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作家印象 >

杨红樱:在作品中写出孩子成长的力量


    
    杨红樱,童书作家,笔耕20余年,作品在中国累计销售逾2亿册,并被翻译为英、法、德、日、阿拉伯等多种语言在全球发行;曾获“冰心儿童文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世界版权作品金奖”等,2014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淘气包马小跳、疯丫头杜真子,有思想的笑猫……每翻开一本书,便走入了一个现实与想象兼备的童话世界。无论是成长的小朋友,还是童心未泯的大孩子,总有一段童年回忆,或多或少会带有杨红樱的书卷印迹。
    从第一篇童话发表至今,恰好是40年。对杨红樱来说,她的创作是与孩子一同成长的。如何用多彩的想象画笔,为儿童搭建纯粹的文学空间,通过故事和人物呈现善意及温暖,是杨红樱的创作信念。6月8日,杨红樱在北京中青大厦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为我们讲述她的创作故事。
    为长大后的“马小跳”们写故事
    记者:您写出了《女生日记》《男生日记》《淘气包马小跳》等脍炙人口的作品,请问您写作的灵感来源于什么?在您的故事中,主人公都有原型吗?
    杨红樱:我的写作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大家有个误区,以为广受喜爱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作品,是我做老师时写成的,其实并不是。而是学生们长大成人,我看见当年的淘气包们,变成青春洋溢的大学生,才开始提笔为他们写故事,一写就是十多年。
    故事当然都有原型,但不是一一对应,而是将男孩子典型特点汇聚到一个马小跳身上。马小跳身边有很多男生女生、父母、老师,都源于我的生活经验。例如,小朋友都喜欢的父亲——马天笑,他有一颗童心,爱和孩子交朋友,原型就是我父亲。我很强调孩子要拥有美好的童年,这需要大人来呵护。
    还有一个人物,《笨女孩安琪儿》里的安琪儿,这个原型是我本人。我小时候就是笨笨的,但身边有老师和大人保护,保存了孩子的天性,拥有天真的童年,所以能够成为今天这样一位作家。我想说的是,有些孩子看起来笨,但能力是想不到的,例如想象力。这些都有赖大人的保护。
    如果凭空编造,故事不从生活中来,人物其实是立不住的。现在的小朋友写作文,会看作文书、上补习班,学用华丽的词藻,精巧的布局,其实没有用。写出来的东西,应该有真实生活的反应,若不是自己的,不从内心出发,就很难打动人。
    记者:您从事过教师职业,是什么促使您走上写作之路?语文教师的工作经历,对您进行创作有哪些助益?
    杨红樱:我小时候的梦想,并不是当作家,而是当老师。1981年我去学校当语文老师,上阅读课。当时,给同学的原创读本很少,别的老师让同学把文学读物带来,自由阅读,自己在上面批课。我就每周写一篇故事,念给他们听,后来我发现,同学们每周都盼望上阅读课,我才知道他们喜欢上了我的故事,从那时起开始创作儿童文学。
    19岁那年,我写下了第一篇科学童话作品《穿救生衣的种子》,至今刚好是40年。而“科学童话”这一概念,直到近几年才受到更多关注。人人熟知的课文《小蝌蚪找妈妈》,就是典型的科学童话。读完这个故事,小朋友也就明白了,蝌蚪如何长大成为青蛙。受到这篇课文的启发,我模仿创作出《穿救生衣的种子》。写的是水里植物的种子,例如莲蓬、莲花,他们种子的传播过程,利用泡沫一般的“救生衣”,完成水上漂的任务。
    在创作初期,我写的全是科学童话,大概写了上百个小短篇,很锻炼人。在这个过程中,文笔和知识储备、构建故事和语言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就我的创作而言,当老师的经历是绝对不能没有的。如果没有,我就不会为孩子写作,就不会成为最初的科学童话作家,也不会遇到马小跳这样的学生,不会写他们写了20多年。
    记者:您曾说“写一个能住进人们心中的孩子,是我作为童书作家的最高追求。”那么您认为,什么样的主人公才能住进孩子心里?他需要具备哪些特点?如何才能对青少年产生正向激励作用?
