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笔》: 梦寻雅逸 泽承马韵
京剧老生名家杜镇杰,日前在以“寻梦·承泽”为主题的系列演出中,恢复上演了马派名剧《春秋笔》,使这出自创演至今已逾77个春秋的骨子老戏,焕发出崭新的光彩。 《春秋笔》首演于1939年元月,与《串龙珠》、《临潼山》、《十老安刘》一起,被誉为马连良先生中期演剧的“四大名剧”。该剧是吴幻荪、翁偶虹二位先生根据山西梆子《浑元镜》改编;而梆子的前身,则是昆曲《龙灯赚》。马连良精研剧本,提出了“一赶二”的演法,前饰张恩,后饰王彦承。并向晋剧名家狮子黑深入请教,不轻易放过任何一处的身段、唱腔、锣鼓以及配角的表演;连张恩扎置鸾带的形式,都取法于梆子——演来一炮而红。 该剧情节别致曲折,引人入胜。南朝宋文帝时,北魏入侵,史官王彦承、将军檀道济与太师徐羡之政见不和。后檀出征。其妻生女,命女佣抱女入灯棚,窃换他人子。适王彦承仆人张恩抱王子观灯,竟被檀家女佣骗换而去。张恩回府请罪,王妻放其逃走。途中遇酒友陶二潜,代之为永安驿丞;适王彦承遭徐羡之诬陷,发配至驿。徐更遣校尉追至,令驿丞杀王彦承,张恩乃替王死。王逃,至檀道济军中,唱筹量沙,大败北魏,奏凯还朝。王、檀各认子归宗。 杜镇杰的表演,在遵循马派俏皮洒脱、舒展自如的风格的基础上,糅进了自身玲珑细腻、诙谐放松的表演特长;演来雅逸清新,“马韵”盎然。相对于后部的接演王彦承,一段【二黄】一段【昆腔】的酣畅歌唱,他将着力处重点放在了前部“灯棚换子”和“换官杀驿”两折上。依据张恩知恩图报、舍生取义的性格,通过繁复的唱、念、做、舞,展现出人物惊、恐,喜、悲等一系列的内心变化,唤起观众随着剧情的推进,渐次深化对人物的理解和认知。 戏一展开,随着一声“好酒呵……”的白口,杜镇杰手抱婴孩疾步登台。台口站定,他微晃上身,踉跄其步,眼睛由眯到睁,睁而复眯,荡起水袖,叫起胡琴,一段“醉眼朦胧步颠倒……”唱得边式醇厚,将朴实而任性的张恩凸显在观众面前,先声夺人,干净利索。待闻知婴儿被换,随着鼓师重落的鼓板,杜镇杰瞠目,抖髯,颤手,愧急交迫地拔高唱出“听一言来酒醒了……”。“酒醒了”的“了” 字,一波三折,重点交代;接下来的“浑身是汗似水浇”一句,“似水浇”三字,杜镇杰有意地打开嗓筒,声随腔起,亦险亦稳,显示了“风能扶水立,云欲带山行”的挥洒功力,博得观众的掌声共鸣。 老顾曲家景孤血先生有言,一出戏的精彩,在于凤头、猪肚、豹尾三昧——即开头要漂亮,中间酝酿得要充实,最后的了结要帅脆利索。杜镇杰是深谙这个道理的,在接下来的“换官杀驿”一折中,更将表演引入了刻画人物的华彩段落。 张恩代陶二潜上任驿丞,官衣登场,一段脍炙人口的【西皮散板】转【流水】的“狂风日落乌鸦噪……”,杜镇杰唱得急迫流利,为场上烘托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接下来,当张恩骤闻押解的犯官竟是恩公王彦承时,淋漓酣畅、忧中含悲地唱出 “未曾开言泪汪汪……”的一段【流水】。唱罢第二句,不加停顿,衔接着唱出“王大人”三字,一字一拍,表现出对恩公的真挚情感。煞尾处的“心惨伤”,垫以“呃”字,着意强化了哭音,渲染出人物的悲从中来。待读到命其斩杀王彦承的公文时,一段马派独创的【反西皮原板】“见公文把我的三魂吓掉……”,唱得哀婉幽咽、如泣如诉,表现出此时此境的离别忧愤;从第三句后部的“驿卒来叫”起,由“调底”翻高唱“调面”,激情磅礴,珠泪滚滚。 唱至此,已令观众如醉如痴了,但见杜镇杰余勇再贾,舞台上呈现了“杀驿”的骇然悲壮。他饰演的张恩持刀上场,髯抖臂袒,步碎神凝,以通身的劲头使发鬏如风卷芦荻,如雨打荷盖,几番跪地蹉步,迎刀飒然倒身,入目潇洒而又触目惊心! 此外,张慧芳饰演的王夫人、方旭饰演的檀道济、包飞饰演的程义以及孙震饰演的驿卒等,与主角杜镇杰的做表穿插、唱念对啃,桴鼓相应,火爆精彩。 或可商榷的是,虽然演的是马氏名剧,但杜镇杰根据自身条件,将谭、余、杨三家的演唱技巧融入其中,以其明爽脆亮的音乐形象,为争取青年观众增色不少。但“马戏”稍少“马味”,也可算憾事。再者,其在戏中的几段念白,虽得之铿锵,却不够苍凉;较之马连良先生,总觉得少了些人物的世故和老辣。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