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创作谈 >

田耳:许多人都是潜在的故事创作者

http://www.newdu.com 2022-07-12 花城(微信公众号) 田耳 参加讨论

    大家好,我是田耳。
    我现在被媒体称为小说家,但我的本职工作是在一所大学里教授写作课。论口才,我不太利落,论学历,我可能是大学教师里面最低的——大专,按说都不具备资格供职于重点大学。但我要感谢写作,它让我得到不拘一格的聘用,也得到社会的认可。
    我的写作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虽然有评论家说我是天生的小说家,但怎么看都像是执果索因。若作一个清晰的回顾,我的写作肯定是与小时候就受到系统的作文训练关系紧密。所以《南方周末》邀我来讲写作课,我很爽快地就答应了。
    读到初中,我开始沉迷看小说,慢慢地也试着写点散文和小小说,当时我的作文在班上也不算好的。可能我性格天生死宅吧,经常就一个人躲在房间,一支笔一沓稿纸,写写划划,恍惚间一天就过完了。最初,我每天能写三十几页稿纸,也有万把字。
    等到读高中和大专时,我才开始往校刊投稿,结果是石沉大海无一中的。这也曾让我怀疑自己是不是一块写作的料?但不论结果如何,我确实打心底里喜欢写作的感觉。就这样一直没发表,但一直坚持写。
    直到毕业,先去了当地一家报社当编辑,因为报社拖欠工资,我又只好为了讨生活辞了职,跟着亲戚去做生意,去饲养场养斗鸡,还干过矿山采买,去一家派出所编写情况通报……那几年我接触各色人等,社会经验迅速积累,以前那个埋在心底里的写作梦想最大程度地与具体的生活细节交融起来,甚至不断产生着化学反应……
    其实许多人都是潜在的故事创作者,只要对此有兴趣,好学得法,掌握规律,编出一个好故事,就能编出下一个。如果从中得到乐趣,极有可能走上职业创作之路。
    掌握编故事的技巧,写作更轻松
    印象很深的是,我一起笔就是长篇,写了一年时间,那会儿以为字多就叫长篇,现在想来完全没有章法。但那个长篇相当于写作的强化训练,虽然当时的我还把握不了结构,但写完之后,再写中篇短篇,忽然就像开了窍一样,故事的结构在头脑中变得异常清晰,写起来也轻松无比。
    1999年底,当我用三天时间写出短篇小说《衣钵》,自己忽然无比相信:我终于会写了!这是我写的第二个短篇小说,2005年才得到发表,第四届鲁迅文学奖时也获得了提名,进入了前十。但最终输给了我自己另外一个提名作品,获奖的是我的中篇小说《一个人张灯结彩》。
    回顾我的写作道路,可能在外人看来会觉得有些坎坷,但我自己觉得挺顺遂。因为为了写作,我曾经作过最坏的打算,但现实的结果却还是比我设想的要好。现在想来,我的写作基本功,其实还是得益于小学时接受了系统的编写故事的训练。
    虽然当时不以为意,但现在自己当了老师,和研究生接触时,发现他们很多人写了多年作文还是不会编故事。我就觉得,如果他们能掌握一定的编故事的技巧,再去写作文或者其它一些文体,基本上就能做到降维打击;可惜他们在小学中学时期,很少有人得到编写故事的训练。
    写作能力可以通过后天习得
    我在学校教授写作课已经多年,教学生编故事。比如我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经过一定量的实训,让他们具备看到一个有效素材就能马上编出故事的能力。故事好坏且不论,至少得结构上完整,逻辑上成立。这也是我在本次写作课里将重点教大家的。
    在我看来,结构是一切艺术共通的东西,我们花大量时间研习、临摹甚至浸淫于具体的作品,所为无非是透过表象看出它们内在的法则,结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法则。
    甚至,有的人认为故事可以不讲故事,可以摒弃结构的规约,但即便那样,你也必须先知道什么是故事,什么是结构,这才可以抗拒它的约束,在艺术的空间里更自由地飞翔。
    写作能不能学?编写故事能不能学?我的理解是:如果有人教,必然能让有心人少走许多弯路。
    写作能力不比唱歌,音质的好坏一张嘴就已了然;写作的能力应是通过有效的学习以后,得以自我发现,自我认定,并且自我开启。写作教学是把人领进门,激发他(她)确认自己的写作天赋。
    我爱用一个比喻,说一些人可能是足球天才,只要脚丫子一碰球,所有的天赋都会被激活。但他可能是山里放羊的孩子,一辈子也得不到一次碰球的机会。写作可能也是这样。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