    杨红樱:我希望有一个孩子,能住进中国孩子的心中。我相信马小跳就住进大家心里了,他是几代孩子难忘的童年回忆。还有《笑猫日记》里,那只有思想的猫。《笑猫日记》是以现实为背景的童话故事,以猫的眼睛看人类世界,真善美,假丑恶,通过他的生花妙笔写出来,小朋友看了能够感同身受。
    儿童阅读有三个需要:想象力、求知欲,心灵成长。孩子爱不爱阅读,读物本身很重要,孩子如果喜欢这本书,就会爱看。如果阅读上有障碍,他们就会觉得,读书不是一件好玩的事,便不会读了。所以我们不能指责孩子不爱读书,而应该想,这本书够不够吸引孩子。
    我当老师给孩子写故事时,马上就能得到这个信息反馈——孩子到底喜不喜欢。如果孩子聚精会神,又哭又笑,说明故事情节很吸引。如果做小动作,一定是不吸引。孩子不喜欢说教,道理应该经由故事传递。
    一个好的故事中,应该有鲜明的形象和人物。以我的作品为例,为什么孩子喜欢马小跳,因为他就是个普通孩子,有优缺点,和大多成长中的孩子一样,不断在进步,每天都有长大的感觉。小读者能够在马小跳身上,找到自己成长的影子,所以认可这个形象。马小跳这个普通小孩的故事,给孩子传递正能量,展现出了成长的力量和自信。
    塑造好的人物和故事,写出孩子爱读的故事,让孩子爱上读书,影响他们健康成长,是一个童书作家基本的责任与担当。而能不能达到创作初衷,是由读者来决定的,童书写作的难度也在这儿。
    做生活的有心人,处处观察、感悟生活,然后用文学的语言记录
    记者:童书作家是一个怎样的职业?除了写作,还要做哪些工作?
    杨红樱:小时候,我对“作家”这个职业没有概念,因为那时读书很少,我读的第一本书是《西游记》连环图。但我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这教会我观察。从二年级坚持到现在,会记下当日的工作、心情、感悟和想法。《淘气包马小跳》《笑猫日记》创作素材就是来源日记。我在成都的家,床下有个巨大的箱子,全是日记本,后来从成都搬到北京,也写了十多本。有一次,我到国外旅行,丢了行李箱,回国第一件事就是买日记本,为了接着记。
    当作家,不用专门做准备,准备就是做生活的有心人,处处观察生活,感悟最重要,然后用文学的语言记录。尤其是给儿童的东西,需要靠故事来传递。让孩子在文学作品里获得心灵成长。童书作家最大的特点,在于他们的读者,是儿童而不是成人。在我心中,儿童的地位是很高的。而儿童看的东西,很大比重是童话,因为儿童是想象力最旺盛的时候,需要有能够满足他们的作品。
    记者:在生活中,您是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的?这与您刻画作品中的人物,是否有一定的联系?儿童文学相比其他文体,难在哪儿?
