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艺术 > 评论 >

莫道女儿娇 忠烈恸天地——新编晋剧《党的女儿》观后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中国文化报 杨晓华 参加讨论


    《党的女儿》已成为几代中国人记忆中的红色经典。这个经典脱胎于文学家王愿坚先生上世纪50年代创作的短篇小说《党费》,讲述了一个闽粤赣革命老区的普通党员、优秀女性黄新在血与火的考验面前,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仰,对党的事业的无比忠诚。在数十年的时间里,这篇小说分别被改编为电影、歌剧、戏曲、电视剧等,其中的人物形象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爱。尤其是1958年上映的电影《党的女儿》,震动大江南北,由田华主演的玉梅形象深入人心。晋剧要改编这样家喻户晓的经典,自然可以获得传播上的边际效用,但对艺术创新来说却是不小的挑战。7月1日晚,在太原青年宫演艺中心晋剧《党的女儿》首次公演,整个演出过程喝彩声频起,掌声不断,尤其到最后部分,挽救被蒙骗的游击队员,身被铁索的梁玉梅断臂灭灯,与古庙在大火中同归于尽,这一情节扣人心弦、撕裂肝胆、催人泪下。山西省晋剧院晋剧《党的女儿》取得了不小的成功。
    晋剧《党的女儿》在编剧上下了功夫。这部戏虽然沿用了电影故事的基本框架,分为“死里逃生”“虎口余生”“绝处逢生”“危机暗生”“舍生忘死”“英烈永生”六个部分,生与死的矛盾与冲突一直在推动情节的发展,但是在具体内容的裁剪方面遵循戏曲艺术的本体特征,紧密围绕“三逃”(逃离刑场、逃离叛徒、逃离追捕),“一建”(建立党小组),“一除”(惩处叛徒),“一救”(营救游击队)展开,结构准确、精炼。这出戏在整体上简化虚写了正面人物魏政委和游击队的形象,围绕叛徒出卖的陷阱,增强了以大老王为代表的游击队人物的悲剧内容,增强了舞台的戏剧性,为梁玉梅英烈形象的展示在逻辑和空间上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在人物性格的塑造方面,以文弱的潘惠珍,刚烈的陈兰英,烘托和凸显了梁玉梅的机敏稳健,使得主要人物的典型性更加血肉丰满,也使得党的女儿的蕴含更加丰富。
    编剧上区别于电影的重大改动是全剧高潮的第六幕,把电影中玉梅被国民党枪决的情节,改为梁玉梅自断手臂、放火烧庙。这样的情节,别出心裁、推陈出新,把情节的戏剧性和死亡的壮烈感更加荡气回肠地展示在舞台上。
    晋剧《党的女儿》有效地突出了戏曲行当、晋腔晋韵和传统文化的特色。梁玉梅以青衣角色出戏,一方面通过母子情、师生情、同志情,展现出她对亲人、对战友的似水柔情,另外一方面,通过对叛徒,对白匪的憎恨,表现出一个党员爱憎分明的革命立场。这一刚一柔为梁玉梅的舞台形象提供了巨大的创造性空间。梆子戏素来善于表现悲剧性主题,塑造悲剧性人物。导演石玉昆,通过攀藤、坠崖、别子、断臂等情节,通过晋剧音乐和山西民歌的融合和化用,充分地发挥了晋剧艺术的特点和特色,深刻地挖掘和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推动了悲剧境界的提升。茅盾先生曾经称赞电影《党的女儿》中玉梅形象的强烈感染力。晋剧梁玉梅在人性丰满的基础上其英雄形象同样真实可信、感人肺腑。晋剧《党的女儿》还有另外一个可喜的努力就是有意识地增强了艺术表现的文化底蕴。比如,钱家辉家中堂悬挂的条屛:“半途莫中止,一旦能贯通”,富有意味地揭示了反面人物的内心世界。惩办钱家辉选择的场景是被枪杀的地下党员的墓地,这种“审判”的情节,属于传统戏曲的经典范式,也融合了新的伦理拷问的内在性,增强了戏剧刻画人物的文化张力。
    晋剧《党的女儿》以栗桂莲为代表的演员群体表现优异。上世纪80年代以来栗桂莲一直是山西晋剧艺苑中的灿亮之花。她先后成功塑造过王宝钏、槐花、秦香莲、沈后等众多栩栩如生、脍炙人口的艺术形象。1986年她赴港参加首届中国戏曲展,以“山西的小三娘”轰动香港艺坛,1990年以《桐叶记》、《算粮》中的演技一举捧回中国戏曲梅花奖。栗桂莲唱念做打俱佳,表演风格热情细腻、沉实有力。在梁玉梅这一角色的塑造上,她的戏曲功力得到了全面的展示。尤其是在最后的高潮部分,梁玉梅单手被铁索捆缚在铜鼎上,她必须设法摘下误导游击队员的马灯,可是铁索很短,无法够着,在情急和悲愤之中,她忍受剧痛,斩断手臂,几经努力,摘下马灯,点燃古庙,壮烈牺牲。在这一连串的动作中,她一会儿在悲愤中高唱怒号,一会儿在晕厥中浅吟低唱,一会儿是刚勇的猛士,一会儿是单薄的女子。人物性格的丰富多彩,情节的一波三折和演员表现的大开大合,浑然一体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梁玉梅的形象丰满而庄严地屹立在舞台之上。
    晋剧《党的女儿》的题材和主题契合了当下的时代氛围和主旋律。在王愿坚的《党费》那里,通过普通党员表现中国革命深入人心和共产主义信仰的精神力量的主旨十分明确。这样的题材在当时之所以感动人,就是因为它很好地注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为什么会取得人心,为什么取得辉煌的胜利。正像小说末尾的一句话:“一筐咸菜是可以用数字来计算的,一个共产党员爱党的心怎么能够计算呢?一个党员献身的精神怎么能够计算呢?”在电影《党的女儿》中发展出了与组织失散的三姐妹自发成立党支部的情节。这一细节说明了在严酷斗争的环境中,坚贞不渝的信仰如何在绝望的黑暗中点燃希望的火光。具有这种力量和信仰的革命不可能不获得胜利。今天,在建党95周年的时候,我们通过艺术的形象,回首我们党的光辉历史,回首浴血荣光的非凡年代,我们不能不怦然心动。正像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所言:“‘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党的女儿》揭示的正是这样一种颠扑不破的真理。晋剧《党的女儿》为我们在市场经济年代思考理想、思考忠诚、思考信仰提供了精神的范本!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