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的“文学介入观”认为,文学既超越于现实,又服务于现实。作家要面对现实,揭示人所处的环境、所面临的危险,以及改变的可能性。曹无为的长篇小说《老鼻涕》正是这样一种...
初闻此书,我真是既惊喜又担心。国内终于诞生了一本对本世纪首个十年的小说进行系统论述的著作,研究对象与涉及问题“直逼当下”。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文学能否被历史化尚且...
亚历山大·马斯特斯的《倒带人生》讲述的是流浪汉斯图尔特的真实人生,却让人感觉像虚构。我们习惯于区分正常的、不正常的,健康的、不健康的,斯图尔特的人生实在是太不正常...
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迁安文史集萃》是迁安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是一部特色鲜明、特点突出的地域文化丛书。 迁安为“中国轩辕黄帝姓氏文化之乡”。早在李白的《北风行...
◆进入20世纪20年代,科幻小说在美国逐渐发展成“未来史”,再借助期刊和图书业的蓬勃发展,真正造就了大众化的科幻文化氛围。但学术界如何解读科幻文学的创意性,仍然众说纷纭...
作为作家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这是很多读者的疑问,也是众多作家的素材:构思作品、抓住灵感的快乐、对着纸笔却完全写不出一字的痛苦、作品诞生之后的惴惴、对奖项与肯定...
前不久,收到了肖复兴先生寄来的散文集《印第安纳速写》(新华出版社2015年3月版)。刚看到书名时,下意识地认为这或许是一本怡情遣性的旅游指南类的读物。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
获得接力出版社《捣蛋鬼心里的小天使》这部儿童文学作品翻译的邀请时,恰巧自己的孩子正处于心灵的成长期。作为一个母亲,也需要学习各种教育孩子的方法,于是便一边翻译一边...
诗人石英在近著《石英诗歌新作选》中,以诗的形式写的简短前言有句“廉颇老矣,尚能新否”向自己发问。我细读了集子中的百余首短诗之后,觉得可以作出答案,这就是“能新”,...
《创作心理研究》初版于1985年7月。此时国外多种思潮大量涌入,国内文艺界思想活跃,各种能够想到的探索都在进行,但文艺界占据主导地位的,依然是文艺的社会决定论。 在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