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历史语言学 >

古汉语里的纵向时间表达(5)


    5 余论
    我们讨论了汉语里纵向时间表达发生、发展的大概情况。由于语料有限,本文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这种纵向的时间表达在其他语言也零星存在,但是都不像汉语那样自成系统。显而易见,各民族对时间的认知不同,反映在语言上的表达也不尽相同,如“上”在英语、夏威夷语里(Cook 1996),表示“未来”,不表示“过去”。各语言显示出的共同点是,时间词均来自空间词的隐喻,并逐步发生了语法化,由具体的意义演化为抽象的意义,由已经比较抽象的意义(如贵贱、好坏)又演变出更抽象的意义(如早晚,时间上的顺序)。在不同的语言里上述现象反映出趋同的语法化过程(这并不排除这些词可以一词多功能,一词多义)。由于跨语言研究的不断发展,我们看到,汉语里“上/下”与其他语言在语义来源模式和演变路径上基本相同或相似。
    汉语也是世界语言里的一种,与其他语言具有许多共性。比较特别的是,“上/下”可以表达先后,表达时间,并形成一种系统。也许在古人的世界观里,“上下”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上/下”,而是一种以太阳出没为轨迹的循环。
    朱庆之在佛经日期辨别的问题上指教过笔者,沈培和孟蓬生在甲骨文方面为笔者提供过帮助,胡泊、幺若愚、刘可有几位博士生曾帮助找过例句,《语言科学》编辑部及匿名审稿人也对本文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一并表示感谢。
    ①Heine & Kuteva(2002:129)提到EYE(眼睛)语法化为“以前”义的词仅此一例。但“眼睛”与“面/脸”紧密联系。其演变路径是:眼睛〉面〉前面〉以前。
    ②汉语里这种纵向的表达像“前-后”一样有时不对称,比如法语里的bas-在现汉里不能译为“*下古”,但“下古”在历时文献中是合乎语法的。例子见下一节。
    ③蒙古语用横向的方位词表达方向,如同一个词既可以是“前“也可以是“南”,同一个词既可以是“后”也可以是“北”。
    ④《郭店楚简》约是公元前4世纪的作品,《睡虎地秦墓竹简》约是公元前3世纪的作品,《战国纵横家书》则公元前约195年的写本。
    ⑤根据孟世凯(1987:13),“上”指上帝、天神,“下”指地祇、人鬼。徐中舒(1998:6)编撰的甲骨文字典认为:“上指上帝,下指地祇百神。”沈培先生向笔者指出,也有人认为“上”指祖先。
    ⑥本文甲骨文例句和部分出土文献例句来自香港汉达语料库。孟世凯(1987:12)与香港汉达文库的断句不同,作“贞兴方以羌用,自上甲至下乙。”
    ⑦沈培在私下交流时告诉笔者,“上/下”虽然有可能是指时间上的远近,但存在另一种可能性,即“上/下”指离自己的远近,即空间上的距离。对于商代人来说,很可能仍是空间上的距离。也就是说,在甲骨文里,还没有十分可靠的例子说明“上/下”表达时间先后的用例。
    ⑧魏得胜(2000:5)认为,《睡虎地秦墓竹簡》成书于公元前217年。
    ⑨关于“上世”在先秦传世文献的例子,请参见引言部分的例句。
    ⑩黄涤名注曰(15页):“正月上午,据《乐府诗集》五八引《古今乐录》,当为‘正月上辛’,即正月的第一个辛日。”
    (11)原文(311页)上“髟”,下“弗”。
    (12)本文佛经的例句均来自《中华电子佛典协会资料库》。朱庆之向笔者提供了几部佛经电子版词典,在此特表谢意。
    (13)根据尚民杰(1997:69)的研究,“乙种《日书》的十二时辰簡是目前所见将十二时与十二地支相对应的最早记载”。
    (14)例子来自王海棻(1999)。到今天“中”和“午”有时还可以互换,如“中饭=午饭”。
    (15)有的学者(如Beyer 1992:11)把时间范围放得更宽,认为是10000到5000年之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