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打开华文文学研究的边界

http://www.newdu.com 2023-06-02 文艺报 刘小新陈美霞 参加讨论

    关键词:华文文学
    

作为一门与改革开放同期起步的学科,华文文学研究具有开放性、多元性的特质。走过四十余年的历史,祖国大陆华文文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华文文学研究具有鲜明的现实品格,除了讨论形式诗学与审美结构,华文文学研究应该打开边界,更好地回应新时代学术发展趋势。

首先,华文文学研究应该打破固有思维模式,重视文本的历史文化维度,拓宽文本形式边界。世界华文文学的“文本”不应局限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文本,应该涵括进华人歌谣等等不同形式的艺术文本。华文文学的文本价值是多层面的,除了从修辞角度的文学文本解读,还具有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闽台民间《过番歌》与美国《埃仑诗集》等早期华人移民歌谣未必具有精致的文学形式与审美价值,但其凝结着华人移民海外的艰辛历程与华人族群摆荡于祖国与移居国的身份两难。刘登翰通过民间口头形态文字形式《过番歌》的辑录、研究,并参照对读知识分子关于“过番”的书写,重绘出东南沿海民众早期移民海外的民间记忆与跨域经验,开启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批评空间。刘登翰关于《过番歌》文本的辑录、考证与诠释是拓展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边界的典型个案。这项研究与有关学者对美国“天使岛诗歌”的整理、阐释有着相类似的学术意义。“天使岛诗歌”是华人移民登陆美国天使岛被拘禁期间的血泪表达,是具有史诗性质的心灵抒写。诚如单德兴所言:“天使岛及《埃仑诗集》一方面印证了‘当时典型的华裔美国经验’,另一方面也成为‘记忆场域’。”《埃仑诗集》的整理出版及进入文学史,是早期华人移民海外艰难历程及其美国经验积淀为历史记忆的重要象征。相应的,华人美术、华人音乐、华语电影等等作为一种特殊文本形式,亦是华人生活经验与族群记忆的重要表征。这些广泛意义上的文本形式,是华人移民海外的生命经验与身份焦虑的铭刻。华人双重跨域的生命历程,历经从华侨到华人再到华裔的历史转变与身份认同,不同文艺形式对此都有所反映。华文文学研究者应该跳脱纯文学概念,以不同形式文本解读华人族群的生命体验与文化记忆,呈现海外华人本土化与身份转换中的精神流变。毋庸置疑,文学性文本是留存华人华侨生命经验与历史记忆的主要形式,但我们不应忽略与华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其他文本形式。华文文学具有融汇中外文化的特质,文本承载着丰富的社会信息。华文文学研究应该建立宽阔的“社会文本”概念。海外华人关于自身亲历的仪式庆典、宗教祭祀、华文教育等等的书写都是广义的“华人社会文本”,涵盖着精彩纷呈的社会文化现象。以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为例,东南亚华文教育运动对深入理解华人文化处境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深入了解东南亚文教历史才能有效深入地讨论东南亚文学文本。

其次,华文文学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文”的概念内涵与外延,广泛纳入档案、书信、日记、族谱、侨批等具有较强现实功能的文本形式,打破应用文本与审美文本的边界。日记是呈现海外华人生活样态与精神面貌的重要载体,也是呈现历史记忆与时代印痕的重要媒介,有助于了解华人移民海外、融入当地生活的艰难历程。作家书信对理解作家人际网络与写作周边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具有史料价值,也可见出作家性情及文学生产、传播语境。袁勇麟以作家书信集《这情感仍会在你心中流动》为例,指出华文作家“书信文化”是文学史的另一种呈现。福建方言、潮汕方言中“批”指的是“信”,侨批是指华侨以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家人的汇款暨信件,是融合信、汇的特殊邮传媒介,广泛存在闽粤侨乡。侨批是华侨移民海外的创业史、移民史的重要表征,是海外华人家国情怀的集中体现。侨批不仅仅是具有社会文献价值,也具有丰富的故事性与文化内涵。侨批及其书信故事是海外华侨移居地与祖国之间跨域生活经验的重要表征,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可以利用当前侨批数据库等时代技术优势,丰富研究的层次性与深入性。易言之,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可以超脱审美文本范畴,对具有现实效用的文本形式,以文本解读方式进行文化史性质的阐释。

再次,华文文学有着双重跨域、文明杂糅的审美形式,研究者应该重视其文化政治维度。华文文学不只是具有审美价值,双重跨域的经验书写使其对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与人类命运体构建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文明互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时代语境中,世界华文文学双重经验的跨越书写,有着表征文化政治的天然优势。华文文学创作主体文化身份有着二元性乃至多元性特征,我们应打开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边界,应该积极借鉴中外理论成果,在更加开阔的社会科学视域中重审华人文学书写。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可以结合形式诗学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以华人表征文化、表征政治、表征实践为观照对象,构建开放的文本概念,消解文学与非文学文本之间的隐蔽区隔。除了新批评与结构主义理论借用之外,我们可以借鉴赛义德《世界、文本、批评家》中的概念,重视华文文学的脉络化与“世界性”/“在世性”解读,摒除纯文学或纯美学问题,从错综复杂的历史场景与现实政治之中认识华人问题。海外华文文学积累了不少具有历史勇气与人文政治关怀的文本,例如马来西亚华人作家的“马共”书写等等。马华作家的“马共”书写不仅是马来西亚华人族群重要的历史记忆,也是国际左翼政治运动东南亚实践的文学呈现。也就是说,政治、经济与美学,族群、性别与阶级形成的复杂交错的现实网络以及国际政治关系的风云变幻,构成了华人文本的历史场景,而非以历史为“背景”。回到文本生产与传播的历史场景是深入理解与阐释华人文本的有效路径。作为不同文化主体间性中的华人文本,对“中心”和“边缘”有着高度敏感,其对西方中心主义和某一民族中心主义美学标准概念的挑战,有助于增强主流审美形式丰富性与多元性。以东南亚文学为例,如吴岸的诗歌、方修的文学史、小黑的南洋反思叙事,以及那些隐晦的现代主义者或者“解构与遁逃”的后现代主义者,都以某种形式传达出丰富信息。我们既要关注华文文学研究中“传统与现代”、“中国与海外”的融合,也不应轻易忽略海外华人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的生命张力。如此,有助于研究者更全面呈现华人生存样貌及文明交流互鉴的情态,亦有助于提升华文文学批评的力度。总之,除了文本形式,世界华文文学研究者要敢于触碰华人文本与社会历史等的隐蔽结构关系。

(刘小新系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美霞系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