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屠呦呦博士生王满元:获诺奖后屠呦呦担心的事


    屠呦呦博士生王满元:获诺奖后屠呦呦担心的事
    
    

    
    

    
    

    特邀主持:陈旻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
    
    

    
    

    
    

    
    

    
    

    
    

    
    

    
    

    
    

    副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委员,中药学硕导。师秉屠呦呦研究员,是屠老培养的唯一的博士生。现任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药药剂学系主任。
    
    我叫王满元,2002年到 2005年在屠呦呦老师身边学习,拿了博士学位。屠老师招我的时候已经72岁高龄了,因此我毕业以后她就没有再招其他学生。这十三年间,我一直都在屠老师身边做一些事,接受她老人家的教诲,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幸运的一件事情。今天,我想借着这个时间回答大家的一些疑问,同时讨论讨论《屠呦呦传》这本书,谢谢大家。
    
    

    呦 呦 轶 事
    
    

    偶尔在老师家吃饭 屠呦呦爱人下厨多
    
    

    主持人(以下简称Z):屠老师爱吃什么菜?
    
    

    王满元(以下简称W):好像书里边说是腌什么螺之类的。
    
    

    Z:那屠老师请你吃过饭吗?
    
    

    W吃过,一般都在北京吃,吃北京的家常菜之类的。
    
    

    Z:是上屠老师的家里边去吃吗?
    
    

    W:对,有的时候也在屠老师家里吃。
    
    

    Z:那屠老师他们两口子谁下厨呢?
    
    

    W:在家里边基本上是李叔叔做的事儿多一些。
    
    

    Z:那他会炒菜吗?
    
    

    W:因为老人年岁也大了,人多的话会增加好多麻烦,一般也不在家里做,去外面吃一点。人少的话就在家对付对付,比如煮点方便食品。
    
    

    Z:科学家的生活特别简单,是吧?
    
    

    W:我觉得就是平常人过的生活。这一点我是深有感受的,两位老人的生活其实过得特别平常。
    
    

    屠呦呦与爱人如何称呼对方?
    
    

    Z:屠老师平常怎么称呼李老师?
    
    

    W:有的时候直呼其名。
    
    

    Z:直呼其名啊。
    
    

    W:对对对。
    
    

    Z:把姓都带上?
    
    

    W:对。
    
    

    Z:不是光叫后边俩字。
    
    

    W:不。
    
    

    Z:那多不亲切呀。
    
    

    W:我觉得也挺亲切的。
    
    

    Z:那李老师怎么称呼屠老师?
    
    

    W:基本上也是直呼其名。
    
    

    Z:屠呦呦啊?
    
    

    W:差不多。
    
    

    Z:那不叫呦呦吗?
    
    

    W:我好像没听到过。
    
    
    

    为《屠呦呦传》精心选择封面
    
    

    Z: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屠呦呦传》的封面。这张照片好像是您精挑细选的?
    
    

    W:对,这张照片是2011年屠老师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以后拍的。
    
    

    Z:屠老师的性格是怎么样的呢?
    
    

    W:从我这个当学生的角度,我感觉屠老师比较明显的特点是执着坚定、心无旁骛。
    
    

    Z:屠老师对名利看得似乎比较淡,知道自己获得诺奖的时候,也没有显得特别开心?
    
    

    W:对。怎么说呢,屠老师她就是执着坚定、心无旁骛地做事,事业心特别重。然后呢,她在做事的时候,不想回报和得奖。就像学生一样,如果为了得老师的一百分,也许得不了一百分。因此得知获奖后,屠老师很平静。
    
    

    Z:现在卫生条件好了,我们觉得疟疾是一种非常遥远的病症。但我有一些同学在大学毕业后去了像坦桑尼亚、或者乌干达这样的非洲国家,他们在那边工作,包里边一定会有一瓶药,就是青蒿素,因为特别容易被感染。如果没有青蒿素的话,在那边生活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W:是这样,疟疾在当时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无药可治”。我们国家在70年代初期,还有差不多2400万左右的疟疾病人。后来经过40多年的治疗,现在疟疾的发病率逐渐下降。
    
    

    Z:在获得诺贝尔奖后,屠呦呦老师说她特别担心一件事情,就是随着青蒿素的大面积使用,疟疾会不会对青蒿素产生抗药性?所以我觉得一位科学家的那种执着,不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改变。
    
    

    W:确实,这可能是她性格里本色的东西。
    
    

    读 书 时 间
    
    

    Z:我们既然是读书会,就请王满元老师挑书中您自己非常喜欢的段落读给我们听。
    
    

    W:这本书呢,在编辑出版的过程中,有好多的东西我也是头一次见到。那我就来读一下这一段吧:
    
    左图为屠呦呦哥哥屠恒学赠给妹妹的照片,右图为照片背后的赠语。
    
    

      1944年,屠呦呦的哥哥屠恒学在赠给妹妹的照片后写到:“呦妹:学问是学无止境的,所以当你局部成功的时候,你千万不要认为满足,当你不幸失败的时候,你亦千万不要因此灰心。呦呦,学问决不能使诚心求她的人失望。”是年屠呦呦14 岁。
    
    

    Z:说说你的感受吧。
    
    

    W: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坚持和认知的问题。这种精神在我们中国文化中是潜移默化的。其实读到这儿的时候,我觉得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心中的青蒿素和屠呦呦。我希望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或是过去,或是未来,或是我们国家的过去,我们国家的未来。
    
    

    观 众 提 问
    
    

    1. 请问屠呦呦老师是不是特别喜欢紫色?
    
