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海边三部曲的远方秘语 ,魔法漂泊者的文学抵达 ——读孙频小说集《海边魔术师》

http://www.newdu.com 2023-06-13 收获(微信公众号) 冀宏伟 参加讨论

    关键词:《海边魔术师》
    

读孙频的《海边魔术师》,从陆地到海洋,从北方到南方,从隐匿到寻找,一种罕见的精神之旅弥漫着魔法与梦幻的色彩,而寻找来处发现去处的秘密穿越,又给人一种陌生的海洋文学的抵达。一个北方人对海洋文化的书写,体现出孙频在对人文关怀和精神追索持续发力的同时,创作视野和精神格局愈发宏大辽阔,文气丰沛,游刃有余。

《海边魔术师》(2023年4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是由《海边魔术师》《海鸥骑士》《落日珊瑚》三部中篇小说组成的海边三部曲,是人对海洋的致敬与回溯,也令时间和秘密一齐染上了幻影的光辉。文学是作家站立的大地,海洋则是人类最早的故乡,三篇小说的艺术视角均辐射到现代与蛮荒,海洋文明与陆地文明之间的交织碰撞。当文明的进程与隐秘的伤痛汹涌而至之时,不论是海边的木瓜镇还是疍家村,不论是魔术师刘小飞还是水手父亲,魔法与现实互为镜像,将时间嬗变之中所有或梦幻或清晰的物事、人事、故事,都幻化成苍茫大海上的谜。

一、《海边魔术师》:多重跨度里的魔法救赎与情感修复

《海边魔术师》是一部置身于海陆交界处的慈悲之作、寻找之作。母亲的早逝,罹患绝症的父亲做最后的等待,幻想着能见儿子最后一面,在木瓜镇梅姐的亲人墓群里,生与死正相互穿梭往来,北方饺子馆中破产的房地产商,正经历着身体的隐匿与精神的逃逸。刘小飞因爱而偷窃,因偷窃而失踪,最后用魔术让自己凭空消失,自己把自己变没了,以此来惩罚和救赎自己。小说以“我”和父亲从北到南,从陆地到海边寻找“魔术师”刘小飞为视角,以四种跨度的艺术形式展开了一条寻找与发现之旅。

一是角色跨度。孙频在《海边魔术师》表现的哥哥刘小飞经历了从“魔术师”到“盗窃者”到“流浪者”的角色嬗变过程,这是一个爱的救赎过程,为了爱,刘小飞选择魔术,以偷窃来弥补缺失母爱的妹妹。人物角色的转换在呈现爱的救赎的同时,也使作品的艺术呈现出带有魔法色彩的求变创新。

二是时间跨度。从“我”六岁到“我”成年后寻觅哥哥的下落,这样漫长的时间跨度足以容纳太多的悲欢离合。而在这些漫长的回忆里,时间的跨度始终贯穿在爱的救赎之旅中,以时间跨度带动回忆,又以回忆牵引爱,让时间、回忆、爱三者同频共振,结伴而行。

三是地理跨度。从北方到大陆最南端的地理跨度,尤其是对充满异域风情的海边小镇的描述,是作家开垦出的一片文学新大陆。“路两旁除了菠萝蜜,还有椰子树、木棉树、龙眼树、芒果树、木瓜树,还有两棵极高大的树,巨型叶子形同小伞,像从巨人国里跑出来的。下车问了个当地人才知道,原来是面包树。简直像走进了童话里。”这些近乎夸张变形的地域描述,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地理意义上的描述,而是带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意审美。 小说以地理跨度,通过展示刘小飞信中的童话世界,表现了远方与大海对刘小飞、“我”和父亲,在现实处境里所遭遇的伤害的心灵修复。从这种意义上讲,《海边魔术师》是一部以魔法性、灵性、诗性为底色,寄托着《以鸟兽之名》《天物墟》《骑白马者》中的精神脉络,回归灵魂故乡,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向往。

