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艺苑 >

纪录片《回家过年》万家忧乐入镜来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艺报 张同道 参加讨论

      
    
    节日犹如彩色音符,给平庸沉闷的日子带来节奏和希望。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一路叮当作响,色彩斑斓,直奔春节——所有中国节日里的王者,任凭圣诞节、情人节、感恩节西风劲吹,兀自岿然不动。虽然财务报表、工作总结都以12月31日为节点,可元旦只不过一次小小狂欢而已。惟有春节临近,人们才真的意识到年来了,纷纷抢票购物,拖着大包小包,呼儿唤女,不管多艰辛,都要奔回一个叫做家的地方——或是遥远的山村,或是僻静的小镇,或是冰雪里的小院,或是河流边的旧屋。央视纪录频道最近播出的纪录片《回家过年》拍摄的正是这样一种文化景观。
    《回家过年》里的主角都是普通百姓:打工者、都市白领、快递员、厨师、士兵、教师、歌手、孕妇、老人,甚至还有一位外国人。2017年春节,为了团聚,他们奔走在回家的路上。这部纪录片的不同凡响之处在于人物选择具有高度象征性,敏锐扫描时代气息,概括了当代中国社会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今日中国,流动性成为一种跨越阶层的普遍生活方式,城乡互动与跨国流动浸入日常生活,因而家的边界不断扩展。对于上海白领陈伟、福建沙县小吃老板胡开烨、河南快递员魏建立、广西打工者蒙俊源,家就是故乡,那是父母生活的地方。但对于士兵王克怀,新疆塔斯提哨所就是家,妻儿来军营探望就是团圆;对于教师任丽丽,海南三亚就是家,父母在哪儿哪儿是家;对于来自安徽的朱煜和来自山东的马传令来说,因为二宝的出生,双方父母都来北京,孩子在哪儿哪儿是家;对于满语歌手宋熙东,没有血缘关系的何世环奶奶就是家,他们拥有共同的满语情感;而对南非人伊恩来说,桂林阳朔就是家,他把远在南非、不懂中文的父母接到这里,用中国节日温暖生活在英语里的父母。纪录片用这些故事诠释家不再是地理故乡,而是情感故乡。
    过年就是团圆,中国人讲究过年要说吉祥话,喜庆气氛像年夜饭的香味一样溢出画面。《回家过年》里那些动情的时刻让人铭记:当每家人聚在一起举杯祝愿,当蒙俊源的爸爸在雨里翘首等候归来的儿子,当王克怀望着即将离开的妻儿,当陈伟在香港街头突然向女友求婚,当扶贫搬迁到新家的周丽荣面对陌生的新年歌舞……这些画面所传递的不仅是温暖,更是人性光辉。
    不过,《回家过年》并非献给春节的一首颂歌,它没有用红光亮的形容词掩饰生活的忧患,而是以春节为舞台描绘真实繁富的人生,包括无奈与忧虑:新疆小白杨哨所寂寞而无聊的冬季,王克怀与妻儿不能团圆的无奈;扶贫搬迁户周丽荣丈夫和儿子对新生活的不适应;沙县老板胡开烨只能送女儿胡雨钐回沙县读书,因为她户口不在北京无法参加高考;上海一家上市公司的业务主管陈伟一个月只跟女友见了两个小时,忙碌是生活的节奏……节日是美好的,也因美好而短暂。真实生活是乐与忧的交互变奏,冗长、沉闷的工作与等待克服的难题构成了日常生活,人生总有一些山峰沟壑需要独自攀爬。年过了,人们又得重回各自的生活轨道,期待又一个节日。
    纪录片是生活的镜子,映照大千世界的风霜雨雪。纪录片最有价值的影像来自于对生活的捕捉——有意味的美学捕捉,而不是摄影棚里制造的幻象。特别是那些保留生活质感与速度感的记录,可能更贴近观众。近年来,中国纪录片技术品质不断提升,但人文温度有所下降,因为现实题材作品的拍摄难度与不可控性难以实现工业化生产。《回家过年》在两个多月里完成制作,春节气息犹浓的元宵节播出,为观众呈上一份集结回忆与展望、热气蒸腾的文化美食,其意义已超越一部具体作品而具有启示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