    杨红樱:儿童文学的读者和成人读者不一样,他们是心智仍在成熟的特殊群体。写儿童文学,要理解他们的阅读心理,让作品起教化作用,引领孩子心灵成长,这需要专业素质。童书写作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至少要懂儿童,懂儿童心理学、教育学。
    按内容,儿童文学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科学童话,另一类是有情感需求的性情童话。两类我都写,特别是有了女儿之后。那时候我想,一个母亲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一个好性格。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我希望她能拥有好性格,为此,我专门给她写了一个童话故事《亲爱的笨笨猪》,这也是我从科学童话写性情童话的转折点。
    笨笨猪长得不漂亮,但性格很好,善良开朗,有许多朋友。我觉得孩子需要有的健全人格,都寄托在笨笨猪身上了。女儿很喜欢笨笨猪,就吸引她读下去。一只并不漂亮的猪,认真做事便能成长。这个故事会慢慢影响她,把笨笨猪放进自己的生活。
    成人在读的文学,作家可以随自己心意表达。但儿童心智还未成熟,作家写的时候,需要照顾到讲故事的节奏、词语及阅读心理。儿童文学看起来门槛很低,但得到孩子发自内心喜欢的作品,还是少数。好的故事,能激起孩子的主动阅读性,翻开第一页,就从头读到尾。如果完全不顾忌读者,会给小孩子制造阅读的障碍,他们会读不懂。
    所以,儿童文学写作专业性很高。要思考合适的节奏和语言,表达的时候要有节制。成人的文学作品,有许多细腻的、文学性强的描写,但放在儿童文学中,会使得节奏太长,反而不合适。
    当然,儿童文学也需要细节,也可以写得精彩,以《淘气包马小跳》和《笑猫日记》为例,里面有许多心理和景物描写,但要把节奏把握好,语言大多是短句,明白轻快。童书作家一定要知道,自己是为哪一个年龄段的儿童写作,要选用适合的语言,把握好孩子能刚好读完一本书的节奏、长度及容量。写得合适,他们就能独立完成读完,并以此培养阅读的自信。
    用手中的笔,记录下和孩子有关的事件
    记者:您的创作跟时代紧紧相连,这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对此,您有着怎样的考量?
    杨红樱:现在为孩子写作的作家,必须用手中的笔,记录下和孩子有关的事件。现在的新冠疫情,我第一时间写下《戴口罩的猫》,通过写全球疫情的故事,表现我们中国是全球疫情防控做得最好的国家。《戴口罩的猫》里有一个童话形象——活了一万年的乌龟。它日行千里,在地球村,游走于东西南北半球。他得出一个结论,他对猫说:“你知不知道,你生活在全世界最安全的国家。”就是指我们中国。后来这句话成为“金句”,放在很多书店的摆台上。
    时代的大事件、特点,都会进入我的作品里。譬如新书《七天七夜》写的是儿童人格。故事讲一个孩子受到冤枉,周围的人如何应对,他自己的心理变化,到最后真相大白。大家都认为中国是最爱孩子的国家,但怎么爱孩子也很重要。这也是针对儿童心理健康的故事,人的一生遇到很多风雨,该怎么面对。故事里的主人公,就是一个心里永远有彩虹,有向日葵的阳光男孩。
    记者:在您眼里,写作的入门门槛高不高?很多青年未来也想成为和您一样优秀的童书作家,能否请您分享一下,从事这个职业有哪些要求或条件?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杨红樱:有很多孩子来信,说自己长大以后,也想成为我这样的作家。创作的门槛或许比较低,但要真正写出小朋友喜欢的作品,依旧很难。
    首先需要坚实的基本功,不要以为写给孩子看,写完就能出版。需要厘清儿童的阅读需求,他们的求知欲,如何让他们开心阅读,同时传递知识。此外,短篇写作要构建故事,锤炼语言,这些都是内功。
    其次,写作的人,面对外部评价,内心要很强大。有些人可能会瞧不起儿童文学,觉得太浅显,这时候需要坚定的信念。作品是写给谁看的,如果是写给孩子看的,他们喜欢阅读就足够了。要学会尊重孩子,充分了解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把孩子装进心中。有时候我甚至会照着镜子,对自己说,你是为孩子写作的人。
    此外,要有思想准备,童书作家的成名很晚,前期需要大量生活经验积累,还要形成自成一统的儿童观、教育观。
    大家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并保持书写的习惯。同时,要有大量的阅读,在阅读中发现什么作品能感动你,再思考为什么能感动你。最后会发现,经过海量的阅读,能够感动你,使你记忆深刻的书其实不多。
    创作不是“有意”的。我在书中写过这样一个故事:杜真子的妈妈,带孩子们一起去野外郊游。遇到一片油菜花,当大家都沉浸在大自然,妈妈却对杜真子说:“你把这个记下来”,反而一下子破坏了想象力和美感。
    最后,我想和有创作理想的青年说:只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有一颗会感动的心,就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作品。心怀孩子,在作品中写出成长的力量,陪伴着他们成长。持这样的信念,才能一直一直地写下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