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申捷:回到属于自己的那盏台灯下 2018-11-02
“想想身为编剧,只能做一件事儿,就是回到属于自己的那盏台灯下,不攀缘,用心孵化出更好的作品给你们,等着我。”这是在前不久举行的第29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晚会上,申捷被授...
[访谈] 艾伟:文学一直眷顾浙江这片土地 2018-11-02
艾伟 无论是在《越野赛跑》《爱人同志》《风和日丽》《南方》等长篇小说的书写中,还是在 《乡村电影》《小姐们》《水上的声音》等小说集的叙事里,作家艾伟的笔触,自始至终...
[访谈] 刘平勇:创作的时候我的内心充满疼痛 2018-11-02
《天堂邂逅》,刘平勇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8年3月第一版,68.00元 我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在生活中都是有基本原型的。当我把目光投向我的村庄,我作品里的主人公就不请自到了。 刘...
[访谈] 陈平原:在小说家中,金庸是最有学问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专访 2018-11-02
却听得杨过朗声说道:『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说着袍袖一拂,携着小龙女之手,与神雕并肩下山。 ——《神雕侠侣》 2001年11月,陈...
[访谈] 周京新:外效经典,内炼吾心 2018-11-02
周京新近照。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陈 俨摄 周京新近照。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陈 俨摄 羽琳琅册之一 周京新 当代画坛,他的水墨让人耳目一新,赋予了中国画独特的视觉语言,建...
[访谈] 伊恩·麦克尤恩的创意写作课——
失去对世界的好奇就等于灵魂死亡 2018-11-01
因参加“21大学生国际文学盛典”,70岁的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携妻子首次来到中国。他是英国文坛当前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48年出生于英格兰,一度投身于六十年代的反文化运...
[访谈] 虞云国:宋高宗的绍兴体制与南宋的转向内在 2018-11-01
日本学者寺地遵在《南宋初期政治史研究》中提出了“绍兴十二年体制”的概念,宋史专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虞云国在此基础上提炼为“绍兴体制”。绍兴体制具体有何内涵?宋高宗...
[访谈] 张纪中与金庸争吵之中见知己接受新京报专访追忆相识20年往事,透露《飞狐外 2018-11-01
图/视觉中国 张纪中与金庸最后一次见面。 10月30日,笔名为“金庸”的武侠小说泰斗查良镛逝世,享年94岁。新京报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到身在美国的导演张纪中,对于金庸的死讯他至今...
[访谈] 弋舟:相较于文学的地盘,我那点儿“精神领域”算得了什么 2018-11-01
李畑熠:小说存在的原因在于,生命面对自我时的纯粹,用心灵行走,用行动表达。去质问生命形态的悲剧性。正如卡彭铁尔所言,小说是一种需要。作为一个小说家,请详细谈一下小...
[访谈] 六神磊磊谈金庸:我三观的底色是金庸奠定的 2018-10-31
10月30日晚,金庸先生去世的消息传来,在所有的社交媒体上刷屏。两个多小时后,公众号“六神磊磊读金庸”推送了《我再也没有后台了》,仅用了8分钟,点击超过10万。30日晚上23点...
[访谈] 赫拉利:关于人工智能,不要把智能和意识混为一谈 2018-10-31
10月25日,由中信出版集团和百信银行联合主办的“2018信睿论坛:新技术革命与人类共同命运”在北京举办。《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三部曲作者、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
[访谈] 读古诗 做现代生活家 2018-10-31
主题:《梅边消息:潘向黎读古诗》发布会 时间:2018年9月9日14:00 地点:单向空间(爱琴海店) 嘉宾:潘向黎 作家、编辑 李敬泽 评论家、散文作家 主持:韩敬群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
[访谈] 赵振江:人民诗歌的翻译家谈加西亚·洛尔卡、巴勃罗·聂鲁达和米格尔·埃尔南 2018-10-30
赵振江,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北大西语系主任,西葡拉美文学研究会会长。著作主要有《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西班牙语国家卷》《拉丁美洲...
[访谈] 于坚:我想通过写作重返伟大的黄金时代 2018-10-30
“我的野心是重返失去的写作传统。每个时代的诗人都有这种重返,‘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李白),‘再使风俗淳’(杜甫)。黄金时代在我这个时代已经失落,我想通过我的...
[访谈] 科幻作家双翅目出版首部中短篇科幻集《公鸡王子》
科幻文学需注重认知有 2018-10-30
双翅目首部中短篇科幻集《公鸡王子》 曾获第四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科幻组首奖的双翅目近期出版首部中短篇科幻集《公鸡王子》。该书包含四篇作品《精神采样》《复制时代的艺术作...
[访谈] 没有想象力,我们就从这个时代出局了 2018-10-30
©朱德庸 朱德庸 十年前,《绝对小孩》出版时,朱德庸因为不快乐的童年而排斥小孩,直到自己的小孩十岁那年,在他一边陪孩子玩耍,一边开始画《绝对小孩》的时候,他得以直面自...
[访谈] 余华:我又成了文坛新人 2018-10-29
编者按 “述而批评”丛书之一《先锋之刃》于2018年8月出版,该书是批评家木叶对八十年代以来的重要作家的访谈录。这些对话和评论内容多与先锋文学相关,集中地展现了当代老中青...
[访谈] 亨里克·诺德布兰德:写诗是创造惊喜的艺术 2018-10-29
亨里克·诺德布兰德参加第三届上海国际诗歌节。诺德布兰德年过七旬,说话依然中气十足。诺德布兰德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本报记者袁婧摄 “很多年前,于我而言,到访中国就像个梦...
[访谈] 郑春华: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有大头儿子的童年 2018-10-29
郑春华,儿童文学作家,浙江淳安人,现居上海。40年来一直为儿童写作,代表作有《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小饼干和围裙妈妈》等。 《米斗的大计划》 作者:郑春华 插画:胡佳玥...
[访谈] 他的一生就是“生命诗学”的未完成稿 2018-10-29
霍俊明(诗评家、陈超学生) 王家新(诗人) 臧棣(诗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陈超手稿《霏雨中登石人山》 陈超将自己的“诗人”身份看得最重,却终生以“诗评家”身份被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