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学视点 >

《艳阳天》:鲜为人知的创作历程


    长篇小说《艳阳天》,是浩然在20世纪60年代初创作的影响广泛而长远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北京郊区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艳阳天》的创作,调动了浩然当时的全部生活积累,囊括着人生阅历、艺术修养、文化知识的吸收与占有,以及他对农村发展的基本认识和对农民大众的朴素感情,代表了他那时的思想、艺术的水平和写作的全部力气。“乌云遮不住太阳,真金不怕火炼”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是他对当时中国农村形势的基本认识,这个认识自从产生,终生未曾有过动摇和改变。
    这部被广大读者熟知的著作究竟是如何创作出来,又有着哪些鲜为人知的过程呢?
    初入文坛的浩然,为写出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史诗”式的长篇小说,练好基本功,一连气写了6年短篇,出版了10余本短篇小说集(册),才于1962年开始创作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那时,浩然刚从山东省昌乐县城关公社东村下放劳动回京才一年。在昌乐县的许多经历,对浩然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创作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他深一层地认识了中国,认识了中国农民,认识了文学的使命,使他对农民淳朴、善良、憨直的本性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对农村各种类型的人物在不同境况中,不同的思想心态、行为举止,有了更为深刻的体验和透彻的了解;进一步感受到劳动果实不仅是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也不仅是他们赖以生存下去的物质条件,还饱含着他们对美好未来的希望,有着他人难以理解的深厚感情。在昌乐,浩然获得了《艳阳天》中的许多场景、意境和人物心态的素材,对《艳阳天》的构思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962年底,业余创作的浩然争取到一段较为集中的时间,满怀信心的来到北京作家休养所。始料未及,新的困扰却出现在浩然的面前:中国农村的合作化道路这么长,千头万绪,从何处开始落笔?万语千言,又从哪里说起呢?冥思苦想了两天,不仅没有理出头绪,反而越发的担心这来之不易的时间,就这样一天天地白白溜走;与其这样对着稿纸发呆,不如回去创作短篇。在犹豫不决中,他给朋友王主玉打电话,述说了自己的苦闷。王主玉对浩然说:捋不出头绪就不要硬写,合作化的道路很长,哪一段最感动、写着顺手,你就把哪一段提出来先写。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浩然眼前一亮:素材最感人,写起来最顺手的是在昌乐东村那连阴雨天,发动社员抢晒麦子的场景,就先从这里下笔。当浩然再一次面对稿纸,熟悉的生活情景涌现在眼前,并勾起许多联想,把几年间的素材积累全部调动起来。作品构想、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如同一股旺泉喷涌而出,源源不断地从笔下流泻到稿纸上。浩然拼命地在纸上用笔耕作,几乎到了忘我的地步。他每天写作时间达12小时之多,基本上都以万字以上的速度进行,最多的一天完成了1.8万字。
    随着小说的写作进程,构思中原拟的几个人物没有写进去,倒写出了几个临时“跳”出来的人物。浩然的情绪高涨,而且越写越高,他充满信心,要把这部作品创作为第一流的长篇小说。
    1963年1月9日,浩然完成了小说第一卷的起草工作,从动笔到草出,历时13天。
    1月15日开始,浩然对小说草稿进行抄改,增添了一些内容,到4月5日,正式地脱出第一稿,交到了作家出版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