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静萍:梨园戏的韵是有呼吸的——专访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曾静萍
8月份,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曾静萍带着新编梨园戏《御碑亭》来到北京,参与2016 “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在剧空间剧场上演两场。曾静萍是这部戏的主演兼导演,在简洁的舞台背景上,演绎了一个贤淑、情感丰富又勇敢决绝的女性孟月华。对于北京的戏剧观众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观看泉州梨园戏的机会,这个古老的剧种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古南戏活化石” 。多年来,曾静萍出演了多部梨园戏代表作品,包括《陈三五娘》 《高文举》 《朱文》 《朱买臣》 《节妇吟》 《董生与李氏》 《蔡文姬》等,并两次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 《御碑亭》开演前,本报记者在后台化妆间里专访了曾静萍。 “我很少看到一场戏写得这么大胆” 记者: 《御碑亭》这个戏的故事之前被京剧等其他戏曲剧种演绎过,梨园戏版的《御碑亭》的创作缘起是什么? 曾静萍:这要从这部戏的编剧张婧婧讲起。6年前她在北京看了梨园戏《董生与李氏》的一个片段后,喜欢上了梨园戏,就辞掉了在南京的工作,到了我们团,一待就是6年。这期间,她帮我们做梨园戏“请进来,走出去”的工作,也在团里看了6年的梨园戏。后来,上海办了一个编剧高研班,她就去报名,开始学写戏曲剧本。她写的第一个剧本,就是从女性视角写梨园戏的《御碑亭》 ,写出来两年后才拿给我们看,我觉得这个版本有独特性,特别是孟月华和柳春生夜里避雨的那场戏,从一更写到五更。这个剧本很新颖,符合我所追求的传统剧种寻求创新的理念。 记者:它的新颖体现在哪些方面? 曾静萍:它从女性视角阐释了对这个故事的理解,还有那场雨夜的戏,我很少看到一场戏曲的戏这么大胆,从一更到五更,没有任何的戏剧冲突,两个人虽然没有任何交流,但心理活动极其复杂。中国戏曲舞台上,详细讲述一整个晚上发生的故事的戏,比较少。一对陌生的男女,在御碑亭避雨,什么都没有发生,这个很有意思,很有创作的空间,而且我最喜欢的就是,那种两人之间纯粹和干净的情感。我看完剧本一年后,正是泉州的三四月份,当时还很冷,那天下着雨,我跟编剧聊天时提出来,要不我们把它搬上舞台试试,我自己来演和导。 记者:这部戏是有现代视角的,原作里女性很被动,丈夫知道孟月华御碑亭避雨的事情后,就休了她。但在这个版本里,女性掌握了一定的主动权,当发现被丈夫误会而且辩解无用后,她主动写了休书。关于这个改编,你怎么看? 曾静萍:自写休书这一点,很能彰显作者写这部戏的初衷。关于戏曲创作,关于传统戏的改编,是不是只有一个套路?她有这种思考,肯定会有不一样的东西出来。有些观众觉得,这部戏里有女性主义,其实我们没想那么多,只是编剧认为这个社会有些方面对女性不公平,她想说一些心里话。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三个演员在剧本的基础上也做了很大修改,比如方言的问题。还有最后一场戏,编剧原来写的是开放式结局,演到三人见面的时候,就停住了,关于他们的故事走向,我们原来心里也没有底,希望留给观众自己去想象。因为我们三个都是比较有舞台经验的演员,后来我们就站在各自的角度,设身处地,想象在那样的情景下,我们自己会怎么办?故事发生到这里,三个人内心是怎样的?会说什么?大概有了内容后,编剧最后把它完成了。结局就是这么产生的。 “演员本身的职责,就是要生活在角色里” 记者:梨园戏在塑造人物上有哪些特点?在《御碑亭》中具体是怎么体现的? 曾静萍:梨园戏有一个非常好的基础,有很多手段、很多程式,哪个动作、哪种音乐代表哪个情绪,都有很完整的一套底子,这有利于我们在表演上得心应手。我们做这部戏,三个演员都特别自信,充分利用了梨园戏的各种手段,舞台上的道具、场景,都能给演员无限的空间,肢体、眼神等人体能够表达的方法,我们都可以信手拈来。舞台上的那个长凳,可以是长凳,也可以是床,还可以是碑,这也是特别符合戏曲艺术特点的。 记者:你怎么塑造这部剧中的孟月华? 