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河 ,男,原名陈小卫,生于浙江温州。1994年出国,在阿尔巴尼亚经营药品生意。1999年移民加拿大,定居多伦多。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黑白电影里的城市》《夜巡》《西尼罗症》《我是一只小小鸟》《南方兵营》《猹》《义乌之囚》等,长篇小说《红白黑》《沙捞越战事》《布偶》《米罗山营地》《在暗夜中欢笑》《甲骨时光》《外苏河之战》《误入孤城》,曾获首届咖啡馆短篇小说奖、第一届郁达夫小说奖、《小说月报》第十四届百花奖、第二届华侨文学最佳主体作品奖、《人民文学》中篇小说奖、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提名奖、第四届华侨华人中山杯文学奖大奖。 2023-6《收获》刊载陈河中篇《香榭坊巡逻队》 中篇小说《香榭坊巡逻队》(陈河) 多伦多,华人聚居的香榭坊小区频繁发生入室盗窃案。区内的华人居民自发组织巡逻队自卫,却发现这套方法处处碰壁。联防巡逻使得华人社区有了乌托邦的意味,《地道战》《国际歌》仍然还是他们的符号。在一连串与入侵者的抗衡之后,最终出现了一次场面盛大的抓捕行动。此时,小说的主人公则进入到了一个虚拟的险境之中,时间在这里实现了不可思议的绽放,在一场让人心碎的爱情中结束。 文化冲突与精神创伤 ——关于陈河中篇小说《香榭坊巡逻队》 王春林 肯定与作家陈河自己在异国他乡加拿大的生活体验有关,中篇小说《香榭坊巡逻队》(载《收获》2023年第6期)的故事背景不仅依然被设定在了加拿大的多伦多,而且就其主题表达而言,恐怕也只有设定这样的一种故事背景方才算得上有效。所谓“香榭坊”,是多伦多一个华人聚居较多的社区。而“巡逻队”,则是指由于香榭坊社区不仅一再发生盗窃案,而且被盗的对象有很多都是华人,所以香榭坊的那些华人们为了自保的缘故,便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一支旨在有效防盗的巡逻队。从根本上说,正是巡逻队的成立以及她成立后的巡逻活动,才进一步引出了作家陈河对文化冲突和精神创伤的深度透视与表现。 香榭坊社区的华人们,之所以要自发成立巡逻队,主要原因在于加拿大对盗窃罪的惩罚不力:“目前活跃在多伦多的一批窃贼主要来自南美。窃贼只要弄到一本墨西哥护照,就可以免签证进入加拿大。他们进来后有组织地进行盗窃,即使被抓住了也很从容。加拿大对盗窃罪惩罚力度很小,疑犯被指控后往往能与检察官达成认罪协议,坐免费飞机回到老家。就算被判有罪入狱,刑期也只有短短三个月。他们一旦获释,又可以重新上街重复作案。”大约正因为如此,所以香榭坊社区的盗窃案才会形成防不胜防的状况。但出乎于包括文本中的视角性人物庄德礼在内的所有华人意料之外的一点是,他们自发组织的这种巡逻活动,竟然会引发出一场激烈的文化冲突。那一次,巡逻队在发现有窃贼正在进入一个名叫李来仁的华人武术教练家的后院之后,第一时间就把电话打给了正在授徒的李来仁。李来仁得讯后,带着一众弟子极速赶回家中。结果,两个贼人望风而逃,一个贼人被当场擒拿。紧接着的情况是:“这边他马上给911打电话报警,英语不好,半天都说不清情况。贼人想逃,他不能放他走,得把两万现金拿回来才行。”为了能够拿回已经被盗走的两万现金,李来仁便自作主张地控制住了贼人:“李来仁苦苦等着警察过来。他不能把贼人放掉,要不然他那两万加元就没办法追回了,他也不能老是让徒弟按着那家伙,就用绳子把他捆起来,绑在花园里的大树上。”然而,等到警察到来的时候,李来仁他们方才搞明白,警察之所以会很快赶来,“不是因为入室盗窃,是为邻居报警李来仁私自拘禁贼人。”就这样,明明是盗贼入室抢劫,到最后却变成了李来仁触犯刑律:“但几天下来,案件大反转,贼人被保释了,案件转向了李来仁私自拘禁入屋贼人的捆绑行为,触犯了刑法。警察逮捕了李来仁,四十八小时后由家人缴付一万加元保释金才出来。”