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没有文学理论。美国德州大学的顾明栋教授曾撰文介绍,2010年新版《诺顿文论选》为了改变西方中心主义局面,特意邀请他推选一位中国文论家。出于对中国学术...
20世纪被称为文论的世纪。俄罗斯的文学理论家坚持实证的科学精神,在对文学、民俗学、人种学、民族学、文化史诸方面文献资料的挖掘整理、考据论证的基础上,比较研究各民族文...
对西方世界而言,古典中国是与欧洲文明完全不同的异质文化。西方理论家常运用中国古典文化反思自身,于是,中国古典文化便成为欧美文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结构性要素。 与西方思...
内容提要: 在中西诗学文化比较研究中,“道与逻各斯”框架可谓深入人心。但在中国哲学文化中,道与名是悖反共生的,“名”既是一个哲学的、政治的、伦理的概念,也是一个语言...
摘 要: 媒介融合是当代文化实践的显著特征之一。以此为切入点来审视当代文艺传播场域及其纷繁 复杂的媒介化效果,有助于有效解读文艺现象、解决文艺问题,具有十分显著的理论...
建设后工业化时代的香格里拉 ——鲁枢元的生态批评与陶渊明的桃花源精神* 作者:张嘉如(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布鲁克林学院) 译者:张昭希(黄河科技学院生态文化研究中心) 作为...
摘 要: 法国当代哲学家菲利克斯·加塔利提出的“三重生态学”与中国文艺理论家鲁枢元提出的“生态学三分法”皆是“全息”式的生态智慧,二者分别以“横惯性”和“三分法”为方...
前 言 这里是我在2020年撰写、发表的三篇论文,主旨是从生态学的视域对现代文化加以反思,并希望为身陷生态困境的现代人摸索前方的出路。 庚子年被认为凶年,是中国"推背图"式的...
杜亚泉的启蒙理性与生态意识 ——兼及生态时代的东西方文化交流 杜亚泉(1873-1933) 杜亚泉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一位被长期尘封的学者,他不但是一位普及科学、呼吁民主、开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