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首页 > 学术理论 > 文艺理论 >

【文萃】刘旭光 | 得意、会心与皆大欢喜:论中国文艺的阐释路径


    看一张中国传统绘画,或者欣赏一首中国古诗,又或者观看一出中国戏曲,如何能获知这些作品在表达什么?对它们的阐释怎样才是恰当的?对它们的欣赏又是如何实现的?中国文化温雅含蓄,风流蕴藉,寓意深远,隐秀两彰,对于中国的艺术来说,怎样的阐释才能算是“得意”,怎样才能在阐释中实现交流与理解,有没有一种阐释的中国路径,唯有通过这种路径,才可能实现有效的阐释?
    一、如何“得意”
    笔者偶然见到署名张大千与他的胞兄张善孖共同创作的一幅扇面。扇面有两面,其中一面的图像是一个传统的仕女图,令人奇怪的是,这个仕女伏在一只老虎身上,这个图像令人不解,而画面的题字是“皆大欢喜”,这更令人莫名其妙。画是兄弟二人合作完成的,张大千善画仕女,张善孖善画虎,兄弟二人把自己最擅长的题材画出来,颇显恭敬,但这个图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面名题为“皆大欢喜”?
    要从“皆大欢喜”入手。“皆大欢喜”一词语出《金刚经·应化非真分》,指众人都很高兴。这层意思在民间美术中成为传达的主题,但民间美术的手段是借弥勒佛这个形象,由于弥勒佛笑口常开,因此应了“欢喜”一词。这个题材大约是绘画者或者送画者祝受画者诸事顺利,喜事临头。问题是,这与我们看到的这张图像有什么关系?笔者偶然知道与弥勒佛相近的还有一位“十八罗汉”中的弥勒尊者,而弥勒尊者又叫作“伏虎罗汉”。“伏虎”这个词出现了!画面上仕女恰恰是“伏”在“虎”上。因此,笔者猜测,画面想要表达的,其实是“伏虎”这个意象,而这个意象可以导向“弥勒尊者”,从弥勒尊者,或许出于讹误,可以联系上弥勒佛,而弥勒佛符号般地代表“皆大欢喜”这层意思。这样一来,“仕女伏虎”这个意象,就通过四次转折,间接地成为表现“皆大欢喜”这层意思的图像。这个解释令人满意,因为每个环节的推衍之间,都有合理而现实的理由。这些理由是这个解释之所以成立的原因。
    就“皆大欢喜”这张画来说,对它的理解不是来自于“效果历史”,对它的理解之所以可能,是因为无论作画者张氏兄弟,还是接受者钱桐先生,他们对于这张画的主旨的认识,都是基于“教化”的,他们是同一套文化符号体系熏陶的结果。文化教养是理解与阐释的前提,而不是人生经验,对于中国的文化传统来说,“学以成人”是一个自然人成为社会人或者文化人的必然路径,理解和阐释是“成人”之后的问题,而成人则意味着“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荀子),只有通过文化培育与滋养出来的“成人”,才能进行文艺的阐释。从“美人伏虎”到“皆大欢喜”这个案例,就生动地说明了阐释的前提,就是在一个文化场域的共同在场——这是中国的文艺阐释独特的地方。
    二、何以“会心”
    张氏兄弟为什么要送一把扇子给钱桐?在扇子的另一面,还有一张画,主题是“山君汲水”,画中有三只虎在河边喝水,虎的母题再次出现了。这张画从符号意义来说,是说钱桐是仁、寿、虎将。此外,在中国的文化符号中,“汲水”这个意象有恭贺发财的意思。显然,张善孖是以其最擅长的绘画题材对钱桐进行礼节上的恭维。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绘画在此不仅仅承担着艺术所承担的审美功能,它实际上承担着一种交际功能,张氏想通过这张画与钱桐交往,他的客气与恭维,别有深意。
    绘画的意图还需要进一步的说明,因此,在画面上出现了题画诗:“梦中得乳感於菟,千载威名震楚都。画里遥看仍故我,问君识得使君无。”对绘画的阐释必须借助于这首诗。诗中“於菟”是楚语里“老虎”的意思,典出《左传》。楚人称虎为“於菟”,也有纪念斗榖於菟名臣的意思。张善孖对“斗榖於菟”这一典故的使用甚妙,既恭维钱氏是有威望之名臣,同时把自己所擅长的“虎”的题材引出,又用虎的意象表达了对于钱氏的恭敬。更为要害的是,画家还在利用这个典故中“有虎乳之”这个事件,这个事件中暗含着报恩的想法。
    从阐释学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奇妙之处。张氏想要表达的意思,和画面之间,有非常远的距离。仅仅看画面,通过西方人所说的技术化地解释绘画的方式——图像学——是不能够说明问题的。在中国的绘画中,图像本身并不是意义的全部载体,有一些图像之外的因素,与图像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响应关系,必须理解这些响应关系。这种关系形成了文本的“言外之意,话外之音”,如何获得这种言外之意和话外之音?只能通过“心会”。
    这样一种“心领神会”,并不是一种神秘主义式的天启或者感应,它本质上是建立在阐释者和作者之间的一种默契,这种默契由四个层面构成:一是同一个文化场域中的共同在场;二是在文化中共通感的培育;三是具体的生活场域中的“同情”,即相同的情感感受;四是阐释者与作者之间的“同德”,即相同的观念或者价值理想。这四个层次在汉语中的表达是:同心同德。这种同心同德才是一切阐释得以可能的前提,在同心同德的情况下,才可能心领神会,而在会心之时,阐释就没有必要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