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学术争鸣 >

神经认知诗学:科学探索中华传统文化“基因”

http://www.newdu.com 2022-08-28 未知 吴楠 参加讨论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正如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略特所说:“诗比任何艺术都更顽固地具有民族性”。中国古代诗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之一。以往与此相关的研究多是从哲学、美学、艺术、历史、文化的视角去研究诗的本性、种类、功能、韵律成分、结构、创作规律等。而21世纪初被正式提出的神经认知诗学则采用神经认知科学技术手段,聚焦诗歌本体和诗歌欣赏的脑认知机制等研究。除了聚焦诗歌研究,神经认知诗学还关注哪些研究?其研究进展如何?未来应从哪些方面深化相关研究?近日,记者围绕相关议题采访了该领域的部分学者,以期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研究,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基因”的奥秘。
    将文本处理与神经认知考察相结合
    20世纪末,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对文学阅读的神经机制研究在西方萌芽。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陈庆荣介绍,1960年,俄国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从认知诗学的角度在对西方诗歌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诗意性功能理论,即诗歌文本使读者有意识地知觉诗歌语言结构所具有的文本语言模式。在此基础上,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教授大卫·哈诺尔于1998年提出了特殊体裁假设,认为文本的阅读和欣赏模式明显受到体裁特征的影响,使得不同外在特征的文本体裁存在明显的加工差异。
    21世纪初,文学的认知神经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2011年,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教授阿瑟·M. 雅各布斯在《神经认知诗学——文学阅读模式的要素》一文中首次提出“神经认知诗学”这一术语。在雅各布斯看来,神经认知诗学,从广义上而言,就是对通过眼或耳的(诗歌)文学接受,包括它的神经基础,进行跨学科的实证调查,并对之理论化。2015年,雅各布斯两次用英语阐述了神经认知诗学的研究任务、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式,认为神经认知诗学与现有的认知诗学或其他文学接受的实证或理论研究不同之处在于把文学文本的处理或体验与神经认知过程的考察结合起来。
    “诗意性功能理论和特殊体裁假设从理论上逼近了诗歌形式对受众阅读模式影响机制的揭示,但还缺乏科学实证,无法回答何谓、何时、如何‘有意识地知觉’。而雅各布斯在已有诗学和认知诗学的基础上,通过融合形式分析、神经实验、认知建模等,揭示诗意性加工和情感体验的神经认知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文学阅读的神经认知模型。”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与艺术学院院长杨亦鸣说。
    相较于广义神经认知诗学研究,杨亦鸣、陈庆荣等更聚焦于诗歌(主要包含诗、词、曲)的神经认知诗学研究。他们从2010年开始采用神经认知科学技术手段,从读者视角出发,聚焦诗歌本体及其与读者的互动,系统研究诗歌欣赏的脑认知机制、诗歌的韵律装置(如押韵、平仄、节奏等)的神经感知机制、诗歌的韵律形式与诗意生成的交互影响的神经基础和计算模型等。
    “需要注意的是,雅各布斯提出的神经认知诗学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和理论框架,其文本类型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尚缺乏数据层面的支撑。”陈庆荣表示,中国古代诗歌传统自先秦的“诗经”至唐代所形成的汉语格律诗等都具有典型的韵律规则。数千年以来,中国人对平仄、对仗、押韵文句有着特殊偏好。这种偏好从诗歌泛化到对联、散文、政论文体中,进而成为一种“文化基因”。因此,我们认为,中国神经认知诗学研究要融合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手段,研究汉语诗歌韵律模式在历时空间层面演进的认知驱动模式、神经基础和计算模型,从而在更宽广的视角揭示汉语诗歌韵律时空嬗变的神经认知机制,进而为中国传统文化“基因”探索工程提供初步范型。
    这也是杨亦鸣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通韵》相关问题研究、韵书编纂及数据库建设”和陈庆荣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诗歌韵律的历史—空间嬗变、脑认知机制与数据库建设研究”正在开展的研究议题。
    神经认知诗学已初具雏形
    从诗意性功能理论到特殊体裁假设,再到文学阅读的神经认知模型,国外神经认知诗学在理论假设和概念化模型层面做了一些探索性工作,并采用实验技术手段考察了英语诗歌韵律特征的感知,如头韵、节奏、重音等。陈庆荣介绍,这些研究发现,人们阅读诗歌时会将更多的注意资源用于加工具有明显诗歌特征的表层信息上,且其形成的节奏等韵律特征有助于人们对诗歌的记忆;节奏合理的诗句产生更高的美感,更强烈的情绪知觉和体验,表现出瞳孔直径的显著增加;朗诵诗歌比唱诗歌有利于提升5—6岁的儿童的语音意识等。“除了关注诗歌的加工,国外相关研究还泛化到具有诗意性的文本,如散文、小说等,以及诗歌阅读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等。”陈庆荣说。
    国内神经认知诗学研究发展时间较短,但已初具雏形。其中,有部分学者从认知诗学的视角关注到神经认知诗学,大多数学者聚焦于古典诗歌本体特征,采用神经科学技术考察了汉语诗歌押韵、韵律边界等的认知加工模式和神经机制。
