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文艺 > 少儿 > 作家印象 >

黄蓓佳:写下来是为了记住


    

《叫一声老师》是一部长篇小说。这本书与我前几年的《童眸》《野蜂飞舞》《太平洋,大西洋》不同,前面这几部偏深偏重,对小读者的文学素养和知识储备有一定要求,年龄较小的孩子未必读得明白。而这一部,小学生完全可以读下来,初中生、高中生一样可以读得津津有味,当然,成年人愿意读的话,相信更能够与此书里的故事和人物共情,有更多的感触和感慨。无它,只因为我写的是我小学时代的老师们,是生活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苏中县城里小知识分子的苦乐人生,是他们趣味横生又令人捧腹的点滴日常,是老师和学生在彼此生命里的陪伴和牵绊。这一切一切,我尽可能写得童趣满满而又韵味深长。

关于这本书的灵感来源,如果需要真实坦白的话,起因是我母亲的去世。我的父母都是老师。小时候,看我父母一天十几个小时围着学生们转,心思都在学生身上,对我们姐弟几个漠然到近乎无视,逼得我小小年纪支撑起一大家人的诸多家事,心里便对这个职业完全没有好感。大学毕业时,我发愿说只要不当老师,干什么都行。待到中年之后,同学会、谢师会突然地多了起来,每每看到退休的老师和从前学生间的亲密互动,从前的学生对从前的老师的嘘寒问暖,心中不由慨然,觉得还是当老师最好,身边永远不缺一茬接一茬的年轻人,生活中永远不会寂寞和孤独。

我的父母去世后,我一直想着要为他们写点什么。我已经写了那么多的作品,那么多的人、事情、生活,我也该写写我的父母。但是思来想去,又发现我的父母一生都当老师,全部的时间就是围着他们的学生打转,没有传奇,没有悲惨,更没有惊天动地。那么,我就来写本小说吧,写写我童年时代那些有趣的老师们,用这本小说,纪念我的父母。

书中小城的生活环境是真的,我读书的那个学校是存在的,温馨可爱、书香氤氲的教师大院曾经也有,后来拆除了。小说里林林总总的人物,尤其是那几位特别有趣的老师,在我的脑子里还是大致有一个参照者的,但在创作时,我用了很多夸张、渲染、描述、杂糅、编造的手法。比如爱老师,参照的形象是我的小学音乐老师,她漂亮、活泼、热情、爽朗,她很年轻时就独自抚养三个孩子。岁月和生活的重负从来不曾摧残她的活泼个性,某些方面她算是我小时候仰慕的人生坐标式的人物。

炸肉圆的事情是真事,只不过发生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我的班主任是个老夫子、老学究,过年在家里炸肉圆,试来试去都炸不成形,刚好我去他家送东西,被他一把抓住,戚戚求援。我其实同样没有实战经验,只不过从小看我父亲做饭看多了,一切程序熟记在心,便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戴上围裙,大胆上阵,结果居然一举成功。我把这事移植到了我的小学阶段。小学生炸肉圆和高中生炸肉圆,趣味成分当然大有不同。

“小城数学家”一段,基本虚构,那样出离的人物和故事不太可能在现实中发生。但是,我写这个钱老师的时候,是照着我小学数学老师的外形写的。我记得我那个老师姓刘,农村人,很典型的乡村知识分子的模样,讲课时乡音浓重。事隔五六十年,我印象中还留存着他在讲台上目光闪闪、长发轻甩、把巨大的三角板摁在黑板上嚓嚓画线的潇洒姿态。

所以,这本小说里,有我父母的影子,有我童年的那些老师的影子。我努力把我喜欢的老师写得有趣,让他们个性鲜明,眉眼生动,是活生生地站立在我们之中的一个个“人”。我要感谢他们,在我幼小和羸弱的生命里,留下了那么多浓墨重彩的记忆。我的成长过程中,关键时刻若没有几位老师的提点、鼓励,或说是他们无意识之中的眼神动作的照拂,我肯定不是我今天的样子。

也因为如此,我把这本小说献给我的父亲母亲,以及所有爱过我的,和我爱过的老师们。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