    

    W:这个我没有深究过。在我的印象中,她还真是有好几件紫色的衣服。但是屠老师去领奖时穿的几身衣服,她参与的意见不是特别多。只是周围的人基于对场合、颜色、搭配之类的考虑而为她选择了服装。
    2. 屠老师在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时候抱怨过吗?
    
    

    W:所谓的不公正待遇,也许是我们普通人的一种认知吧。我认为屠老师自己对这些事情看得比较淡。人要是对这些事情看得很重的话,就会很难自拔,从思想到行动都会受到影响。
    当看到一些不符合实际甚至有人身攻击的报道时,她偶尔会跟我提起,告诉我当时的实际情况,现在被大家越说越乱,说得不符合实情。
    

  总的来说,她其实就是一个普通人,生活在我们周围。从普通人的角度,她绝对是做到了大度。用这样一个词来形容,我觉得是非常贴切的。
    


    3. 能不能讲一件你和屠老师相处的小事?
    
    

    W:10月6日那天,我们一起去屠老师家里看她。到中午的时候,屠老师要留我们在家里吃饭。但我们这些人里有的人有事情,所以没法留下来吃饭。走的时候,屠老师一定要把我们送到电梯口。从家门走到电梯口时,屠老师和我说:“幸亏是国庆期间,周围的邻居们都出去了,要不然的话,突然来这么一件事会扰乱周围人的生活,会给人家增加好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说,屠老师特别不愿意给人添麻烦,是一个特别谦和、特别平静的老人。
    
    4. 你认为中西医可以完全融合吗?
    
    

    W:这个话题特别的大,也特别沉重。我说一点我浅陋的见解吧。
    毛主席他老人家说,要发展中国的新医药学。什么是中国的新医药学?就是学贯中西、中西融通。从那个时代起,我们就一直在努力发展这样的医学。但是到现在为止,我们也没有看到真正的融合,看到那样的医学出现。
    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很多前辈都在努力。每一种医学体系,每一种文化传统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这是无论你承认或者不承认都会存在的问题。
    医学也是这样。医学有的时候不能完全适应科学,它不像物理和数学等经典学科可以被定义成一门科学。医学可能不是科学,有些方面它的科学属性还不是特别明确。
    所以从我的角度,这是一件更复杂的事,我真的没有答案。但是我觉得,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主要看的是疗效。你要做的事情如果能真正促进它的疗效,就是最好的事情。
    

  不要去拘泥于看问题的角度,也不用拘泥于站在什么地方,走哪条路。这是我的一点浅见。
    


    5. 很多科学家能够把他们的科研成果特别好地投入市场,然后变现,他们从一个科学家变成了企业家,名利双收,生活过得特别好。当然我们不能说这样的人有错,但当大环境如此的时候,你们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的人还静得下来吗?
    
    

    W:其实我特别认同一个观点:企业家是和平年代的战斗英雄。只要是实实在在做事,无论是实业还是其他什么,这对我们的民族和世界都是有贡献的。
    所以这个问题是一个选择和坚持的问题。比如说,有的人特别喜欢数学或物理,想当数学家或物理学家,然后学了这样的专业,从事了这样的工作以后,你最后肯定不是一个富有的实业家。这是一个基本的规律。
    那在这中间难道就没有快乐吗?是有快乐的。当自己坚持的事情实现了以后,反馈回来的那些快乐不是每个人能够感受到的。这是屠老师给我的一个特别大的启示。我们每个人到一定的年龄后,要是能把这个问题分析清楚,就会淡然很多。
    
    

    
    6. 作为一个女人,屠老师如何平衡家庭中与丈夫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发生了矛盾或危机是怎么处理的?
    
    

    W:屠老师获奖以后,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留言: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科学家,一个中国女科学家,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可畏可敬的。我自己也在思考一些问题:一个人,要是一开始就想给自己规划一个特别完满、特别perfect的life,那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关于屠老师,《屠呦呦传》里向我们公布了很多之前不知道的事情。从屠老师身上看,她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巾帼英雄,什么都能做得非常非常好。不是这样的。人不可能什么都得到。
    
    

      既是一个成功的女人,又是一个成功的妻子、母亲,又是成功的女科学家,我觉得这不现实,家国两全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
    
    

    所以,并不是说,一个著名的人,他什么都是著名的。也并不是说,一个成功的人,他什么方面都是成功的。
    

      这是我的一点浅薄的揣摩吧。
    
    
    

    出版:人民出版社
    时间:2015年12月
    定价:39元
    
    

    由屠呦呦所在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组织编写,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屠呦呦传》是第一部全面完整记录屠呦呦人生经历的传记,收录了130余幅她本人珍藏的照片。
    书中大部分内容为首次披露,全书通过对她本人和家人、同事、学生等的探访,为读者展现了一位杰出女科学家成长、学习和工作的独特经历。
    ——End——
    
    

    注:转自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微信公众号。投稿与合作等事宜请联系:524973682@qq.com。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