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乍启典:太古太朴法自立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艺报 张方明荆树楷 参加讨论

      
    大写意画发展衍变至今,有许多代表性的画家,其中不能不提“鲁北一民”乍启典。关于他的艺术道路,乍启典曾撰有一段自序:系祖传木工,自幼喜爱书画,初小时由戴紫阶老师启蒙学画,因家境贫寒辍学,又断续入私塾不足二年,后以雕虫糊口,得乡贤郭书年指引自学书画,师古人,师造化。解放后加入文化队伍但如野狐,一生不敢投稿写文章,盲目探路,不觉华发已生。
    乍启典精花鸟,工山水,擅人物,能书法,偶歌赋,是一位涉猎广泛的书画艺术家。其花鸟别有生动之意,看似信意落笔,却有自然超妙之效。以万物为师,注重写生,谛视熟察,其一花一萼、一枝一叶、一羽一爪,俱生机盎然,细微处似纤发,写意略施丹粉而神气迥出。其山水,意在笔先,大物之形,气象壮阔。其风雅高古,或静穆,或钟灵,或隐逸,或朴野,无一丝媚俗,无一点暴恶,俱在情理之中,俱是写实之上。其人物,重在传神,所绘者,千人千面,各有性情,出处考究,通达物理。无论市井百姓,无论历史名人,俱精细到家,笔精墨妙,让人称绝。而无论花鸟、山水、人物,乍启典的艺术创作是“野逸里有华贵气,华贵中有野逸味”。变化万千皆因功夫深厚,格调别裁实是胸襟高古。
    艰苦、动荡的生活是乍启典的“老师”。艺术家的青年时代正好与战争重叠。当他背井离乡游荡在芦荡万顷的马踏湖边时,当他在荆家一个木匠铺雕木刻花时,当他为新政府画宣传画时,当他在县建筑公司做油漆工时,他正一步一步完成着自己的生活积淀。丰富的生活阅历,对于一个有艺术潜质和天赋的人可能是一种造化。这种造化不是纸上得来,这种造化无声地塑造着乍启典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人生观价值观又是他以后艺术观的背景与基石。乍启典晚年的一首自述诗,或许是对他人生的最好概述:雕虫小技别有情,只缘糊口故多能。五行八作都干过,混到华发归丹青。自嘲里有着对起伏人生的觉悟和达观。
    一幅用业余时间创作的《道旭渡口拖运忙》,让乍启典的人生发生了转折。这幅作品成为当年整个惠民地区惟一一件通过全国美展省级初评的作品。他藉此第一次来到上海,看到了岭南画派、江浙画派、安徽画派异彩纷呈的作品,见到了程十发、方增先、陈维信等艺术大家,他看见一片更大的艺术天空。上海归乡,他又创作了一幅现实题材的《银山朝晖》。《道旭渡口拖运忙》和《银山朝晖》同时入选第四届全国美展。
    乍启典知道,体现一个画家价值的,只有他的画。一个真正的画家,可以坦然放弃许多东西,但不能放弃绘画,绘画才是他的生命。他把一根草插进波浪观察漩涡水纹,他烈日下跋涉于芦苇茅草丛中在黄河口写生,他乘船出海只为了把螃蟹画得更生动,他深入田间地头刻画着种棉英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乍启典与山东许多画家交往渐多。他们切磋交流,取长补短。文雅书卷的陈维信、沉思少语的刘鲁生、造诣高深的魏启后,还有金棻、武中奇、宗惟诚、高小岩、张朋、陈左黄、黑伯龙、于希宁……以文会友,以画交友。他默默升华着自己的艺术品质,默默地完成着博采众长的艺术积累。
    1978年8月,乍启典退休。严格意义上说,乍启典最辉煌的艺术人生应该是从他退休后开始的。他迎来了自己艺术创作的开始,迎来了又一次艺术的高峰。《秋鹭》参加山东省庆祝建国30周年美展,《旭日东升》《熊猫》赴日展出,《中药花卉》入选全国科普美展,三幅作品入选山东省老国画家展,《五月榴花照眼明》入选山东省文代会美术展,《魏石遗粹》入选中日画展,《台湾鸡》入选庆祝建国35周年名家邀请展……
