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郝瀚:当自我确认被怀疑取代 2018-07-06
郝瀚 如果一个人在他所有的小说里都依赖“我”的第一人称叙事,要么对自我非常确信,要么对自我产生怀疑试图自我解析,年轻的郝瀚无疑是这样一位写作者。作为今年《西湖》杂志...
[访谈] 毕飞宇谈根据自己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男人还剩下什么》上演——
“话剧 2018-07-06
7月4日至8日,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17年度资助项目、根据作家毕飞宇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男人还剩下什么》在京上演。日前,毕飞宇专程从南京来到北京的排练场。在认真观看了这部作...
[访谈] 慕尼黑大学汉学系教授、马克斯·韦伯基金会主席叶翰(Hansvan Ess):
德国 2018-07-06
叶翰 文汇报:您是汉堡大学的汉学博士,曾在海德堡大学汉学系担任讲师,现在是慕尼黑大学汉学教授,请问您对这几个大学汉学系的特点有何评价? 叶翰: 我选择汉堡大学汉学系的...
[访谈] 当代河流诗写的变迁 2018-07-05
原创: 主持人:夜鱼 长江丛刊 昨天 主题与技艺:当代河流诗写的变迁 ——长江诗歌沙龙在线研讨发言 主办:《长江丛刊》编辑部 时间:2018年5月27日至30日 地点:江城武汉 主持人:...
[访谈] 刘和平:“老译者”与5%的文学翻译 2018-07-05
导读: 记者采访了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刘和平,她认为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集中力量,将资金投入到合作团队中,并赋予团队具体的目标和任务,逐渐培养出一批年轻的译者。 记者...
[访谈] 周嘉宁:写作意义上,丧失了作为母语的上海话 2018-07-05
“这个真是疏忽了,疏忽了。”作家周嘉宁不好意思地说。她说的疏忽指的是收录在最新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集《基本美》里的同名中篇里,有一个叫洲的香港青年在提到球星梅西的时候...
[访谈] 告诉我,怎样才能找到那把打开家门的钥匙? 2018-07-05
近年来,我对儿童和儿童文学的理解产生了一些变化。过往,我会想当然地认为儿童是单纯的,儿童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事实上,儿童的生存本相并非如此,尤其是像黄兴这类遭际特...
[访谈] 雷达:长篇小说具备这四条,才够得上茅奖水准 2018-07-05
左起:王干、陈忠实、雷达、闫晶明 本文选自2018年4月出版的新书《深度对话茅奖作家》。这是《中华读书报》的著名记者舒晋瑜追踪采访31位茅奖获得者的访谈录。从对首届茅奖获得...
[访谈] 上海作家陈丹燕与塞尔维亚主持人对谈,从建筑、书店感知不同,从历史、文化 2018-07-04
①在贝城市中心的米哈伊洛大公步行街广场上展出了“360度上海”体验型图片展引得行人纷纷拍照留念。 ②留有战争痕迹的贝城街道建筑旁,依然有跳芭蕾的女孩。 ③陈丹燕(右)与...
[访谈] 陈丹燕:要做一部作家的电影 2018-07-04
《捕梦之乡》探索神秘之国 文汇报:你曾花了四年的时间捧着《哈扎尔辞典》追随着作者帕维奇的足迹来到塞尔维亚,走进小说环境里,并写出 《捕梦之乡》,该书的塞语版6月刚在普...
[访谈] 慢书房对话|《老实街》:大时代的快与慢以及当下阅读 2018-07-04
主持:许涛 嘉宾:王方晨 房伟 地点:苏州慢书房 时间:2018年6月23日 代主持人:我第一次主持,比较慌张。欢迎大家来参加《老实街》读书分享会。我把话筒交给房伟老师。 房伟:...
[访谈] 蒙曼:保持一颗诗心永远不会错 2018-07-04
《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签售 近日,《中国诗词大会》评委、隋唐史学者蒙曼携新书《四时之诗:蒙曼品最美唐诗》在王府井书店举办签售会。此书由磨铁图书旗下子品牌推出,...
[访谈] 张北海:闭上眼睛就觉得像坐在北京的城墙上 2018-07-03
姜文的“北洋三部曲”收官之作《邪不压正》即将上映,这部电影改编自张北海的小说《侠隐》。对于大部分读者而言,张北海还是个有点陌生的名字,原因大概和他多年居住海外,为...
[访谈] 周晓枫:我们以文字到达理想意义的远方 2018-07-03
周晓枫说自己是滞销书作家,从书籍的数量,到文章的质量,需要努力的道路都还漫长。但是,众多重要文学奖项几乎绕不过她,她的最新散文集《有如候鸟》短短一年,已经七次印刷...
[访谈] 林那北:休戚与共的精神疑难与困惑 2018-07-03
一、“现实中物质与内心世界相互脱钩的一系列细节每天都在上演” 张 莉:《锦衣玉食》是很有影响的一部小说,这是一部非常有意味的小说,题目与内容之间构成张力。它写的是锦...
[访谈] 胡平:一定要了解整个中国,才能成为大作家 2018-07-03
本文选自2018年4月出版的新书《深度对话茅奖作家》。这是《中华读书报》的著名记者舒晋瑜追踪采访31位茅奖获得者的访谈录。从对首届茅奖获得者之一的李国文的访谈,到对第九届茅...
[访谈] 刘醒龙:《上上长江》是一次原生态的写作 2018-07-03
“我们这个年纪的写作太容易‘老奸巨滑’,反而粗糙是很珍贵的,粗糙更能展示文字的原生态。” 《上上长江》,刘醒龙著,作家出版社出版,58.00元 作家刘醒龙当了一回“新闻民工...
[访谈] 周毅 张定浩:诗是可以解释的——由《取瑟而歌》谈起 2018-07-03
张定浩和他的新作《取瑟而歌》 周毅(以下简称周):不到十万字,却潜伏着一股“澄清天下之志”,让人振拔。这是我看完《取瑟而歌》后的感受。在新诗走过一百年的时候,你肯定...
[访谈] 《红楼梦》研究与我的学术之路——访著名红学家胡文彬先生 2018-07-03
胡文彬对《红楼梦》的阅读批注 《红楼梦与中国文化论稿》 编者按: 著名红学家胡文彬先生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红楼梦》的研究,至今已40多年。改革开放更是为《红楼梦》...
[访谈] 迎接杭州网络文学的3.0阶段 2018-07-03
受访者:夏烈,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文化创意学院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副院长、浙江省网络作协常务副主席,杭州市网络作协主席,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