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学网-学术论文、书评、读后感、读书笔记、读书名言、读书文摘!

语文网-语言文学网-读书-中国古典文学、文学评论、书评、读后感、世界名著、读书笔记、名言、文摘-新都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评论 > 作品评论 >

黄杨:勾勒施蛰存传奇人生

http://www.newdu.com 2022-06-09 人民日报海外版 黄杨 参加讨论

    关键词:施蛰存
    施蛰存是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教育家,20世纪30年代即蜚声文坛,因《上元灯》《将军底头》《梅雨之夕》《小珍集》等作品被海内外学术界誉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先驱者”“中国现代派鼻祖”和“新感觉派大师”。
    以往的施蛰存研究,多停留在对其小说的关注上,在传记研究方面长期处于空白状态。杨迎平近作《施蛰存评传》(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出版,填补了这一空白。作者查阅历史资料,采访施蛰存亲人朋友,研读施蛰存小说、散文、诗歌、译作等,将传主漂泊孤寂的童年、初涉文坛的少年、开拓进取的青年、前卫现代的壮年、硕果累累的老年等不同时期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活动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较全面地勾勒出施蛰存的传奇人生。
    阅读《施蛰存评传》可以发现,该书一是挖掘出诸多鲜为人知的一手资料,二是对施蛰存的历史地位做出了较为准确的评价。
    作者与施蛰存有长达17年的交往,掌握了很多一手资料。如施蛰存对20世纪30年代诗歌革命的策划与推动;施蛰存与冯雪峰的特殊交谊;施蛰存对青年作家穆时英的发现与推崇;施蛰存对朋友戴望舒的帮助与鞭策以及与他之间的友情和误会;施蛰存对当代“朦胧诗”的看法等。
    书中还大量采纳了施蛰存与杨迎平本人的通信,如关于小说《魔道》,施蛰存在1992年1月15日信中说:“这一切幻想与现实的纠葛,感情与理智的矛盾,总合起来,表现的是一种都市人的不宁静情绪。”杨迎平写了研究《石秀》的文章后,施蛰存在1992年3月7日的信中提议:“写一篇谈谈石秀的文章也好,不过我觉得你的题目太繁,我建议你改为‘石秀的表里’之类,因为《水浒》中写的是石秀的‘表’,我写的是其‘里’,你看好不好?”
    作者对施蛰存的评价,建立在对其文学创作、翻译工作和学术创见的深入研究之上。书中涉及施蛰存的现代派小说创作、外国文学翻译、唐诗宋词研究、主编《现代》与《词学》等内容,在史料挖掘之外具有较强学理性。通过一番考察,作者指出:施蛰存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典范,他将中西文化与技法有效融入创作、翻译、编辑工作甚至是学术研究中,是一位超越二元对立思维的中西融合派。从文学史的角度看,学界对施蛰存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评价不足,施蛰存把心理分析、意识流、蒙太奇等各种新兴的创作方法纳入现实主义的轨道,创造了独一无二的中国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学者钱谷融曾说:“施先生就是一个真率爱美的人。尽管周围向他投过来的大多是白眼,但他心中自有温暖。”乐观的心态、心中的温暖、对趣味与美的追求贯穿施蛰存一生,这在《施蛰存评传》中有诸多体现,作者力图呈现一个真率、鲜活、立体的施蛰存形象,让人们对这位百岁老人有一个感性、全面的认识。
    (作者系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评论
批评
访谈
名家与书
读书指南
文艺
文坛轶事
文化万象
学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