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我国重大基础性学术文化项目《儒藏》取得重要成果

http://www.newdu.com 2023-04-24 国学网 newdu 参加讨论

    《儒藏》“精华编”主体部分完成
    本报北京4月21日电(记者晋浩天)“三藏添新典 时中协太和——《儒藏》‘精华编’成果展”21日在北京大学举行。据北京大学副校长、《儒藏》工程首席专家王博介绍,目前《儒藏》“精华编”中国部分510种、282册已全部整理完成,收录了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儒学文献,近两亿字,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精华编”数据库也已试运行上线。“这标志着《儒藏》‘精华编’主体部分顺利完成,《儒藏》工程整体上转入一个新的阶段。”王博说。
    记者了解到,《儒藏》工程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系统整理海内外儒学典籍的基础文化工程,也是在现代技术和学术标准之下,将儒家传世文献与出土简帛文献、域外文献萃为一编的一次重大学术实践。该工程计划对海内外3000多种儒学典籍文献进行全面整理。为此,在《儒藏》“精华编”阶段,北大邀集海内外近百所高校与研究机构的400多位专家学者开展联合攻关研究。
    《儒藏》“精华编”中国部分收录了中国的儒学传世文献458种、出土文献52种。同时,韩国、日本、越南部分的编纂工作也分别在推进。此外,“精华编”单行本也将在今明两年完成出版。此次展览展出儒藏“精华编”中国部分282册以及40余幅图片。
    2003年底,“《儒藏》编纂与研究”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在教育部立项,北大教授汤一介任项目首席专家。2004年,“《儒藏》精华本”列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4年度重大项目。同年,北京大学成立《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负责组织实施《儒藏》编纂工作。
    编纂工程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儒藏》“精华编”收录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儒学文献510种以及韩、日、越三国历史上用汉文著述的儒学文献160种,编为339册。第二阶段《儒藏》全本计划收书3000余种(含“精华编”),约10亿~12亿字,将以中国丰富的儒学典籍文献为基础,基本囊括中、韩、日、越四国历史上有价值的儒学文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