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现代文学研究从史料出发对长久以来形成的定论进行重新揭示和矫正,才是现代文学研究新的突破。以初版本为根基,以原始材料辨明争议问题,用史料谱系带动文学的谱系...
内容提要:郭沫若的七律《重访晋祠》与《重到晋祠》实为同一首诗,一则书为条幅,一则刊发于《光明日报》。《重访晋祠》在文物市场上标出高价,《重到晋祠》却被《郭沫若全集...
内容提要:在中国新诗的草创期和发展期,由于中文语汇及表述方式不足以表现复杂的诗思与现代经验,许多诗人在汉语创作语境中直接运用外文(英、法、日、德等)词汇,使同一文本...
对联(对子、植联、楹帖)是我国具有民族特征的汉语文学样式之一。它起源于宋初,流行于全国,至今不衰。凡是宫殿庙宇、楼台亭馆,乃至私人的客室书斋,很少有不悬挂对联的。...
内容提要: 经由书写消费实现的文学话语具有生成、传播意义的本质功能。文学书写消费生成意义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文学书写消费主要生成消费的使用价值、符号价值和由此而来的...
内容提要: 文化诗学在汉语文献界的使用是繁复的。大体而言,有作为语词的文化诗学、作为与新历史主义有关的文化诗学、作为文学批评构想的文化诗学和作为文学基础理论话语的文...
内容提要: 新时期以来,借鉴西方阐释学理论资源,是当代中国文论建设的重要方面。以伽达默尔为代表的哲学本体论阐释学和以贝蒂为代表的一般方法论阐释学,是20世纪西方两种对...
内容提要: 文学空间批评是在人文社会学科“空间转向”的背景下兴起的一种文学批评方法。它以文学中的空间为批评对象,广泛吸收了空间理论的知识,由文本的空间形式批评和文本...
内容提要: “幽暗生态学”作为一种深具反思与批判力度的激进生态思想,强调自然的去本质化、去审美化和重新背景化,试图恢复物的自在性、能动性和神秘性,重点关注生态系统中...
内容提要: 新时期以来,借鉴西方阐释学理论资源,是当代中国文论建设的重要方面。以伽达默尔为代表的哲学本体论阐释学和以贝蒂为代表的一般方法论阐释学,是20世纪西方两种对...
详见附件。 夏洛蒂的储藏室与伊丽莎白的幸福密码_周颖.pdf...
黃寶生研究員:1942年出生於上海市。1960至1965年就讀於北京大學東語系梵文巴利文專業。1965年至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曾任副所長(1985至1998年)和所長(1998至20...
黃寶生研究員:1942年出生於上海市。1960至1965年就讀於北京大學東語系梵文巴利文專業。1965年至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曾任副所長(1985至1998年)和所長(1998至20...
详见附件。 文化记忆的自我调节_2017年度俄语文学简述_孔霞蔚.pdf...
详见附件。 20180825《爱神颂诗_极度世俗与极度神性的融合_印度古典艳情诗的双重解读》(《国外文学》第3期)(知网版).pdf...
详见附件。 西伯利亚苏维埃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_省略_以弗谢_伊凡诺夫的_铁甲车_为例_徐乐 (1).pdf...
详见附件。 白色的神路_小说_介于时间与历史之间_杰_黑托尼.pdf...
详见附件。 不同文化语境下的_雅歌_读法_钟志清.pdf...
详见附件。 阿尔_安达鲁斯寓言_中世纪东西方文学之交的一个维度_宗笑飞.pdf...
详见附件。 阿格农的_昨日未远_与第二次阿里亚_钟志清.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