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远的木伦河 刘贤亮 优秀的画家一生都在不断地探索。如何把草原的博大、草原人的精神特质,充分而又真实地展现给世人,让观者在笔墨中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家乡的雄浑与宽广、质朴与热烈,这是来自科尔沁草原的画家刘贤亮梦寐以求的艺术境界,也是他长年执迷于线条与水墨交织的迷宫孜孜不倦的动力。 刘贤亮的水墨人物画皆取材于草原,以表现当代牧民生产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为主,画作中除了极富特色的地域民风,还糅杂了诸多传统宗教习俗元素,这使他的作品在看似普通的生活场景中有了历史的纵深和厚重。 千古水墨,线分百家。对线的领悟与运用,不仅影响到艺术品位的高低,同时呈现着画家本人的精神境界。检索刘贤亮近些年的创作,我们不难发现他对传统墨线艺术的偏好,其持续不断的修炼轨迹在每一幅作品中都留下明显印记。从早期的《悠远的木伦河》 《蒙古族博克手系列》 ,到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的《悠远的木伦河》 ,造型线条时简时繁、或长或短,硬朗的画面尽现情韵。 在此之后,以《净土》为代表的作品又让我们看到他的另一面。在探索墨线表现力的同时,他开始有意识地运用现代水墨,画风凝重而又充满诗意,平凡中却深含沧桑。 这次成功的尝试,冥冥中似乎给了他某种暗示,多年无法准确表达草原精神特质的苦闷,终于得到释放。2016年春节刚过,刘贤亮一头扎进甘南地区,进行数月的采风体验生活,除了积累大量写生素描,他惊喜地发现,从西藏雪域高原到东北科尔沁草原有一条精神链接,而且这种链接依然直观地保留在人们日常生活状态当中。生活的领悟,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在他的艺术创作上有了明显的变化。新的理念、新的追求将过去所有的技术磨练升华为心灵的语言。多年强化的线条退至幕后,线与墨、墨与色、色与线融为一体,水墨的轻淡浓重,皆让位于内心情感的倾述。 他近期创作的《旧寺圣地》 《心语》 《格桑梅朵》等一系列作品,强烈地表达了北方草原的博大、恢宏,以及生活在那里的民族的刚毅和雄健,透过画面你能听到遥远天边的马蹄声,嗅到云朵般的毡房里飘出的浓烈酒香。在他的笔下,草原所带来的生命感令人震撼,充分显示出作者的笔墨功夫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