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世界文坛 > 评论 >

永恒的夏天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文艺报 陶韵竹 参加讨论


    
    
    前阵子翻看加缪影集,真真令人惊异。镜头中的作家,融合了鲍嘉式的硬朗与高卢人的修长;穿着考究,比艺术家还要像艺术家。他那些美好绚烂的瞬间,往往捕捉于海滩上、山崖边,与女伴玩耍、狂奔、雀跃,打破了常人对哲学家的固有印象——深居简出,在封闭的书房里挑灯夜读。加缪向来不是这种经院式的学究,也并不完全像《局外人》里那个冷漠麻木的男主人公默尔索。《影像集》中的加缪,立体而鲜活,呈现出一种暖调:对生活饱含激情,又有一颗敏感、细腻的心。循着书中穿插的文字选段,我找到加缪的自传体小说《第一个人》,看一看这位哲学家背后的温暖,究竟来自何处。
    《第一个人》是部未完成的长篇作品。1957年加缪获得诺贝尔奖后,有意写一部类似于《战争与和平》的巨著,共计六卷本,然而实际只完成了两部分,就不幸遇车祸身亡,随身还携带着它的遗稿。即便如此,读者仍可对加缪与故乡阿尔及利亚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了然于胸。加缪成为作家和思想家,这过程堪称奇迹。他的家庭没有可能给他提供任何文史哲的滋养。加缪一岁大时,父亲就战死沙场,母亲听闻噩耗,几近失聪,承受巨大精神痛苦的同时,与两个孩子和年迈的母亲相依为命。亲人皆不识字,家中一贫如洗,然而对于加缪来说,贫困的出身从来就不是一种不幸。他追忆往昔的吉光片羽,通过一张张生活速写,生动记录了母亲、外婆、舅父的喜怒哀乐;对于朋友,不分种族阶级,他也皆能与之打成一片。少年加缪就已经树立了世界大同的观念,沐浴在阿尔及尔的阳光下成长,除了那个久久埋藏心底的困惑——父亲的死。
    身为阿尔及利亚的法国移民,父亲的缺席让加缪自小充满好奇,向周围人四处打听,企望找寻些微线索。一日回到出生地蒙多维参观墓地,让加缪瞬间有了顿悟:早期开垦阿尔及利亚的法国殖民者不计其数,却都像自己的父亲那样,在默默无名中死去。墓碑上的字迹无法辨认,他们注定是一群没有归宿、被全世界遗忘的异乡人。对于这种“遗忘”和移民的“无根性”,加缪进一步延伸到故乡的处境:阿尔及利亚也是一个没有过去,没有历史,也没有记忆的国家。
    然而历史的缺席与积年的贫困,并不意味着下一代的平庸。年少的加缪步入青年,更为迫切地想介入现实,融入到群众的火热生活。因为抱持“绝对正义”和人道主义信念,他痛恨一切形式的杀戮和暴力,终其一生都在捍卫和平、调解冲突。他一方面痛斥法国对阿尔及利亚的殖民统治,另一方面又谴责本地民族主义者对法国人采取的极端手段。这种和解态度,让加缪在两边都受到排斥,法国左翼也对他嗤之以鼻。一时间他被众人抛弃,沦为“故乡上的异乡人”,陷入极度的苦闷与彷徨。
    失去了立身之地的加缪,一度沉浸于温柔乡,进行精神上的自我放逐。故乡阿尔及利亚是他的避风港,每每重返故土,看到熟悉的海洋和沙滩,就又回到了荷尔德林式的诗意呢喃。无论是早期的《反与正》《婚礼集》,还是后期的《夏天集》和《第一个人》,都不乏描摹故乡风物的动人篇章,兴许也是有意向世人宣介它的美丽。然而加缪毕竟不是一个懦夫,这个跳脱人群的“异乡人”,很快又打起精神,重燃斗志,以火热的姿态重返现实,再次融入到人群当中。正如加缪所言:“我在故乡找到了往昔的美、年轻的天空,权衡了自己的机遇,终于明白了,在我们疯狂肆虐的那些年里,对这片年轻的天堂,我始终保持着美好的记忆,正是由于这种记忆,最终没有使我陷于绝望……处于严冬里的我,也终于明白了,在我身上正有一个不可战胜的夏天。”
    这种遗世独立,又不脱离人群的精神,或为加缪一生最好的注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