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的艺术——写在“《民族文学》蒙藏维哈朝培训班”开班之际(2)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11:11:55 中国作家网 赵晏彪 参加讨论
翻译的“视觉” 有人说,翻译工作者是社会改革前线的关键性将领,引进外面最先进的理论、思想,并用最有效的方式发布,让社会各阶层接收,产生难以估量的文明转化效应。其实,翻译事业是一项传递科学与文化“薪火”的工程,翻译工作者付出劳动,传递智慧,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在21世纪,翻译工作者的角色更加举足轻重,有更多的译者用“心灵”去翻译,拓展了这一领域的新天地。 外交部的一位翻译,陪同来自美国的朋友去游览天坛。中国的公园都有很长的简介,他发现这位外国朋友一边看着公园的英文简介,一边摇头。这位翻译问:“需要帮助尽管说,不要客气。”这位美国朋友摇摇头说:“我一点也没看懂,这上面写的是什么意思?”这位翻译看了看英文简介,发现完全是按照中文硬翻过去的:“天坛公园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天地之神的地方。天坛共占地270万平方米,规模宏伟,富丽堂皇,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 这位翻译明白了:这完全是一种中国式的英语,也就是用中国人“视觉”去翻译的,写法上也是中国散文式的,有美感,有故事性,但这样的简介对于不太了解中国历史的外国人,当然是一头雾水。这位翻译以英语介绍景点的约定格式,向这位美国朋友介绍了有关天坛的历史及可以感受到的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独特之处。这位美国朋友听了很高兴,觉得来这里游览很有意义。 事情虽然过去了,但这位翻译想,天坛是北京非常著名的景点,英文简介竟然让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看不懂,其他不特别有名的景点,遇上母语不是英语的外国人,岂不是难上加难!看来景点的翻译需要改进。这位翻译便做起一件事,以“外国人为本”的宗旨来翻译这些简介文字。 他家住在北京植物园附近,便为牡丹园简介重新做了翻译。其中文简介是这样写的:“牡丹园的设计采取自然式手法,因地制宜,借景造园。园内植物栽培采用乔木、灌木、地被、复层混交,疏林结构,自然群落的方式,又以原有油松为基调树种,古老树木的保留为该园增添了古朴高雅的情调。园中的建筑和小品富于变化,如群芳阁、鸳鸯亭、牡丹壁,以及斜卧花丛的牡丹仙子雕塑,均与自然融为一体。牡丹园的设计曾荣获国家设计银奖。”但这样的表达过于“中国化”,必须知道很多的背景知识才好理解,于是他就以外国人的“视觉”进行翻译,句子和用词都严格遵守英语本身的规定。只有以这样的“视觉”进行翻译,外国人才能更容易看明白。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困惑良久的问题:为何我们的中文著作翻译到国外去外国人都看不懂,原因就是翻译人员都是中国式的,是以中国人的“视觉”进行翻译的,这可能是很长时间里我们的文学作品“走不出去”的一个重要原因。 近些年来有一种说法,中国作家走向世界的一个障碍是缺少好的翻译家。汉学家马悦然认为:“一个中国人,无论他的英文多么好,都不应该把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要把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需要一个英国人,一个文学修养很高的英国人,他通晓自己的母语,知道怎么更好地表达。现在出版社用的是一些学外语的中国人来翻译中国文学作品,这个糟糕极了。翻译得不好,就把小说给‘谋杀’了。”这话或许不太好听,但却直指问题所在。 林语堂当年谈到中译英时说道:“译者必须能够彻底消化了心爱的文章,然后夹叙夹议,用自己的创意炮制一番,既能抓住原文的形式和精神,又容易让一般的西洋读者了解。”这句话同样值得当今英译中、汉译民、民译汉的操作者们研习体会。如果没有那种消化和再创作的能力,译文一定是败笔。林语堂翻译老子的著作,正是凭着深厚的国学功底和对道家哲学的研究心得,他地道的英文与其坚持的“传神”翻译标准才能够发挥得淋漓尽致,其译文才如行云流水。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对先秦散文史框架的冲击
- 下一篇:斯科尔斯: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理念是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