曾静萍:对于戏曲演员来说,不是因为某一部戏才思考怎么样去塑造和表达。戏曲演员怎么通过掌握的程式去表达人物的内心,其实是一种习惯。真正好的戏曲演员,塑造角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她进入戏的那段时间里,灵魂有一部分是属于这个角色的,当站在舞台上表达时,观众自然就觉得可信。很多人都会问我,你怎么塑造这个角色?其实演员本身的职责,就是要生活在角色里。比如我塑造孟月华,从我一开始排这个戏到现在,一直在生活中想着她,一直不断地补充她,这是一个演员完成一个角色负责任的态度。 “外地观众来看梨园戏,成为泉州的一道风景” 记者:作为发祥于泉州的古老剧种,现在国内的观众对梨园戏的认知如何?这些年梨园戏经历了怎么样的传播过程? 曾静萍:梨园戏传播上的障碍在于,它用的是闽南方言,导致这个剧种不能传播得很广泛。但从2003年的《董生与李氏》到全国各地巡演开始,观众进剧场看梨园戏,基本上没有不喜欢的。正是因为这部戏的两次全国巡演,把梨园戏带出来了,大大提高了它在全国的认知度。 7年前,我们团有了新剧场后,每年坚持公益演出。每年的元宵节,我们都会举办一周的梨园戏戏曲展演活动。这个展演活动把看过《董生与李氏》的外地观众吸引到了泉州,一些北京上海乃至国外的观众,会特意去泉州看梨园戏。元宵节前后,这成为泉州的一道风景线,他们通过看梨园戏、吃泉州小吃、走宋元时期的老巷子来了解泉州,完成一次泉州文化旅游。大部分来看戏的粉丝都是年轻白领,这说明梨园戏有很好的剧种根基,能够吸引年轻观众。 记者:梨园戏在泉州当地的演出情况如何? 曾静萍:泉州这个地方的观众,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是很少买票看演出的。我们2008年搬到新剧场演出,第一场台下只有19个观众,舞台上的演员比观众还多。2009年元宵节开始演出时,台下有四五十个观众是自己买票。发展到现在,我们有六七百个会员了。 “这种自信有一个前提,就是你得有戏” 记者:你们团在梨园戏剧目的传承上做了哪些工作? 曾静萍:梨园戏有个非常好的优势,就是保留了很多传统折子戏。从1953年建团一直到现在,我们恢复了多少戏,没有准确的计算,但一定有100多个折子戏。我对梨园戏的发展蛮自信的,这种自信不知道从哪里来,但是我一直不怕没人看它,我相信这只是时间的问题。但这种自信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你得有戏。 我有一帮唱梨园戏的同学,是1977年刚恢复高考那年入学的,我们一共30个人。近年来,这帮人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流失了很多,但是真正的好演员都留在了我们剧团里,成为剧团的主要力量。这些人在舞台上留下了很多传统的折子戏,新创作的戏也带来了表演上的突破,使剧团有了一批在舞台上能够活下来的老剧和新剧。 记者:现在剧团里年轻一代演员能够很好地传承这个剧种吗? 曾静萍:我们比较担忧。“90后”演员基本条件都很好,非常漂亮,非常高,也蛮聪明,但网络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很大。因为戏曲艺术需要很长的积累过程,不是像如今的网络时代这样,点一个外卖马上就送到,它不是这种模式。这些年轻演员们也在演戏,在舞台上也看得过去,但距离这个剧种的厚度还差很远,他们需要更多的东西,例如综合素质、文化涵养、静心、内秀和矜持。我有时特别无奈,这些孩子对提高自己一点不急。 我最近给一个越剧团排戏,发现那些“90后”的孩子比我们团的年轻演员状态好很多。我推测,可能是因为他们有竞争,但我们这个剧种没竞争,梨园戏就只有我们一个剧团。而且梨园戏有很多手段,你做一个动作,就能表达它的意思,老师传授之后,他们不用想就可以照着做。这也影响了他们创作的热情,导致惰性很强。 记者:在你看来,梨园戏这个剧种自身的魅力有哪些?跟其他的戏曲剧种相比,它的独特性何在? 曾静萍:安静、丰富、细腻。它没有一处不在韵里,唱、做、念,剧本、舞台,都是在一个韵里。这种韵,不是很多人能够驾驭的。我理解的梨园戏,它的韵无处不在,这是我觉得它最独特的地方——它的韵在唱腔里、肢体中,在台上它是不会静止的,包括韵腔、台词、动作,哪怕是再细微的调度,都是有呼吸的,特别柔软,但内在又是很刚劲的,这也是这个剧种最得意之处。没有合适的语言能够准确描绘这个剧种。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