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aestheticization),国内学界比较熟悉的一种,是德国后现代哲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在他1998年出版的《重构美学》一书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当代社会铺天...
一 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aestheticization),国内学界比较熟悉的一种,是德国后现代哲学家沃尔夫冈·韦尔施在他1998年出版的《重构美学》一书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当代社会铺天盖地...
日常生活审美化,可视为中国文艺学和美学学科历经之文化研究转向的本土名称。这个名称是外来的,它是英文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的直译,但是,就其内涵和外延而言,都显示...
伯明翰传统的文化研究传入中国,开始受到学界认真关注,应是1990年代后期的事情。有鉴于本文作者过去曾经是,现在也还是在文艺学的体制之内写过一些文化研究的有关著述,对于文...
●能不能把理论看作一种琐小叙事,可以逐一展示我们悲欢离合的日常生活?的确,理论再不起老生常谈的阶级、种族、性别这些高头讲章了。它需要冒一冒险,探究新的话题。 1 今天...
推选本届克卢格奖的学者中有许多是美国中国学研究界的中坚人物。他们对余先生的成就的推崇,说明某种新的共识已经开始浮现,虽说这离中文完全被西方学术界接受为一种人文研究...
20世纪末叶,学界多多少少经历了引人注目的“空间转向”,而此一转向被认为是20世纪后半叶知识和政治发展中最是举足轻重的事件之一。学者们开始刮目相待人文生活中的“空间性”...
莱斯利·菲德勒(1917—2003)是美国犹太裔批评家和作家,当仁不让地属于后现代文学批评早期的领军人物之一。《牛津英语词典》称他是将“后现代主义者”用于文学批评的第一人。菲德...
内容提要 文学研究如何应对文化研究的冲击为当今中国学者瞩目。文学曾经是文化的主导形式,在普及的层面上长久出演救赎灵魂的功能。今日新媒体蜂起,大众文化替代书本纸笔,成...
人文教育的特征是厚积薄发,期待已经体现可观效应的《中国诗词大会》这类节目,多多“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唤起的“诗心”,引导“诗教”的勃发。 日前,复旦附中高一...
一 《西岸上的宣礼》(azān-e-maghreb)是伊朗现代作家萨义德·纳非...
零 英语第二公用语化问题由来 2000年开始后不久,日本媒体便报...
本文以汉语自身的眼光重新审视“了1”与所处语句,,证明“了...
常州话的达成貌及其价值 史有为 (日本 明海大学) Abstract: T...
内容提要: 鲁迅以动为本位的理想人性论,是针对中国传统专制...
演讲人:孙郁 地点:中国人民大学 时间:2014年9月 简历 孙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