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郎朗:比太平洋更广阔的是音乐“中拉文化交流年”形象大使郎朗走进拉美

http://www.newdu.com 2017-10-14 人民日报 任姗姗 参加讨论


    
    “古典音乐明星郎朗再次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近日,阿根廷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国家报》称。智利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信使报》用了3个整版,报道这位中国钢琴家的到来。
    这是郎朗第三次在阿根廷和智利举办钢琴独奏音乐会,而这一次最特别,他是以2016“中拉文化交流年”形象大使的身份到访。由文化部主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承办的“中拉文化交流年”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同拉美地区共同举办的最大规模的年度文化盛事。今年全年,一系列人文交流活动在中国和拉美与加勒比地区近30个国家举办。郎朗的独奏音乐会将本届“交流年”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也为下半年中国艺术团体走进拉美做了完美的开场。
    法国作家雨果曾写道:“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此次音乐会在拉美备受关注再度证明,音乐拥有比海洋更广阔的胸怀,足以让太平洋两岸的中国与拉美人民的心灵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科隆大剧院和圣地亚哥的演出前夕,郎朗向记者讲述了他对音乐以及中拉文化交流的看法。
    观众呐喊出对音乐的热爱
    记者:再次回到有世界第三大剧院之称的科隆大剧院,你怎么评价今晚的演奏?
    郎朗:非常高兴再次来到拉丁美洲。我2004年在这座剧院演奏过,第二次是在2009年。科隆大剧院是全世界最美丽的剧院之一,它像米兰的斯卡拉大剧院与伦敦的皇家艾伯特音乐厅的结合体,建筑特别漂亮,声音效果也很棒,在这里演出我很荣幸。这是一场效果很好的音乐会,观众的热情感染了我。上半场的曲目比较温和,弹完巴赫之后,观众如此疯狂的鼓掌,让我非常惊喜。他们对音乐的热爱是从心底里呐喊出来的。
    记者:谈谈这两场音乐会的曲目吧,为什么会选择柴可夫斯基、巴赫和肖邦的作品。
    郎朗:我非常喜欢柴可夫斯基的钢琴组曲《四季》,每首作品都是音乐、绘画、诗歌的结合,既深邃又朴素,很有画面感。肖邦的四首《谐谑曲》,很有对比性和技术性,包括了波兰民间音乐改编的抒情片段,将练习曲、圆舞曲、摇篮曲、夜曲、各种曲式糅到一起。而巴赫的《意大利协奏曲》,是一首让人耳目一新的经典作品,它的旋律性非常强,同时是巴赫风格作品的杰出代表。观众可以通过3个乐章的体验发现很多后来的协奏曲作品,比如贝多芬、莫扎特的作品,都从巴赫的作品中吸取了很多精华。
    这次以“中拉文化交流年”形象大使的身份来演出,我希望拉美观众对中国音乐也留有深刻的印象,所以准备了中国的《水草舞》《春节序曲》等作为返场曲目。
    记者:观众的热烈反响除了对演奏本身的肯定,是不是有一种更内在的共鸣?你个性鲜明的演奏风格与热情奔放的拉美文化存在契合点吗?
    郎朗:我想是的。拉美距离中国十分遥远,我们从北京来到这里要飞行30多个小时。但音乐是心与心的交流,能够跨越地域与语言。拉美人富有热情,几乎每个人一出生就会歌唱舞蹈,骨子里带有能点燃对方的热情,这大概跟我的风格有点像。我对拉美也有特别的感情,我的一位老师巴伦博伊姆出生在阿根廷,他常跟我讲起拉美的一些故事,而他的老师阿劳是智利人。在科隆大剧院,有人问我演出有没有压力?在钢琴大师巴伦博伊姆和阿格里奇的家乡演奏音乐会,怎么会没有压力。但这同时是一件好事,如果在这里受到大家的喜欢,不是证明没有白练嘛。
    表演艺术没有重来的机会
    记者:这次你以青年钢琴家的身份为中国文化和中拉文化交流代言,与商业演出的心态会不会不一样?
    郎朗:我很荣幸承担这项工作,通过音乐搭建中拉人民心灵的桥梁。实际上,即便没有给你这个身份,只要在这个舞台上,你就是代表中国。所以,每场音乐会都要尽力弹好,因为不光是为自己,也让其他人知道中国人是可以的。这可能是一种无形的肩负。好在作为中国人,辩证法就活在我们的人生哲学里。当你特别在意一件事情或者特别想做一件事情时,反倒有可能做不好,还不如放一颗平常心。当你特别没力量的时候,一定要推自己一下,因为如果对自己不负责任,就有可能出问题。你要知道,表演艺术是不能重来的,成功还是失败都只有一次机会。
    记者:这次在智利的演出面向全国网络直播。在一些社会活动中你着力扩大古典音乐的群众基础,参与了许多跨界的合作。你怎么看待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的关系?
    郎朗:我们生活在21世纪,音乐不是只有古典音乐一种,这个世界非常大。我对新的事物比较感兴趣,不喜欢只钻一点。当然还是以弹奏古典音乐为主了,这是我的职业,同时我想知道世界上还有什么样的声音,怎么样通过这个声音来传达古典音乐的声音、中国的声音。我们曾看到很多成功的案例,比如帕瓦罗蒂、波切利、马友友,伯恩斯坦创作了《西区故事》,大师的尝试为我们打开了一定的视野。
    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应该是相互融合、共同进步的。从这些跨界的作品中,你可以感受到,流行音乐因为古典音乐的元素注入,变得更加精彩;古典音乐因为受到流行音乐元素的感染,变得更有活力。重要的是,不要把自己困住,一定要勇于尝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