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篇文章把父亲的背影作为主脑。父亲的背影原是作者常常看见的,现在写的却是使作者非常感动的那一个背影。那么,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见那一个背影,当然非交代明白不可。这篇文章先要叙明父亲和作者同到南京,父亲亲自送作者到火车上,就是为此。 有一层可以注意:父子两个到了南京,耽搁了一天,第二天渡江上车,也有大半天的时间,难道除了写出来的一些事情以外,再没有旁的事情吗?那一定有的,被朋友约去游逛不就是事情吗?然而只用一句话带过,并不把游逛的详细情形写出来,又是什么缘故?缘故很容易明白:游逛的事情和父亲的背影没有关系,所以不用写。凡是和父亲的背影没有关系的事情都不用写;凡是要写出来的事情都和父亲的背影有关系。 这篇文章叙述看见父亲的背影,非常感动,计有两回:一回在父亲去买橘子,爬上那边月台的时候,一回在父亲下车走去,混入来往的人群里头的时候。前一回把父亲的背影描写得很仔细:他身上穿什么衣服,他怎样走到铁道边,穿过铁道,怎样爬上那边月台,都依照当时眼见的写出来。在眼见这个背影的当儿,作者一定想到父亲不肯让自己去买橘子,仍旧把自己当小孩子看待,这和以前的不放心让茶房送,定要他亲自来送,以及他的忙着照看行李,和脚夫讲价钱,嘱托车上的茶房好好照应他的儿子等等行为是一贯的。作者一定又想到父亲为着爱惜儿子,情愿在铁道两边爬上爬下,做一种几乎不能胜任的工作。这中间含蓄着一段多么感人的爱惜儿子的深情!以上这些意思当然可以写在文章里头,但是不写也一样,读者看了前面的叙述,看了对背影的描写,已经能够领会到这些意思了。说话要没有多余的话,作文要没有多余的文句。既然读者自能领会到,那么明白写下反而是多余的了,所以不写,只写了“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后一回提到父亲的背影并不描写,只说“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到了”。这一个消失在人群里头的背影是爱惜他的儿子无微不至的,是再三叮咛舍不得和他儿子分别的,但是现在不得不“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去了。做儿子的想到这里,自然起一种莫名其妙的心绪,也说不清是悲酸还是惆怅。和前面所说的理由相同,这些意思也是读者能够领会到的,所以不写,只写了“我的眼泪又来了”。 到这里,全篇的主旨可以明白了。读一篇文章,如果不明白它的主旨,而只知道一点零零碎碎的事情,那就等于白读。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就是把父亲的背影作为叙述的主脑,从其间传出父亲爱惜儿子的一段深情。 这篇文章记父亲的话只有四处,都非常简单。并不是在分别的那一天,父亲只说了这几句简单的话。而是因为这几句简单的话都是深情的流露,所以特地记下来。在作者再三劝父亲不必亲自去送的当儿,父亲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在到了车上,作者请父亲回去的当儿,父亲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在买来了橘子将要下车的当儿,父亲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在走了几步回过头来的当儿,父亲说,“进去吧,里边没人。”这里头含蓄着多少怜惜、体贴、依依不舍的意思!我们读到这几句话,不但感到了这些意思,还仿佛听见了那位父亲当时的声音。 其次要说到叙述动作的地方。叙述一个人的动作当然先得看清楚他的动作。看清楚了,还得用最适当的话写出来,才能使读者宛如看见这些动作一样。这篇文章叙述父亲去买橘子,从走过铁路去到回到车上来,动作不少。作者所用的话都很适当,排列又有条理,使我们宛如看见这些动作,还觉得那位父亲真做了一番艰难而愉快的工作。还有,所有叙述动作的地方都是实写,唯有加在“扑扑衣上的泥土”下面的“心里很轻松似的”一语是作者眼睛里看出来的,是虚写。这一语很有关系,把“扑扑衣上的泥土”的动作衬托得非常生动,而且把父亲情愿去做这一番艰难工作的心情完全点明白了。 有几处地方是作者说明自己的意思的:在叙述父亲要亲自去送的当儿,说自己“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了;在叙述父亲和脚夫讲价钱的当儿,说自己“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在叙述父亲郑重嘱托车上的茶房的当儿,说自己“心里暗笑他的迂”。这些都有衬托的作用,可以看出父亲始终把作者看做一个还得保护的孩子,所以随时随地给他周到的照顾。至于“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那时真是太聪明了”,那是作者事后省悟过来责备自己的意思。“太聪明了”,换句话说就是“一点也不聪明”。为什么一点也不聪明?因为当时只觉得父亲“说活不大漂亮”,暗笑父亲“迂”,而不能够体贴父亲疼爱儿子的心情。 这篇文章通体于净,没有多余的话,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一个“的”字、一个“了”字也是必须用才用。多读几遍,自然有数。(选自叶圣陶《文章例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4月第1版) 随看随想 《文章例话》是叶圣陶先生1936年为《新少年》杂志所写。文章的形式是“按期选一篇文章,我在后边说些话”。这样做,“跟认真的老师同其志愿,只希望对读者的阅读和写作方面有些帮助”。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该“例话”的第一篇选文;选了文章的中部,从“父亲要到南京谋事”到“我的眼泪又来了”。这里刊发的选文略有删节。 从叶圣陶先生关于《背影》的“例话”,我们看到他一以贯之的细致、严谨、质实、平易和体贴,也看到一个读者应有的素养和品质。当下,这种读和写的品质,这种对语言文字的敬重,已极为稀缺了。 “例话”的阅读对象原是中小学生;身为中小学老师,是否也能从中得到助益?(任余) 《中国教师报》2015年12月2日第9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