得更早。之前的中国科幻,像雄安新区一样:以前有这么一个地方,但不是历史的现场,但是突然有一天,镜头注意到这里了,然后引起了很多的关注。科幻界有很多作品慢慢出现,过了好多年都没有人知道,就像一个影视节目的录播,先录制好,再给大家看。现在突然变成现场直播了,不能后期剪辑了,一举一动都有人关注,这就让人压力很大。这种情况发生的部分原因,是有像《三体》这样的作者和作品,特别是得了重要的文学奖,比如美国的雨果奖,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然后郝景芳又得了一个雨果奖,这就有点厉害了。今年《三体3》虽然得了坎贝尔奖,但是没有得到现在已经在国人心中知名度很高的雨果奖,所以没有引爆新一轮的媒体报道。但是,又有一些过去不被认为是“科幻作家”的作家们,也开始写科幻小说了,比如李宏伟的《国王与抒情诗》等,这又逼迫着很多不看科幻的文学研究者,不得不持续面临科幻这么个存在。从2010年复旦的“新世纪十年文学”国际会议邀请科幻作家参会,到后来2011年上海的“今日批评家”论坛讨论韩松的作品,一直到今天各种文学界、艺术界的研讨会,文学界、批评界对科幻文学的关注持续不断。
    原因之一大概是因为今天很多有点“科幻”的场景慢慢变成了现实。以前我们觉得好像有一种对立关系:一个人上中学看科幻可以,大学一年级看科幻可以,但是到了二年级、三年级还看科幻,去书报亭买本封面看起来很不高大上的《科幻世界》,明显这个人好像发育上面出现了延缓的情况——这个时候应该关心一些更重要的问题,比如财经、时政的问题。如果工作以后还看科幻,就很明显有比较严重的症状了,好像这个人和现实脱节了,没有办法很好融入到一个成人社会中。他关心的一些问题,不管是未来也好,外星人也好,还是什么脱离肉体的虚拟化生存也好,好像和武侠小说一样,是远离了成熟的现实、中国的社会,而缺少一个真正有机连接的状态。
    但是这几年,一些技术突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3D打印、人工智能、大数据、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量子通讯、基因编辑……很多东西好像突然离普通人的生活很近了。大家可能都看到新闻了,外国人很惊讶中国移动支付的普遍,连乞丐乞讨的时候都是用扫二维码支付,引起了日本网友的震惊。据说日本网友在讨论:中国移动支付如此地便捷,日本人还在用现金,他们会不会觉得我们很脏,觉得我们是野蛮人?我的一个意大利朋友认为,在北京生活就是活在未来,因为在意大利比较慢的世界里面,享受这种快速的节奏和便利的移动支付,就是一个还没有发生的、未来的东西。
    特别是这两年人工智能的话题突然变得特别的热。很多的学术会议都在讨论,不管科学角度还是文学角度。这两天又出了一个新闻: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计划到2020年、2025年、再到2030年,我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分别达到什么程度,如何改变国计民生。这相当科幻,又相当现实。
    所以今天我们就生活在科幻所描绘的景观之中,技术带来很多的便利,也带来很多的问题和风险。技术无处不在,紧紧地包裹住个人。可以想象,继续发展下去,科幻电影里常见的套路就会发生:主人公被诬陷以后,成了技术系统捕捉的对象,他想尽办法,也逃不出技术密布的天罗地网。这种事也许已经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了,至于是好是坏,就不好说了。
    之所以大家讨论科幻的问题,是因为我们越来越生活在科幻的世界里。以前有人讨论,提出“科幻现实主义”的说法,听起来好像和直觉相违背的:科幻和现实主义是两个世界,一边是现实主义的,反映社会生活,一边是未来的、天马行空的技术幻想。以前有一种说法,说科幻其实也是一种现实主义,或者是更高级的、变形的现实主义——有一些现实,不能通过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只好通过科幻来捕捉和反映,表面上非现实的科幻,包含着一种更真实的现实。
    但现在又不一样了,因为科幻就是生活中的现实了,每个人都活在这个现实中。在座的各位,可能对此有不同的感受,有的非常高兴、欢呼雀跃,有的可能感觉到绝望,比如以前认为新技术能带来无尽的资源,但现在很多东西又看不到了。
    有人可能觉得,科技发展太快了,超越了科幻,科幻已经难以再提供有刺激的想象了。也有人认为中国科幻的这一轮高潮已经过去了。但是,假定有过一个高潮,是谁的高潮?是整个舆论、媒体、学术界关注的营造的那种全社会氛围下的高潮,还是指创作者不断推出好作品的高潮?其实,只要继续有作者,就会继续有作品。今天的科幻,越来越和现实发生着更深的交汇,科幻文学和现实文学也有了越来越多的重叠。
    (作者系科幻作家)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