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认知语用学———语言的认知-社会研究取向(6)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6:11:16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年 王寅 参加讨论
B在这个过程中亦可能根据自己的“体认储存”和“语境背景”对A的话语做出各种关联性反应(或叫联想性反应),如一个词语可能会激活出很多关联性思绪,一个结构可引出平行性或对应性词组,一个句型可触发与其相关的表达方式,一种语音语调也可联想出其他相关信息,这些都可能成为“涌现性话题”的源泉。这样就可导致言语交际偏离A原先的交际意向,顺着B的意向合作下去。当A接过B的话题后,还可能将其再偏离下去。A和B如此不断往返,一方面凭借合作原则不断推动交际前进,另一方面随着各自意向性和注意力的调整和变化,便可不断涌现出新信息、新话题。 4.2十数种认知方式 (1)SCA主要论述了“意向性”和“注意力”,且将前者归属于“社会性”范畴,将后者归属于“认知性”范畴,以能体现Kecskes的“社会-认知”分析方法,我们认为,这似乎欠妥,因为哲学界和语言学界常将“意向性”视为一种心智活动,当归属于“认知”范畴更为合理。 从上例分析可见,将“意向性”和“注意力”这两者都视为认知因素,并不影响该理论的解释力,因为这两者本来就都与“体验社会现实”这一基础密切相关。正如图1所示的“现实”,更多地强调了社会因素,“认知”更多地强调了心智因素。而且,意向性和注意力都处于图1的“现实”和“语言”这两个要素之间的“认知阶段”(王寅,2007:171),不仅会受到前者的影响,还要受到后者的影响,这与上文所述的将“语言”置于“现实”之中的观点完全吻合。因此,意向性和注意力将会受到随后的交际场景,言语氛围,不同言词、句型择用、语音语调,以及十数种认知方式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必定要发生动态性变化。 (2)笔者认为,仅用“意向性”和“注意力”这两个认知方式来解释言语交际和会话含意还不够,且还会涉及到认知语言学所倡导的十数种认知方式(王寅,2007),它们主要包括:互动体验、范畴化、概念化、意象图式、认知模型(包括 CM、ICM 、ECM 、概念整合)、识解(图形-背景、突显、视角等)、隐转喻、关联等,它们都可能进入交际程序,推动、调整或改变交际进程。这些认知方式将大大有利于系统分析言语交际和会话含意,且能更有效地解释诸多语用现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新认知语用学(NCP)”,此处的“新”就新在综合了社会和认知两要素,“新”就新在将认知语言学所倡导的十数种认知方式全面用于研究言语交际和会话含意之中。 陶陶(2009)和张玲(2011)都曾分别以朱时茂和陈佩斯、赵本山的系列小品为封闭语料,运用上述十数种认知方式解读了其中的若干笑点,为幽默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语用分析方案。我们认为,认知语言学所倡导的这些基本分析方式同样适用于解读其他话语含意。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心智视域下含义思维研究
- 下一篇:从关联视角看庭审互动中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