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语言学 > 句法语义学 >

完成时态和起始时态的复合功能(4)


    其次,情状的现在相关性,准确地说,是情状结果状态的现在相关性。正如Comrie(1976)所指出的,完成时态强调的并不是过去某时发生(改变状态)的情状本身,而是该情状所带来的特定状态。这就是说,完成时态所表示的只是一种状态;现在相关的意义在于,该状态相应于参照时间仍在继续。以(12)为例,句段“如今七十挂零了”给出了特定参照时点,“早已退休”表述退休以后作为退休人员而延续至今的状态,并非退休这一事件本身。 
    例⑨-(14)还反映出完成时态“已经/已+V+(了)”的另一特性,即与过去情状时间的无关联性。这种无关联性表现在,情状的发生时间通常是隐性的,并不明确给出。譬如,例(11)、(13)中的“末一班公共汽车已经过去”和“历史问题……已经澄清”并没有指明是什么时候“过去”、什么时候“澄清”的。例(14)是应用完成时态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形,它给出了情状状态所延续的时间跨度,从中可以推断出情状发生的时间,如“‘五四’运动已经过去5年”,说明“五四”是在五年前发生的。但这种情形下的状态延续时间与情状发生时间只有间接的关联,完成时态本身所强调的还是情状的结果状态。 
    有一点应该说明,完成时态与情状发生时间没有直接关联这一特性在不同语言中表现出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汉语表现出的程度比较高。据我们对《钟鼓楼》的统计,在215个带有完成时态的例句中,有203个没有明确给出情状发生时间,占94.5%。余下12例,多在“已经”后面直接跟表示日期、时间、岁数的名词或关系动词“是”;也有2例,情状时间通过介词短语给出——“……他父亲已在十多年前去世了”、“因为地安门早在解放初便已拆除”。比较而言,不明确给出情状发生时间的比例要高得多。 
    在这方面,汉语和英语类似,而德语则不同。Klein(2000)指出,德语的完成时态可以和表示过去时间的词语自由共现。例如: 
    (15)a.Gestern um zehn habe ich den Brief abgeschickt. 
     *Yesterday at ten have I the letter sent off. 
      b.Ich habe den Brief gestern um zehn abgeschickt. 
      *I have the letter yesterday at ten sent off. 
    在例(15)中,德语的两个句式表达同样的意思,与之相对的英语句子不合乎语法。这是因为德语的一般过去时可以用完成时态表示,特别是在口语中(肖佩玲、张人杰、殷生根1996)。因此,完成时态与过去时间共现的德语句子在相应的英语和汉语句子中可以分别用一般过去时和“了”表示,如例(15)的德语译成汉语是“我昨天十点把信发了/昨天十点我把信发了”,英语则使用简单过去时,而不宜使用完成时态。汉语的无标记实现时态“V+了”有一种时态功能与完成时态“已经/已+V+(了)”重合,用来表示具有现在相关性的情状状态;但多数情形下,“V+了”用来表示不具现在相关性的情状状态变化,可以与情状时间共现,不同于完成时态(赵世开、沈家煊1984,Yang 2007,杨国文2012)。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