    2016年,杨亦鸣及其团队成员率先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发现人们阅读近体诗会产生押韵期待的典型大脑反应。较之于押韵合理,押韵不合理会在150—250毫秒内诱发显著的神经电生理成分P200。这一成果发表在《认知》期刊上,后多次被阿瑟·M. 雅各布斯引用。
    2017年,陈庆荣等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的眼动研究报告进一步在更自然情境中证实了上述神经电生理的成果,同时提出了押韵模式预期的理论解释。后续,杨亦鸣团队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通韵》相关问题研究、韵书编纂及数据库建设”研究中,率先采用神经电生理技术探究人们阅读汉语诗歌时对一七辙和姑苏辙,梭坡和乜斜辙中关键争议韵部的加工模式。以一七辙和姑苏辙为例,500—700 ms时间窗口的神经电生理数据结果表明i和ü更可能属于相同韵部,而i和u、u和ü属于不同韵部。2017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玉芳及其团队成员在其2010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报告了绝句的韵律层级边界的神经认知加工模式。
    一直关注认知诗学研究的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熊木清则认为,“神经认知诗学”应被视为一个超越了雅各布斯的广义概念。在国外,运用认知科学,特别是神经科学研究各种文学艺术问题已经日益繁富,出现了神经美学、情感的神经科学研究,神经科学与视觉艺术、文化神经美学、文学与认知障碍研究等;也有不少研究是针对传统课题的深化,如对移情/共情、焦虑、爱、崇高等命题的神经研究。
    正如阿瑟·M. 雅各布斯在今年刚出版的文集中发表的题为《10年后文学阅读的神经认知诗学模式》的文章所指出,神经认知诗学是一个新兴的、高度跨学科的研究领域,许多人文学科如修辞学、诗学、美学、认知诗学,以及新近的情感科学、认知神经科学、计算语言学、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都对它作出了贡献。
    熊木清认为,从近年的趋势看,文学中情感研究是一个非常突出的热点,它从传统的描述性、思辨性研究模式走来,进入认知维度的阐释性研究范式,正在开辟以神经科学为代表的实证性研究路径。“由于人类的一切文学艺术活动从生产到传播和接受,都是某种心智活动,如果我们想要弄清楚某种文学艺术活动‘何以如此’,就必然要借助于认知科学(包括神经科学),这是(广义)神经认知诗学发展的原动力,也是文学艺术研究的一个基本趋势。”熊木清说。
    深化神经认知诗学研究
    谈及从哪些方面深化神经认知诗学研究,受访学者特别提到“押韵的神经机制及其韵部划分的神经基础”“平仄模式在诗歌阅读中的作用机制”“古诗阅读影响我国青少年若干认知功能的脑机制”三大议题。
    押韵是中国诗歌的典型韵律特征之一。杨亦鸣介绍,针对汉语普通话的押韵和韵部划分问题,学界和诗词创作界历来有多种看法,提出了或宽或严的押韵方案。他认为,汉语普通话的押韵模式及韵部划分必须以普通话的语音实际为基础。那么,以现代北京语音为基础的普通话的不同韵部诱发的典型神经模式是什么?这套神经反应模式与古音和方言押韵模式是否存在差异?是否可以基于系统性差异构建韵部划分分歧的理论解释?这些理论解释是否可以被现代诗歌创作的韵部大数据分析驱动等,都有待于从跨学科的视角开展系统研究。
    平仄模式是中国近体诗区别于印欧语诗歌的典型韵律特征。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王为民表示,对于诗歌而言,平仄的超音段韵律特征仅是一个浅层的前台特征,更重要的是平仄模式在诗句韵律塑造、结构搭建和诗意生成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从神经认知诗学的视角来看,平仄模式的人脑感知机制是什么?历史演进的神经基础是什么?这些重要问题的解决需要采用多模态技术手段考察平仄模式的神经认知机制及其对诗意生成的调控机制。
    在古诗阅读对我国青少年认知功能影响研究方面,国外研究者在杨亦鸣、陈庆荣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诗歌诵读和朗读对初学阅读孩子语音意识的影响。在国内,陈庆荣及其团队成员在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古代诗歌阅读中韵律和诗意理解的认知和神经机制研究”中,已研究了古诗阅读中平仄加工的神经机制及其与诗意理解的关系,节律加工的神经认知机制,古典诗歌学习对音乐加工影响的神经机制等议题,并采用语料库语言学和机器学习的方法,结合心理学的情绪研究范式,率先构建了全唐诗的词汇情绪数据库。
    “未来,需要聚合心理学、语言学、文学、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等多学科专家,采用跨学科的技术围绕诗歌韵律特征感知、诗意理解、意境生成等进行科学探索,同时在行为和脑科学的层面探索优秀古诗阅读对我国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塑造的影响机制。”陈庆荣说。
    而熊木清则表示,神经认知诗学主要的功能不是文本分析,而是为文学艺术基本原理和诗学范畴的研究深化提供新的理论阐释、研究视角、工作路径、技术和论据。熊木清及其团队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认知诗学研究与理论版图重构”,一方面要在“广义认知诗学”框架内对神经认知诗学进行系统的理论与方法论整理;另一方面拟将研究对象与领域从单纯的“文学研究”向“艺术研究”拓展,因为“诗学”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就不是仅仅指涉诗歌理论,“认知诗学”一词的发明人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教授鲁文·楚尔也没有把它局限于诗歌体裁,现今认知诗学各流派各范式的研究对象更囊括了小说、戏剧、影视、音乐等广泛的文学艺术领域。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吴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