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移动版

  • 语用学研究:学术创新与文本呈现

    2017-11-16

    【 摘要 】正确理解学术创新的内涵是科研上层次、攀高峰的必要前提。基于语用学研究的示范性讨论表明,学术创新体现为一个或多个维度(涉及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范式、研究方...

  • 潘涌:话语创新催生“思想中国”

    2017-11-16

    【摘要】中共中央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目标出发,空前重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话语创新。话语创新必将催生一个全面、高度、和谐发展的"思想中国"。作为观念形态的"思想...

  • 毛延生/黄睿:网络语言学研究需要“语用学转向”

    2017-11-16

    半数以上中国居民已经成为网民,网络自然成为现代国人日常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地,以网络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网络语言学则为语言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2016年8月,...

  • “反实式”研究的语用路径

    2017-11-16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内曼和他的同事特维斯基在1982年发表的一篇名为“模拟式启发”的论文中首次提出“反事实思维”,意指个体在心理上对已发生的事件进行...

  • 日汉道歉语的语用化发展对比研究

    2017-11-16

    摘要:本文通过考察日汉道歉语的语用功能并探讨其演变的内在机制,论证了道歉语衍生的特定语用功能实质上是话语的语用化发展,日汉两语在该过程中既有交集也有各自不同的轨迹:两...

  • 乐耀:互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会话交际的基本单位

    2017-11-16

    【 摘 要】 会话交际基本单位的研究是互动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从Sacks等(1974)算起至今已经40多年。文章首先介绍了互动语言学研究范式的背景、该课题研究的重要性;然后...

  • [摘编]乐耀:汉语会话交际中的指称调节 窄指和宽指的表现

    2017-11-16

    原文作者: 乐耀,男,1982年生,2011年获北京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学位。目前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句法语义研究室副研究员(资格)。研究兴趣:汉语互动语言学...

  • 基于反应时的第二语言学习者语用负迁移

    2017-11-16

    摘要:长期以来,第二语言学习者语用负迁移现象得到了国内外诸多学者的重视,并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和讨论。从学习者本身的认知心理出发,以高校英语专业一年级60名学生...

  • [摘编]陈国华:格莱斯会话隐涵理论的哲学背景与发展脉络

    2017-11-16

    原文作者: 陈国华,男,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教授,研究兴趣为语言学理论、英汉对比与翻译、双语辞典学。 原文标题: 《格莱斯会话隐涵理论的哲学背景与...

  • 转喻回指照应的认知语用阐释

    2017-11-16

    【摘要】回指在传统上被认为是建立在语言表层上的互指关系,但转喻回指往往涉及一种没有明确先行项的深层回指。深层回指由语用因素控制,且须从认知角度来解释。在认知语用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