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长篇小说《梦溶窗棂》:生花妙笔讲述沧桑巨变

http://www.newdu.com 2022-11-23 解放日报 桑木  参加讨论

    
    文艺创作源泉在民间。沪上知名作家丁旭光善于从生活琐事中淘金觅宝,然后摇动那支恣意纵横的神笔,创作了多部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他的短篇小说《汉白玉》获《萌芽》“公用杯”万字小说大奖赛一等奖,并入选中国小说家学会编著的《中国当代小说家全集》,长篇小说《褐色木门》获《小说选刊》2002年度笔会长篇小说二等奖。最近,他推出了长篇小说《梦溶窗棂》(上海文化出版社),颇受读者欢迎,上线后,流量日增。
    《梦溶窗棂》以上海石库门和老虎窗为背景,时间跨度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的前后,作者以灵动的生花妙笔,通过耐人寻味的情节,生动地还原了石库门、老街男女情事,再现了上海市民多元的生活情调,展示了这座城市的沧桑巨变。
    小中见大,小说背景具有时代性、普遍性。石库门、老虎窗是上海许多人长期生活、居住的地方,石库门“房中套房,叠床架屋,六七户人家合用一厨房一公厕,亭子间(鸽子笼)转不了身、抬不起头”,是当年人民艰苦生活的缩影。而今代之以现代居住生活功能俱全的宜居建筑。石库门上了邮票,既具有住宅建筑史意义,更具有社会政治意义。
    生活于石库门里的人与其他空间的人群一样,具有七情六欲,有改天换地的愿望、理想。《梦溶窗棂》之所以获得社会认同,是因为它通过文艺形式,真实、生动和有趣地还原了当年石库门的形态、功能和社会生活百态。因此,可以说这部小说是应时代需要而作,丰富了文学创作,更具有教育意义。
    聚而不散、散而不乱是本书的一个显著特点。耸天大树,之所以遮阴蔽天,既赖于雄伟挺立的躯干,又赖于重叠交错的千枝万叶。如果说优秀小说是一棵大树,那么,小说的主题就是大树躯干,而情节展开就是大树枝叶。如果一本小说没有体现时代特点的、读者喜闻乐见的主题,它就不能成功;同样,没有高超的写作技巧,它也不能成功。本书的主题具有时代性,写作技巧精湛。“造化入笔端,笔端夺造化。”作者立足于主题,围绕几个主要人物展开,对重要事件详写,有关其他人物随事件深入展开而穿插带进,由此增强了小说情节的曲折性、人物关系的复杂性。然而,纵然作者笔法恣意多变,人物关系趋多,但始终不离“梦溶窗棂”,不离红砖外墙、红瓦如鳞,石库门和老虎天窗的沧桑巨变,灵动之笔没有偏离萍萍、孟编辑、丁伟忠等主要人物的刻画描写上。
    著名作家赵丽宏如此评价:“如今鲜有作家关注周遭生活,或只关注自我或局限于自身象牙塔,而丁旭光孜孜不倦把写作视线投向平常人的做法值得肯定。”
    一部小说是由事件、背景、人物、情节等元素构成。而其中人物是首要元素,唯有融合事物、背景对人物形象、性格、特点刻画得栩栩如生,才能赋予作品生命力、吸引力,所谓“千人不能一面”。作品中人物越多,人物个性化刻画难度就越大。《梦溶窗棂》作品涉及广泛的社会生活,人物也不少,且涉及诸多行业。除上文提及的主要人物外,还有善揣人意的老街书商杨建荣,一根筋的李冬升,天马行空的梅娜女士,善于察言观色的王国林,以及虚荣心十足的程红等。面对这些各具个性的人物,作者或许由于亲身亲历,或了解石库门、老虎窗的生活、社会风俗、人情世故,凭借扎实的文字功夫,调动诸种写作技巧,写尽人事高低起伏,兜兜转转,将小说里各色人物刻画得活灵活现,令人读来,一些人物似曾相识,鲜活得就像在我们身边。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