    乍启典的创作题材也更加广泛,山水、人物、花鸟鱼虫无有不涉。他敢于画古人没画过,时人不曾画的题材,他把更多的功夫用在创新变法上。他尊重传统,又突破传统,他创意求新,又敬重传统。在他的笔下,无论山水,无论一草一木都具有生命与激情,都承载着他对艺术的追求、对世界的热爱。
    渐入佳境的乍启典没有停止他艺术追求的脚步,他抄录齐白石的一段话自勉:无论作诗作文,或作画刻印,均须于游历中求进境。作画尤应多游历,实地考察,方能得其中之真谛。他决心走出去。走出去,天高云淡,海阔天空。他来到文化历史古城西安,在大雁塔下聆听褚遂良来自大唐的盛世雄风,在西安碑林陶醉于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的笔墨而流连忘返,在唐代壁画前他沉思当下艺术家的媚俗与堕落。在峨眉山巅,他感慨大自然的神奇,赋诗抒怀。他怀着敬仰来到杜甫草堂,归来画成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春城昆明,在勐仑河畔,他大量写生,感叹天地之大美。他来到敦煌,这是他心中向往已久的艺术圣殿。他被震撼了。他说,这才是鸿篇巨制,这才是大手笔,这才是大气魄,这才是大作品。在异国他乡,他用一个画家的目光观察着别样风情,从西方艺术里汲取西为中用的营养。
    进入新世纪,乍启典的国画创作令人称道。敦厚、朴拙、老辣、清新,这些其实并不能完整表达他的艺术成就。或许,只有站在他的作品前才能真正地领悟他带给我们的艺术感动。2001年4月,由中国美协、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政府文史馆、山东省文化厅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乍启典中国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这是一场迟来的展览。这一年,乍启典正好虚岁80。季羡林题词:一生苦学,终成大器。启功评价:大家之风,大朴大美。许麟庐说,他的作品品位很高,非一般媚俗浅近之作可比。他的画好、书好,其人品更好。书法家欧阳中石说,真乃神品,令我振奋。刘曦林说,在艺术界,有一种大器晚成的现象。乍老的笔墨到了非常好的火候,乍老以后还有一个非常好的艺术创作期。陈绶祥说,善为大写意,自抒胸臆,独家经营,自乡贤而登大堂,一展动京华。
    在乍启典一生创作的大量作品中,有一幅不能不提,也最能代表他的艺术境界。这是一幅巨制,创作于他79岁那年。2000年中国美协曾邀请乍启典创作一幅巨幅纯水墨画作,这幅丈六匹的《水墨芭蕉》就是乍启典于当年秋天依据自己小院中的景观创作而成的。在创作这幅作品时,可谓成竹在胸,他在画纸前静坐审视,而后染翰挥毫运筹,横涂竖扫尽抒胸中之逸气,27分钟,一气呵成,而后题诗:“春种芭蕉小园中,窗外绿荫郁葱葱,我画手植身边物,不知能像哪家风。”而后押“鲁北一民”朱印一方。欧阳中石在题词时称:“非平生深厚博瞻之功力修养,安能铸成如此鸿篇之巨制?”
    乍启典在80岁以后,真正迎来了自己人生和艺术的辉煌。他的作品《蝴蝶兰》被作为国礼赠送给约旦国王,他的国画作品《寿兰》赠送给韩国总统;他的作品引起海内外书画收藏者的追捧,一时洛阳纸贵。80多岁的乍启典,迎来了自己的艺术春天。这也是他艺术人生中最鼎盛的一个创作时期。就像他的一首诗里所言:老骥未衰厌旧枥,壮心不已追少年。盛世腾欢嫌日短,激情无倦恋忘返。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