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沈望舒:匾额文化如何继承创新——对话北京市社科院研究员沈望舒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光明日报 李韵 参加讨论


    
    杭州岳王庙,后人用“还我河山”“精忠报国”“忠义常昭”等匾额怀念岳飞。吴吕明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甘肃武威文庙内的匾额。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曲阜孔庙主体建筑大成殿内高悬“万世师表”等巨幅匾额。严向群摄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品读日渐淡忘的匾额文化】
    编者按
    匾额文化发源于中国,从春秋战国开始,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
    历史上曾出现“无处不匾”“无门不匾”的盛况。匾额被称为“古建筑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集文学、书法、雕刻、装饰艺术于一体,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较高的学术价值。但是,随着社会变迁,匾额逐渐淡出日常生活,日益被国人遗忘。
    今天,我们推出整版专题报道,聚焦我国匾额文化传承和发展现状,探寻抢救、挖掘、保护和创新匾额文化的方式和途径,以期让更多人了解匾额文化,进而唤起国人保护这一传统文化样式的热情。
    匾额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该如何认识匾额文化的历史地位和当下价值?如何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匾额文化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断增加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沈望舒。
    记者:匾额,在中国古代被称为“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也有文章认为匾额可谓是“治国重器”。小小匾额,何以如此重要?
    沈望舒: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匾额的重要性。
    一是历史上,题匾挂匾曾有广泛深厚的社会基础,民国文献中尚留城乡“无处不匾、无室不匾”的描述。匾额分布范围并非限于国内,在海外,也可以说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匾额。而且匾文几乎都引经据典,字字珠玑,以其特有的魅力彰显中国思想、华夏风采。
    二是优秀匾额的文字多凝聚了中华人文的要义,承载着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等优秀道德,与中华文明的神、魂、道血肉相融,持久地散发出核心价值观中筋骨与温度的正能量。
    三是优秀的匾额往往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无论是点睛之语还是书法艺术,都令人叹服。
    四是匾额文化担负着民间旌表的特殊使命。从汉代起到民国初年,匾额长期针对百姓,专司精神嘉勉职责。文献中还能看到匾文表彰扶危济困、乐善好施、急公好义方面突出者,有些镶于牌坊屹立于通衢达数百年之久,成为一方百姓引以为荣之物事。
    记者:匾额在中国历史上曾繁盛多年,但随着其生态的改变而日渐式微。最明显的就是,现在人们都住单元楼了,不需要也没条件挂匾了。
    沈望舒:匾额与传统文化的整体态势如影随形,在风雨如磐的岁月中日渐衰微。残存的历史匾额,多碎片状存在于文物建筑、博物馆单位、部分收藏者之中。除了活在古装影视作品中之外,曾经遍布城乡的匾额文化,基本淡出民众日常生活,也因此影响到了整个楹联文化的存续。
    记者:目前我国的匾额资源是什么状态?
    沈望舒:据我所知,以古都北京为代表,全国尚有百万面匾额及其资源基础。紫禁城、颐和园、国子监等文物建筑群,国博、军博、首博等文史机构,多元所有制博物馆或收藏爱好者,保管着有规模量级、达经典品级的历史匾额。
    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活态文化生产力主体的资源:权威国学研究人才与团队,足以产生代表国内、引导东亚的“匾额学”成果;强大教育传播力量,足以建构根据匾额文化内容形成“好故事”、展示“讲好”故事能力的流程;全门类的文化创意产业,足以践行总书记关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指示,通过创意化产品与服务,将匾额活化为社会文化新风尚……可以说,以匾额载道、显重器功用,仍有诸多基础条件。
    记者:如何才能调动这些资源,使之更好地融入当下的群众生活?如何让匾额所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树立文化自信发挥作用?
    沈望舒:我认为这需要政府支持、顶层设计、学界参与。
    党和政府关怀支持,是匾额新生的重要保障。制定有利于发掘抢救保护整理研究历史匾额的主体政策,是发动各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要务。
    协调文化文物部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摸清历史匾额家底与现状。在此基础上形成内容分类、统一抢救修缮保管等大局规则,为合理利用文物定前提。
    安排组织社会科学界、史学与国学的高校团队,以研究、教学、实习等多种方式参与古匾的整理考证工作。以缓解对深奥内容理解的似是而非、部分规模藏匾者不知匾不懂匾的困境,为“匾额学”夯实引领弘扬之路的理论之基。
    精选优美典雅深刻的名人匾文楹联,通过文化创意性运作流程,形成有情感特色和时尚魅力的“中国故事”产品与服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