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网络时代”来称呼我们这个时代,是不为过的。如何看待网络的特性,如何引导以网络为代表的现代文化产业,便成为有识之士和相关文化部门所思考和亟需回答的问题。庹祖海的...
1998年,国内主要媒体首次出现“网络文学”字样,因此,学界习惯将这一年作为中国网络文学起始年。由于网络传播的快捷和阅读的便利,十多年来,文学在民众心目中的影响力迅猛上升...
作者简介: 刘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 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是推动我国文化繁荣发展的综合性示范工程。这项工程从1991年启动以来,在党...
作者简介: 朱志荣,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提要: 美学史研究应该是美学思想史与审美意识史的互补统一,中国审美意识史是中国美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坚实...
作者简介: 王建刚,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内容提要: 研究者通常把“维捷布斯克时期”视作巴赫金的“马克思主义学徒期”。这一时期,巴赫金在整合维谢洛夫斯基的“历史...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成长中的文学样态,因其网上发表的低门槛带来大量文学垃圾而屡遭非议,网络文学大赛是对鱼龙混杂的网络文学作品进行筛选的一种重要途径,近年来网络文学的飞...
顾名思义,“文学群体”指的就是因为共同爱好文学而聚集在一起的人群。时下文学群体发达,网络中有各种各样的文学群体,例如网民依托新浪网、搜狐网等建立的文学博客圈,以及...
作为数字化阅读的主要内容,网络文学在2010年进入平稳发展期,呈现理性化、多样化与精细化趋势,总体创作水准有所提高。早期网络写作的叛逆姿态有所回转,网络作家告别“隐身”写作...
作者简介: 徐岱(1957-),男,山东文登人,浙江大学人文学部主任、“求是特聘教授”,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浙江省美学学会会长,著有《美学新概...
无论人们对红火数年的“青春写作”给予何种评价,有一点共识却是逐渐形成了,即“青春写作”所体现的代际差异,“去意识形态化”,以及青年亚文化的特有风格,在中国大陆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