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书评:哈金《自由生活》的代价


    好记者不瞒好读者,我们一行三人访问美籍华人作家哈金,各人只读过他一两本作品。
    哈金以英语写作,曾获1999年“国家图书奖”和“美国笔会/福克纳小说奖”,在西方一纸风行。回头看华语世界,只有《等待》一书被翻译成简体字版,《战废品》、《疯狂》等长篇作品,由台湾时报文化推出繁体字版,却未有在华语读者群中,引起过充分的回响与关注。走在最後一天的香港书展,一栋栋《自由生活》就这样搁在八十万人的身旁。
    身份疏离了这位英语学者,资本主义隔离了这位文学作家,可他仍相信“总有一天要回来看看”。关於背後的理由,与他访谈的我们,一直在期待。
    记者案头搁着两本哈金的书,分别是首部短篇小说集《好兵》以及最新推出的《自由生活》。
    《自由生活》酝酿十六年
    《自由生活》的主人公武男是中国移民,以写诗为志,可是回不了国家,当夜间看守的工厂又倒闭了,在过程中他遇见了很多来自祖国的学者与诗人,最後辗转至美国中部经营餐馆打工,凭藉努力还清了债务,有自己的事业。可是为了自由的思考与诗歌创作,他卖掉了产业,再次回到打工的生活。
    打从一开始,哈金因为用英语写作,动机备受华语批评家怀疑;以这等逻辑观之,《自由生活》似乎会引起争议,因为此作首次放弃了中国题材,以美国作为故事背景。
    “这个根本没有矛盾。我本身是移民,在美国已经住了好几十年,况且书中很多主人公,都是中国的移民。”
    “这正常的嘛,一个作家不能老写一个情况。这本书也和前一本书不同,或往不同的地方走,有一些跳跃,有一些转折。”
    “但这不代表以後我不写中国;我还是会写的,但在哪段时间,哪段日子,都要看自己本身的兴趣。”
    哈金指,自己早在1992年,就有写中国移民生活在美国的概念,可当时他没有能力写,直至2000年才有能力上的自觉;除了自觉,一方面现实生活的冲击也带给了他灵感。
    读者可能觉得《自由生活》是哈金自身写照,但他指出,故事的蓝本源自一位香港移民。这位香港人定居於美国中部,开了一间饭馆,自己写旧体诗,自资出版。他把自己的诗集交给了美国的朋友,辗转落在哈金的手上。哈金想到,这个移民一方面做艰苦的谋生工作,另一方面仍保持追求艺术的热情,教他很感动。
    或许这种写作的热情,触动了这位留美作家自身的生存本能?谈及生存,哈金认为生存应有两种意义:在谋生的意义上,只要生理没有毛病,不犯法,在美国生存不难;然而在存在的意义上,关於经济上的压抑、人生的挫折、理想的追求,对哈金来说是比较恐惧和困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