更严重的一种结果,竟然是香榭坊巡逻队的被彻底禁止:“由此连带的后果是,在法庭审理中,法官发现香榭坊巡逻队使用了空中航拍无人机,自装了街道监控摄像镜头,还使用了人脸识别技术。法官为此大怒,宣布这些行为侵犯隐私权,严重违法。香榭坊巡逻队被勒令立即解散。”这里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是,同样的事情假若发生在中国,那结果可能大相径庭。由此所见出的,才是中国和加拿大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由这种文化差异所进一步导致的尖锐文化冲突。 多少有点出乎庄德礼预料之外的是,似乎早已对男女情事心如死灰了的他(“作为一个成功的高科技人士,身边不断会有优秀女生对他示好,外遇机会很多。但他记住一句话:麻烦事的代价是来得便宜,去得昂贵”),竟然在积极组建并参与巡逻队的过程中,和一位华人女性发生了一场艳遇。这位开着一辆大G车的华人女性,名叫南懿,一个人常年在多伦多陪伴着自己的儿子。她那满门心思都扑在国内事业上的老公,每年只会到多伦多来居住一个月时间。由于他们两位都属于俄罗斯文学的爱好者,并且还可以就《日瓦戈医生》中的若干细节展开深度对话,虽然只是萍水相逢,但他们两位却很快就情投意合。正因为如此,南懿才会主动发出邀请:“‘你常来坐坐吧,随时都可以的。’南懿说,眼神意味深长。这一天什么都没有发生,但实际上该发生的已经发生。”果不其然,没过了多长时间,利用一次华人聚集在南懿家开派对的机会,庄德礼和南懿便顺理成章地成就了一番好事:“她和庄德礼进来之后,墙壁就合上了。一切都已水到渠成……” 然而,就在他们俩两情相悦之后没多久,由于窃贼进入了西林街150号的那所大宅,而那所大宅主人的儿子是国会议员,所以便有大批警察出动追捕。追捕过程中,竟然有一位身手敏捷的窃贼不仅闯入到南懿母子所居住的那个被叫做“城堡”的院子里,而且还手持枪械把南懿劫持为人质。尽管庄德礼在发现或者说意识到南懿被劫持的情况下,曾经做过了相应的诸多努力,但最终的结果,也只不过是利用高科技手段清晰地看到了南懿被劫持后的现场状况:“系统采用夜视镜像,画面基本是黑白的,这让他看着南懿的时候有不真实感,像是看一场久远的电影。她像《卡萨布兰卡》里的英格丽·褒曼,面对着德国军官,眼神里流露出一丝恐惧;她也有点像《宁死不屈》里的女游击队员米拉,神情坚毅又坚定。”甚至于,在某一个刹那,“庄德礼发现南懿的眼睛在和自己对视!”虽然说到最后由于警察的努力,被劫持为人质的南懿得到了成功的解救,但她却不仅从此彻底离开了香榭坊社区,离开了那个“城堡”,而且精神还遭受了严重的创伤:“一位白人女记者独家采访了刚被解救出来的南懿,她的精神状态很不稳定,一直在哭泣。她说到在被解救之前的一分钟,看到了一个头戴中世纪骑士头盔的人出现在屋内,她相信他是来救她的,之后劫匪就中枪死去,她得救了。报纸的女记者引用了她的这段话,指出这是心理创伤造成的谵妄。”但其实,也只有庄德礼才知道,女记者所强调的那种“谵妄”,其实并非是南懿臆想状态中的“谵妄”。这一细节所凸显出的,既是曾经一度被当作人质劫持的南懿的精神创伤,也更是一直到过了很长时间之后仍然忘不掉南懿的庄德礼的精神创伤。 2023年12月8日晚18时40分许 完稿于汾西寓所 王春林,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委员,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第八、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委,第五、六、七届鲁迅文学奖评委,中国小说排行榜评委,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有相关著述若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