刘小飞集魔术师、行窃者、流浪者、乌托邦建造者于一身,通过陆地、海洋、远方、自我放逐、自我消失等,折射出的是一个人的精神史,是一种邀约与赴约,是一种理想主义的逆行。 刘小飞这个人物角色的塑造,在某种意义上,何尝不是对应着孙频对写作怀有的一种酒神精神,甚至刘小飞的魔术师角色,也是孙频留给自己以及对文学的皈依与写照。就像莫言说过一段话:“其实每一部小说都是为作家自己写的,每一部小说里面都会有作家自己。每一个作家都会不可避免地把作家自己的思考思想,生活经验经历,直接或者间接写到小说里面去,小说里所有的人物都有‘我’,用辩证法来讲就是,既是‘我’又不是‘我’,写‘我’也写他人。”

二、《海鸥骑士》:海人的殉葬艺术与船精的灵魂漂泊

如果说孙频的《海边魔术师》是一部伫立在海边的面朝大海之书,那么《海鸥骑士》则是彻底融入大海,在大海心脏处书写的一部人与海,人与船,人与孤独,人与时间的海洋之书。在小说当中,海之子、船之子、风之子、船精、海人、海醉、海难、海上骑士、海上隐士、海上艺术家并存,自由与信仰共情,人与海不分,人与船同生共死。跳海的父亲,犹如某种神秘的隐遁,而留下来的海员日志和画册则是关于大海的秘语。船长、阿光、阿福对父亲跳海不同角度的讲述,则更像保守着大海的秘密。

《海鸥骑士》中反复提到父亲在家书里写到的一句话:“走到大西洋的时候,我忽然觉得这条船对我很好。”这句话透出一种诡异的温柔,也泄露出人与船的对话与秘语。父子两代水手或环球远洋,或往返海峡,“我”作为父亲的接班人,从陆地艺术家到长发水手,从海上船员到海上艺术家,从留长发到剃光头,不啻是身份与尊严的断裂与捍卫。欧里庇得斯说:“大海能冲刷掉人类的污垢。”气象万千的大海,波诡云翳的远洋、生死未卜的秘密,鲜为人知的海上传奇,共同构筑起悲悯苍茫的海洋文学。《海鸥骑士》借父亲突然跳海失踪为缘由,“我”锲而不舍地寻找真相,又通过众人的描述,以及父亲留下来的三本海员日志,在一明一暗两条线索中延伸出两种表现结构,最终呈现出“海鸥骑士”的精神世界。在《海鸥骑士》中,魔幻的神秘色彩从传说走进了现实,就像船可以从大海驶入天空,而幽灵趁着水手睡着的时候,可以替水手开船远航。

父亲究竟是勇敢的海鸥骑士还是孤寂的海上隐士,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小说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阿福留下的那行红字“我来过,我走了”,船长的“海上骑士嘛,能永远留在大海上也挺好的”也许就是最好的回答。以四两拨千斤的文字力量,把所有的情感力量都凝聚在高度集中的文字闪电里,在一个瞬间照亮读者,这是孙频最擅长也最能体现其写作才情的地方。

《海鸥骑士》以海上艺术家的画笔,恍如隔世的幻影,描绘了一幅关于时间、日志和秘密的画卷。以深沉低婉,悲壮苍茫的气韵,演绎出关于信仰的海上交响乐。“据说海上其实流浪着很多幽灵,只是人的肉眼看不到它们,都是那些死在海难中的船员所化,死后仍不舍得离开自己的船,于是一路漂洋过海地寻找过来。”这里的幽灵其实是一种海人的精神寄托,已超越了生死界限,无限地扩大和延续着海人们的生命长度,就像“我”接替父亲成为一名船员,其实是延续了父亲的船员生涯,同时也拓展了小说的艺术空间和思想维度,于亦真亦幻之间完成了一种带有魔幻色彩的书写。而这些幽灵正是《海鸥骑士》中的人与船之间生死与共的见证者。

