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枪炮与玫瑰:影像中的“新神话主义”——电影《封神传奇》与《巴霍巴利王:开端》观后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艺术报 王馨莹 参加讨论


    ◎在影片《巴霍巴利王:开端》中,人物服饰、妆容甚至歌舞片段均以印度传统文化审美为参照, 《封神传奇》则因神话与游戏母题的融合而产生了流行文化在审美趣味方面的全面领潮。
    ◎“新神话主义”更广泛的题材包容性与丰富的影像呈现方式使得电影的想象空间进一步拓展,也充分实现了电影作为梦境再现方式的镜像功能。
    ◎进入21世纪,电影特效技术为焦虑的现代人找到了全新的“超验性”快感,当影像如同巫术、诗歌与摇滚乐一样使人狂热,神话思维的复兴、神圣情感的寻回成为一种必然,并伴随好莱坞奇幻电影类型逐步蔓延至东方世界。
    
    中国电影《封神传奇》海报
    如果把人类全部高深玄妙的谜题分为感性与理性两大类别,那么感性思维的极致与理性思维的启蒙相互交叠的部分即属于“神话思维” ,而人类对于神话的讨论一直以来从未停息。
    自远古时代起,氏族、部落、民族、国家等人类共同体就在原始思维的基础上,集体创造出一系列以超自然神灵为主角的神话故事。如今,在没有祭坛、没有仪式、没有宗教情结的当代都市中,现代社会的“新神话”从传承到表述都已不再保留原初的神圣意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诞生于西方世界的“新神话主义”思潮,既是现代性文化消费的产物,又在价值观上反叛现代性生活,并试图回归到神话等原始主义的幻想世界。进入21世纪,电影特效技术为焦虑的现代人找到了全新的“超验性”快感,当影像如同巫术、诗歌与摇滚乐一样使人狂热,神话思维的复兴、神圣情感的寻回成为一种必然,并伴随好莱坞奇幻电影类型逐步蔓延至东方世界。
    正在院线热映的国产片《封神传奇》与印度巨制《巴霍巴利王:开端》代表着东方世界神话思维复兴的两种路径,二者在“核心程式”与思维路径等方面展现出毋庸置疑的可比性。神话“母题”作为两部影片内容架构的逻辑起点,展现出一种超越时代与形式的文化厚重感,这也是神话思维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关键所在。
    《封神传奇》以“武王伐纣”的历史神话传说为故事原型,在寻找“光明之剑”的剧情主线中重写了牧野之战的序曲。 《巴霍巴利王:开端》以一位印度贵族的生平传记演绎了印度口传神话史诗《摩诃婆罗多》里的故事,并完整贯穿了皇权之争、外族入侵、骁勇善战的美貌公主等印度神话中的经典元素。在神话“母题”的“核心程式”中,观影空间引领观众回归内心与梦想的最深处,为其提供了一种向集体神话认同的仪式氛围,两部影片也顺势抛出了一场有关人性与神性的讨论。在“武王伐纣”的故事时空中,纣王以自己的肉身为筹码向黑龙交换了万世江山,雷震子为救爱人蓝蝶在千钧一发之际长出了翅膀,武王在保卫光明之剑时坠入深渊,最终却以真龙之身回归战场。身体的蜕变标志着人性向神性的转换,而超自然的神明也有正邪之分,但代表爱与和平的正义一方终将击败邪魔成为统帅四方的王者。同样是对神性的诉求与追问,巴霍巴利王的故事显示出宿命式的史诗气质。作为一个被祖母托举在急流中得以幸存的王室遗孤,巴霍巴利天生神力能徒手举起巨大的林珈塑像,自少年时起便渴望探寻瀑布之上的世界,最终在宿命的指引下,巴霍巴利成功翻越了瀑布,寻回了本该属于自己的王位。
    虽然两部影片从共同的逻辑起点出发,但从整体性文化特征来看,二者所代表的华语电影和印度电影,其在构建神话的思维路径上却迥然相异。由于语言隔阂与文化差异,印度电影在顺应国际化趋势的过程中,也十分注重北部宝莱坞与南部“托莱坞”的融合发展。 《巴霍巴利王:开端》并非由代表北印度欧化电影的宝莱坞出品,而是一部更具本土特色的南印度“托莱坞”电影,即在一部正片的时长中囊括爱情、动作、悬疑、剧情等各种类型元素,同时保留了大量具有叙事功能的歌舞桥段。然而,影片堪称精致的特效镜头、逼真的战争场面也很好地兼顾了北部观众的欣赏偏好。此外,影片首次打破了南北印度语言文化的壁垒,同时制作了泰卢固语和印地语版本,因此在南北部放映时均取得了巨大成功。而《封神传奇》中的神话母题在展现出文化辨识度的同时,还因与时俱进的生长性变异出众多表现形式与内容,深究其创作背景与人物设计,可以发现各类青年流行文化的痕迹。影片中正邪两股势力的交锋最终呈现为“人兽之战” ——申公豹首战不利后变种为兽人,而周武王则带领着雷震子、哪吒、杨戬等各路英雄共同守卫人类家园。
    思维路径上的差异进一步影响到影片的人物形象塑造和情节设定。在影片《巴霍巴利王:开端》中,人物服饰、妆容甚至歌舞片段均以印度传统文化审美为参照, 《封神传奇》则因神话与游戏母题的融合而产生了流行文化在审美趣味方面的全面领潮。在寻找“光明之剑”的旅程中,姜子牙赠与雷震子的第一个锦囊被拟人化为一只外形可爱的小怪物,它聪明地化解了一路上的危机四伏,热衷于耍宝并喜欢和主人斗嘴;第二个锦囊装着长不大的东海三太子,当三太子终于回到东海地界,龙宫里的虾兵蟹将情不自禁地跳起了“欢迎回家”的歌舞。从这类“萌物”型角色设定和类似音乐剧的歌舞场面中,能够清晰地捕捉到迪斯尼动画电影的影子;而一些战斗场面中对冷兵器的创意运用,如以盾牌搭建逃生方舟,以及在下水道中疾速穿行的忍者武士、在半空中射击的机甲舰队,更显露出漫威与DC超级英雄电影的痕迹。
    奇幻类型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复兴,意味着大众心理对于这种娱乐方式的充分认可,其类型策略越来越走向成熟,不再是单纯地以满足观众猎奇心理而制作的奇幻式风景画,而更注重内容情节。就像《巴霍巴利王:开端》的史诗气质,利用神话故事本身的魅力去感染已经远离神话熏陶的现实人生,给予人们一个温暖的心灵家园。同时,也正如《封神传奇》所预示的, CGI技术和虚拟影像使东西方神话间的交流对话成为可能,并最终步入到“新神话主义”的世界格局。“新神话主义”更广泛的题材包容性与丰富的影像呈现方式使得电影的想象空间进一步拓展,也充分实现了电影作为梦境再现方式的镜像功能。而当神话思维变形为“狂欢” ,这种由特效堆砌的现代神话是否会反过身“吞噬”我们?问题的一体两面如同枪炮与玫瑰,演绎着影像现代性的“波浪式”迂回。
    
    印度电影《巴霍巴利王:开端》海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