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写出《雪山大地》《藏獒》的作家杨志军会写出《大象》(云南教育出版社、新星出版社2024年2月出版,入选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发布的“中国好书”2024年3月推荐书目)。从熟...
对我来说,邬峭峰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存在。说陌生,是因为在此之前,除了偶尔在报刊读到他的散文,几乎没接触过其他作品。他早早在文坛出道,1985年即获得首届上海市文学奖小...
文学是无界限的。王忆的文学是在轮椅与指尖上跳舞。文学也是王忆生活在有限与无限之间的张力源泉,既有温度又有色彩。 如果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人们只会惊叹于她的文笔和梦想...
在进入文本之前,乍看雷默这个短篇的标题《断舍离》,任谁都会联想到山下英子那本几乎可称得上名闻遐迩的《断舍离》。不买新东西,处理掉旧东西,舍弃对物质的迷恋,那本书大...
生态文学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格局中的一片美丽风景,重塑了中国文学的绿色维度,在文学领域激活了万物有灵论,再造了文学中的地方感,塑造了别出心裁的动物、植物形象,温润...
我很喜欢《飞往温哥华》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以紫色作为主色,夹着一点点明亮的黄色。封面上有一个人,她穿着的衣服是蓝色和黑色。有读者说这本书的整个调子是灰色的,这样...
《山这边,山那边》劳罕 邢宇皓 卢泽华 常河 著 安徽人民出版社 长篇报告文学《山这边,山那边》的一个重要突破在于新闻手法与文学笔法的完美融合,作者把一个重要题材写出了令...
《此致敬礼》,马步升著,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鲁迅曾言:“非有天马行空似的大精神即无大艺术的产生。”从1985年在《人民日报》发表散文处女作《说开窍》,到新近出版散文集《...
摘要: 杨志军的《雪山大地》是一部书写雪域高原沧桑巨变的抒情史诗,一部融汇了浪漫主义元素的现实主义力作。作家将人物放在历史洪流中,通过描写支边干部与牧民在牧区现代化...
从省城机关初到墟里的年轻驻村干部,清晨登高,俯瞰这个小兴安岭东麓的村庄,发现此处交织融汇的炊烟格外别致,竟有五色之分,不止青白、土黄、灰黑三色,更有难得一见的金、...
对王玉珏新作《燕牙湖》的初印象,是挂着浓郁悬疑色彩的黑色幽默。这部中篇小说篇幅不长,却精巧细密,采用了类悬疑小说的嵌套式结构,用一个代写事件包裹了五个人(伍芳、储...
继长篇小说《美人城手记》之后,陈崇正推出了长篇新作《香蕉林密室》。如果说《美人城手记》探索的是机器与人类、科技与现实、激情与异化的新锐问题,时间指向半步村在人工智...
戴静的《鲁迅前期进化论思想研究(1898—1926)》(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8月出版)以1927年鲁迅政治立场的显著转变为分水岭,集中探讨在此之前鲁迅思想体系中的进化论内容。全书通...
1. “我说,我是。我说,这是。我说,此在。我说,你是。我说,就这样。”忽兰的自我确认及言说提示是切实而“本我”的——不论是“我”还是我说出的“你”,都立足于“此在”...
就像无法想象没有细节的生活一样,我们也无法想象细节缺席的小说。细节作为作品的基本粒子,是建构作品的重要材料。细节不仅会说话,还会唱歌。细节不仅能直观呈现,还会眉目...
2018年春天的某个夜晚,我偶然在朋友圈看到有人转发的一首诗,是何向阳的《低语》。我随意点开,看完之后沉默了许久。坦率地说,我被何向阳深深感动了。作为与她认识了三十余年...
文学为中国农民立传,成为了当下作家们对现实或粗粝或温情的、见血见肉的关切、疼痛和欢欣。《白鹿原》《平凡的世界》《创业史》《美丽的南方》,以及中国作协推动的“新时代...
百年来,乡土中国一直是中国文学最重要的叙述对象。因此,对乡土中国的文学叙述,构成了百年来中国的主流文学。这个主流文学的形成,一方面与中国社会在本质上是“乡土中国”...
有一个时段,乃至时下的一些小说创作,追求碎片、断裂的叙述,疏离文学的故事性。但是,无论是面向过去,吸取优秀的传统文学养分,还是着眼未来,大胆地开拓创新,“故事”都...
20世纪海峡两岸文学关系是一个意义重大而又深刻复杂的学术课题。无论是伦理观念还是审美思维抑或艺术表现、文学形式等方面,台湾地区文学都秉持着中国文学传统而表现出较为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