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长篇《通往魔法之地》创作谈:正发生

http://www.newdu.com 2022-12-01 收获(微信公众号号) 唐颖 参加讨论

    6月24日,美国最高法院推翻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973年罗诉韦德案》(ROE v Wade)的裁决,认为联邦宪法没有赋予堕胎的权利,是否允许堕胎应该由各州自行决定。
    这天我正在纽约,走在曼哈顿中城。这条消息是友人第一时间转发到我手机的。她说:“知道你也许关注。”虽然我和她从未讨论过堕胎权的问题,因为这本该是不成问题的问题。
    我刚刚和她在中城一家法国餐厅门口分手。我俩几年未见,友人特意选法餐招待我。午间相对安静,我们享受着法式美味和唯美,聊着我们关心的话题,我的心情还在愉悦中。然后,突然反转……
    我坐上地铁去了华盛顿广场。果然那里已聚集起抗议人群,几百上千枝红玫瑰以祭奠的形式堆簇在广场中间的地上。红花上面覆着白纸,写着:“每年估算,有6万8千女性死于不安全‘不合法’的堕胎。”人们举着标语牌,齐声在喊:OUR BODY OUR CHOICE(我的身体我做主)。抗议人群中有不少男性,他们的标语牌上写着:Women Deserved To Choose 强调女性“值得”拥有的“选择权”。
    今年的文学诺奖颁给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手边没有她的书。但网上有埃尔诺自传体小说改编的电影《正发生》。这部电影获得2021年威尼斯金狮奖。
    这是一部观看时令我坐立不宁的电影——在六十年代禁止堕胎的法国,一名女大学生寻求非法堕胎的过程。这是一个女性受难的故事:直接、具体、刺到最黑暗的痛处。在非法堕胎要进监狱的情况下,周围没人可以帮她,包括闺蜜和那位让她怀孕的男友。女生必须独自闯警戒线。故事的深刻在于,不把重点落在女性对男性,或者说,对爱情关系的失望上。不,在强大的法律面前,男性也是无力的。为了自救,女生不得不孤注一掷,去炼狱走一遭——非人的疼痛和失去生命的风险。这个过程中有些片段可以用“惊心动魄”形容。据报道,在威尼斯媒体放映现场,有记者因此昏厥。事实上,这些片段并不夸张,极其写实,甚至克制,然而其残酷性在银幕上呈现,异常震撼。
    从这个故事,就能感知安妮·埃尔诺的创作方向,以她个人的真实经历诉说女性生命中最原始的磨难,是个多么接地气的作家呀!
    在6月抗议美国最高法院推翻“罗诉韦德案”裁决的队伍中,常能看到人们高举铁丝衣架。“它象征着被拒绝提供合法堕胎服务的女性,最后的、绝望的手段”。‘衣架流产’(coat hanger abortion)指不安全的流产,比如孕妇会用衣架上的金属丝自行进行流产。”《正发生》中,女生便是用细铁棍伸进自己的子宫。
    重要的是,这些经历伴随着无法诉说的孤独、无助、恐惧和绝望,以及在铜墙铁壁前的挣扎,其中的悲剧性正是文学的主题。
    我的这部新长篇《通往魔法之地》,也在继续讲述女性故事,包括曾经难以启齿的唯有女性才会遭遇的险境。在写作这些故事的时候,不由感叹:女人们的一生中,要遭受多少次惊悚时刻?
    是的,属于女性的黑暗经历非常身体化,是最本质最原始的痛苦,并不因为社会文明化而消失,并且总是发生在女性最稚嫩最无准备的年轻岁月,因此而影响了女性的一生,是无法抹去的阴影。这阴影也成了性别之间的沟壑。而文学是呈现沟壑、诉说疼痛的载体,唤醒你在冷酷的现实中变得迟钝甚至麻木的怜悯和同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