大海上每一个殉葬的生命都会成为一个幽灵,而每一次殉葬都可视为是一种艺术。殉葬、幽灵与艺术的交错相融,标志着孙频的创作正向着更陌生更未知的海洋版图扩展,而《海鸥骑士》中对生与死,人与船,人与海的探索,则升华到一种审美的境地,使海洋文学在此呈现出一种神性、诗性、魔性相交融的特殊魅力。“使看不见的看见,使遗忘的抵抗遗忘”文学的意义大抵如此,《海鸥骑士》使读者看见了另一个神秘的海上艺术世界。

三、《落日珊瑚》:在暗处生发艺术的乌托邦之花

宛若一次出发之后的回归之旅,《落日珊瑚》再次聚焦到大陆最南端的木瓜镇,看似依然是南国热带风情画卷,实则是关于人与植物,时间与孤独,关于文明冲突的变奏曲。木瓜镇展现出南方奇异的生命魅力和万物有灵的信仰,植物的王国,花朵的盛宴,艺术的狂欢融于一体,野趣横生、缤纷绚烂。在这里,看云、听风、看珊瑚、看晚霞、观雷电,月光可以勾出花魂,生长着优美到吸附一切的花朵,主人公阿梁用死去的小鸟为植物招魂,收集植物的精魂,使花魂转世投胎,化作异香,植物和动物相互变形,侏罗纪时代和现代相互交错,殊不知这一切的深处却藏着一个不可告人的惊天秘密,落日珊瑚既优美又邪恶,像黑洞吸纳一切。

从上个世纪近四十多年的木瓜镇历史变迁,到“我”在城市十二年的漂泊打拼,从象征着神和精灵的外婆,到忘记时间,被囚禁在灯塔里的艺术家,木瓜镇的高更,在花朵盛开与凋谢之间,感受时间的加速转动,时间的流逝无处不在。时间把有形之物变成无形之物,也把无形之物变成有形之物。充满了魔法的时间无声地庆祝自己战胜了一切。正如孙频所说:“经历人生不同的阶段,会体验到不同的时间密度,这密度不同的时间又会产生流动性,从而形成更奇幻更景深的空间。”

“我”帮舅舅打理的珊瑚民宿,阿梁的树屋、花屋、盆景、香料屋、巴别塔,是一个出去又回来的人与一个从来没有离开过的人之间的较量,是浪漫隐士与现实生存的较量,是诗意栖居与物质获取的较量,也是现代文明与童话自然的较量,说到底还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较量。

孤独的浪漫主义英雄与大陆边缘的逸人隐士,建造着乌托邦式的巴别塔。《落日珊瑚》呈现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海洋、陆地、植物融为一体的和谐世界以及一个复杂纠缠的现实世界。“食物是大地长出来的诗”这样诗意盎然的普通话 出自渔民舅舅的嘴里,本身就令人怀疑。就像阿梁的那些花屋、树屋、香料屋,由于太美了,反而使人产生了一种不真实的虚幻之感。小说由此开始有意制造破绽与漏洞,随着红树林深处的隐匿暴露,盛放秘密的魔盒终于被“我”打开,舅舅的珊瑚民宿以及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正是来自木瓜镇艺术家的幕后指点。小说也由此上升到了哲学思考的高度,而“我”与阿梁之间的较量也变成了一种邪恶与温柔的对峙。

孙频充沛的想象力令人惊心动魄,其笔下带有魔法性的海洋文学也使人难以释怀。无论是《海边魔术师》中的“寻找”,还是《海鸥骑士》中的“辨认”,以及《落日珊瑚》中的“回归”,三篇小说均映射着人的重建,人的思考,人的信念和人的存在。从以《疼》《盐》《裂》为代表的 “女性系列 ”,到以《以鸟兽之名》《天物墟》《骑白马者》为代表的“山林系列”,到新作《海边魔术师》《海鸥骑士》《落日珊瑚》为代表的“海边系列”,可以看到一个求新求变的孙频,其创作资源如魔法一般丰富,而写作视野又如大海一般开阔辽远,对她接下来的创作我们都不得而知,同时又期待着更大的惊喜莅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