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并不算厚的诗集,三次提及“衰年”——“在光的帮助下/衰年/再也得不到掩护”(《一面镜子》),“衰年无意登山”(《人,依然站立》),“数日饥饿已搭建眉毛的舞蹈/遗忘...
关键词: 朱婧 引言 自2003年始,朱婧开始创作短篇小说,至今已有近20年的时间。她的早期作品以青春校园文学题材为主,是新世纪之后较有代表性的青年作家之一,2004年到2007年间,...
张中海的《黄河传》(山东人民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首先给人的印象是一部浩繁磅礴的黄河百科全书。翻开书卷,黄河的形貌气象、人文地理、历史民俗、文明演化都以诗意呈现,或...
关键词: 《世说俗谈》 刘勃 什么是“魏晋风度”? 在《世说俗谈》的序章里,刘勃开宗明义地说道:所谓“魏晋风度”,其实就是“有意思”。在他看来,纵观历史长河,“意思”的...
诗人闫殿才是一位行吟者,也是一位怀旧之人。他的诗集《山海人间》通过多年来行走于山海间的所见所思以及对于故土的人间记忆,建构起一种行吟者的诗歌美学,诗句通过质朴的语...
关键词: 文学南京 南京的形象,在历代文人的叙述中变得日益丰盈。它曾被称为“天下文枢”,无数文人墨客流连、驻足于此,千百年来,佳作辈出。当今,南京有众多重点高校,如...
关键词: 《雕像》 张天翼 一开始,我们乘着叙事的小船,在平静无波的日常生活的水面上航行。一场展览、一个叫“笑颈”的男孩,透露出一两分属于青春的戏谑和顽皮。然而,当“...
关键词: 《流淌火》 青年作家李司平的中篇小说集《流淌火》(春风文艺出版社2022年8月出版),入选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发布的2022年12月“中国好书”月度榜单。全书囊括作家的三部中...
《商君书译注》(商务印书馆2022年出版) 为了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法治思想文化资源,重新译注《商君书》,很有必要。张亲霞老师的《商君书译注》,去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战国历...
《图像与爱欲:马奈的绘画》(商务印书馆2023年出版) 一首诗有诗眼,一幅绘画是否有最吸引人的画眼?解读一幅作品的工具箱里有哪些方法论?通过对形式要素的分析,可否知悉画...
编辑老师希望我写一篇创作谈,最初觉得容易,真写起来想了好几天。关于这篇小说我想说的话太多,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 我曾在县文化馆工作过好多年,当时很苦闷,心情不好。说...
长诗集《跟着河流回家》,从开始前期准备到实地采写再到创作,前后历经了七年的时间。我在其中试图勾勒出一幅即将消失或已经消失的但又在不断新生的河岸人家,河流之上中国乡...
关键词: 童年 陈鹏 有人真不想回去——曾经破败的,贫困的,乏味的,被损害被凌辱的…… 但我相信大多数70后都是眷恋故乡和童年的。我的怀乡病就在45岁后愈演愈烈,儿时的我们...
关键词: 文学批评 1998年,《南方文坛》推出“今日批评家”栏目,至今已推介过南帆、陈晓明、郜元宝、王干、孟繁华、李洁非、张新颖、旷新年、洪治纲、王彬彬、张柠、程文超、...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国家强。回顾历史,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与升华,都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
近年来,乡村生活综艺佳作迭出,多档节目从不同角度切入广阔乡村,如同一股股溪流蜿蜒汇聚,声势逐渐壮大,虽然没有动不动“出圈”,却自成一派,成为综艺领域不可小觑的力量...
文化与数字技术相遇,会催生怎样的蝶变?借助公共图书馆线上借阅新模式,海量数字资源一键直达;打造新一代人工智能音乐创作平台,爱好者用手机就能创作作品;数字投影、文保...
徐广慧2021年在鲁院读书的时候,我是她的班主任。接触得多了,渐渐觉出她性格上的两面性,为人谦逊低调,话也不多;可是一旦聊起文学,就是另一番样子了,不但滔滔不绝,眼睛里...
我看电影,看人物的情绪变化,总会下意识地想到文字,我想如果要描写这一幕动人之处,该用什么样的文字。是精确吗?不一定,再精确也不能将一个人某一个瞬间那么复杂的心境写...
《红隼》是南翔的短篇新作(见《人民文学》2023年03期“短篇小说”栏目头条)。这篇小说的核心,是“豌豆”(自闭症幼童)跟父母,和一个“红隼”家庭之间所发生的,人鸟共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