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形态”现象及相关思考(7)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10:11:34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姚振武 参加讨论
《晏子春秋》,过去相当长时期内被许多学者看成伪书。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西汉武帝时期汉墓竹简中,有《晏子》十六章。其内容与传世本《晏子春秋》大同小异。此后,《晏子春秋》为战国时作品遂成定论。有些学者认为它是战国中期以前的作品[8]序言。 胡适认为:“‘吾’字不可用于宾次。其用于宾次者,非由错写,必系后人之变法,而非古文之用法矣。”[9]19这一看法显然有偏颇。 王力又说:“在先秦时代,除了否定句在宾语提到动词前面的情况下,‘吾’字不用做宾语,但是到了战国时代,已经出现了少数例外。”[7]57-60这个论断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还有一个始见于西周的第一人称代词,这就是“卬”,作主语或宾语,数量较少。如: “吾”,疑母鱼部;“卬”,疑母阳部。二者可能有同源关系[10]。东周以后“卬”逐渐消失。 对于上古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数量繁多、用法复杂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可大致归结为格位说和非格位说,各有所据。王力是主张“格位说”的。他认为:“不同音的两个人称代词同时出现在一部书里,情况就不同了。特别是在同一篇文章里,甚至在同一个句子里,‘吾’和‘我’(或‘吾’和‘予’)同时并用,或‘汝’和‘尔’同时并用,就不能归结于时代不同和方言不同。如果说毫无分别的两个人称代词在一种语言中(口语中)同时存在,并且经常同时出现,那是不能想象的。”[7]5657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