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生活之门”与“可能之镜”——读《燕南园的星空——北京大学女诗人诗选》

http://www.newdu.com 2023-01-04 大隐书局(微信公众号) 陈均 参加讨论

    从《诗刊》策划2022年3月上半月刊“北大女诗人专辑”,到李少君主编的《燕南园的星空——北京大学女诗人诗选》面世,这座如周瓒所言的“烟云中”变幻不定的“房屋”开始聚拢而且下沉,获得了一种渐趋稳定的文本形态。它正在成为一个起点,一方面吸纳过往,另一方面展现未来,成为中国新诗里一种新近被构建、被发明出来的“小传统”。
    书名“燕南园的星空”恰好隐喻了这样的一条脉络,因为新诗史里第一位走红的女诗人曾经居住在燕南园66号,她就是以《繁星》《春水》风靡中国的冰心。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归国后也在燕京大学任教,据说是她第一个购买小船在尚未命名之时的未名湖水域游嬉,未名湖南岸山坡上的“临湖轩”也是出自她的命名,她与吴文藻在此举行婚礼。而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翻译艾略特《荒原》、影响一时的赵萝蕤则是住在燕东园,与居住在未名湖北岸四斋的陈梦家常相往来,行迹亦留在朗润园、燕南园与未名湖。燕京大学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里消失了,但是它仍然以燕南园、静园、未名湖等燕园胜景的记忆长久留存在进驻的北京大学的生活史与精神史里。
    “北京大学女诗人”这一群体意味着“北大诗歌”与“女性诗歌”这两种当代诗的亚传统的合流,如果可以再加上“燕南园”这一象征所接续的燕京大学诗歌记忆,似乎就能够翻转为新的诗歌风景,不仅凸显和发现了“北大诗歌”里的异样因素,也可以探讨“女性诗歌”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向,并勾勒一种新的诗歌地图。
    《诗选》里诸多诗作的总体面貌和突出特征是“近取诸物”,周瓒在观察 “北大女诗人专辑”时认为 “融汇了观察、沉思、叙事与记录等方式的生命想象的创造”。此处可以更进一步描述,这些作品的写作方式从观察、沉思、叙事、记录到想象与创造,其书写对象往往大多是由北大校园生活以及以这些经验为底色且浸染其中的社会生活与想象,从而创造了一个多维度且高浓度的“诗歌时空”,仿佛是推开了一个“虫洞”般的“生活之门”。就如谢笠知在《短歌》里所写,“你仍然相信有扇门/一旦打开,群山就会奔腾而至。/这不是意象,而是创造/赋予的某种生活。”
    虽然同是对生活经验的书写与挖掘,但是由于习诗的源泉与资源不同,叙事也在不同层面上进行,因此整部诗选通观下来,仍然可见纷繁复杂的局面。本文暂且将之划分为三个层面:
    其一、对生活的沉思、哲思与反思。在新诗史里,陈敬容、郑敏等女诗人都是此类诗歌写作的高手。在诗选里,秦立彦、顾春芳、夏露等诗人展示了这一倾向,如秦立彦“我们握着自己唯一的生命,/想着应该把它掷向哪里”,顾春芳“所有的果实都有归宿,/我们应当像早晨一样去生活” ,夏露“我不知道在春风抵达之前/这些桃树是否会反省”。这些诗句都是建立在对于生活的观察与体悟之上,从诗句到诗思较为成熟,但是不同在于,秦立彦更注重形式与精神的张力,顾春芳倾心于物我交融的境界,夏露则习惯于即兴与迅捷的诗学。
    其二、以叙事为基础,再加以融合生命的体验与想象,从而构成一种风格化且作为生活镜像的诗学。这是受“九十年代诗歌”叙事性观念与训练影响下的诗歌,但是因由作者个人禀赋,又有非常不同的表现。如袁绍珊“像仁和寺,他们晶莹如琥珀/我一不小心就旧了,放弃千疮百孔的复仇计划”,康宇辰“其实沈从文情书,最美的一封/叫翠翠,“我已为你创造奇迹,/创造美。”美即是死,是例外,/是永恒。强韧的不是兴亡世变,/是那纸上楼阁,人间烟火伴随”,杨碧薇“蓝到忘了自身是蓝的/蓝尽塔吉克人的一生”,赵汗青“纳兰容若,纳兰——容若。我已在舌尖沏好了茶/只等你,把香甜的字泡进去”,尹丽川“一个人的朋友圈就是他的时代” ,马雁“这灵魂,轻盈、孱弱,并且羞涩。/如同一面可能之镜” ,葭苇“这一世,我们谁都没有长成参天大树/可是你听:水在小河里静静地结冰/冒着汗,努力透明的那块/轻轻地复制了我们的命运”。这些诗句,带着生活的感性与生命的体验,但是趣向不一,在诗歌上的用力与带入的经验也不一,犹如铸造着一面面“可能之镜”,来建筑一座《西游补》里的“万镜楼”。
    其三、注重诗艺的锤炼而指向诗歌自身。如曹疏影“她迫不及待/吃掉自己身上小小的火焰/没有人注意这件事,/只有我看到,只有我看到——那火焰也在吃她。”周瓒“而这,是旗手文慧的爱与抗争之舞”的诗句与其当作叙事或描写,倒不如视为营造一种艺术感。以上三个层面讨论的是诗人的写作方式与诗歌的取向,如以本书书名取喻,也可当作是“远近高低各不同”且穿越黑夜的亮度不一的星星光线。
    从推开“生活之门”到铸造“可能之镜”,集合在这部诗选里的“北大女诗人”将会带来哪些奇迹呢?近些年来,作为诗歌变化与发展标志的新命名大多并不耐用,这既可能是一种诗歌批评与诗歌研究的想象力的匮乏,也召唤着新的诗歌现实与诗歌命名。正如“朦胧诗”“第三代诗”标识着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诗歌,“知识分子写作”“民间写作”贯穿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诗歌,这些命名尽管往往出自“历史的误会”,也屡起争议,却保存了各自时代的诗歌实存与记忆。这部诗选以及它所携带的“北大女诗人”的命名,已经照亮了长久以来隐匿未名的北大女诗人的写作,必然也会鼓励一代诗歌新人与诗歌写作的信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