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平标、廖子馨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的孩子》(新蕾出版社2022年4月),对澳门同胞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自觉的梳理和描摹,深入到了历史和现实的细部;从人类情感和心理的源头出发,探讨文明传承、历史教育、情感交流、文化浸润是如何在漫长的时间轨迹中,建构起属于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国家和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中国的孩子》将叙事的笔墨聚焦于澳门本土历史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度融合,以真实、重大的新闻事件为背景,详细介绍了澳门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情况。通过濠江中学升起澳门第一面五星红旗、《七子之歌》传唱20多年等等生动的事例,讲述了澳门与内地在文化、教育、经济等诸多方面的长期交流和往来。在此基础上,作者尽量以孩子的视角切入故事,用孩子的口吻进行叙事,从孩子的角度对重大标志性事件进行解读,将新时代澳门乃至整个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整体面貌生动而立体地呈现在广大青少年读者面前。 历史教育从来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培养爱国主义必须从小开始,从历史教育开始。对于民族和国家,必须先有认识与了解,而后才会生出情感。这是人之常情。所以,欲使人人都爱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必须先使人人对国家的历史有深厚的认识与真实的了解。一直以来,大部分澳门学校使用的教材与内地的教材是一样的。中华文化的源流和重大文明成就、近代中国遭受的侵略和战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国家发展……这些都被明确列为澳门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学生们通过学习和了解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增强了文化自信心,增强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骨气和底色。此外,中小学品德与教育的课程,还将介绍国家时事政治的国情教育编入其中。可以说,从一本教材到一堂课,从法律的推行到教育制度的完善,爱国爱澳的种子从这里萌芽生长。 而这恰恰是澳门的孩子有着非常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其背后的逻辑和原因。正像曾平标在创作手记中所说的,书名“中国的孩子”,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层寓意着澳门是中国的孩子,是曾被葡萄牙掳走而离开母亲的游子;第二层表达澳门的孩子不仅是澳门的,也是祖国的孩子,这也是这本书着重阐发的严肃而重大的主题。 曾平标和廖子馨用灵动而准确的文字,讲述了许多个生动活泼的小故事,既勾勒出澳门爱国主义教育的侧影,也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充满浓重家国情怀的爱国教育文本。其中,很多故事让读者了解到澳门许多学校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这些具体做法对于当下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颇具启发和借鉴意义。 澳门的学子大都听过濠江中学杜岚校长的故事。1949年10月1日,在新中国成立的那天,老校长杜岚冒着生命危险,带领全校师生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那个年代,澳门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杜岚校长的这种行为是有风险的,但她不畏险阻,不顾个人安危,坚定地为国家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1949年10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进入广东,杜岚校长又组织濠江中学师生募集了大批胶鞋、服装、毛巾等物资。她站在卡车上,高举五星红旗,冲破澳葡当局的阻拦,赴中山县慰问南下的解放军。从那时起,爱国的种子就深深地扎根到了濠江中学每一代师生的心中。升国旗这个仪式,为孩子们营造出了一种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氛围。 澳门孩子也是在一个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中,一点点理解国家的意义,进而建构、形成国家民族共同体意识的。2017年,澳门遭遇强台风“天鸽”的袭击,暴风骤雨和海水倒灌导致树木倾倒、民宅商铺被淹、垃圾杂物堆积。不少学生义务参与到救灾工作中,但台风造成的损害实在太严重了,就在人们一筹莫展之时,应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请求,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解放军驻澳门部队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协助特区政府救灾。驻澳门部队官兵连续奋战,清理受灾的街区。学生们看到解放军,就像看到了希望,他们是最可靠的人。“祖国是澳门的坚强后盾”,那时候,学生们真正明白了这句话的意义。澳门孩子对祖国的爱,就是在这些爱国故事的教育中,在浓厚的爱国传统中,在升旗仪式的庄严氛围中,慢慢生长出来的。这种感情是朴素的、自觉的,是无比珍贵的,需要外界持续而耐心地呵护和守望。 作者在书中饱蘸深情地写下一个核心的意象——中国的孩子们像一片春风吹绿了的小树苗。这春风是什么?当是我们的祖国。《中国的孩子》通过书写澳门孩子的教育和发展情况,折射出的是生长在新时代的中国孩子的精神风貌和爱国热情。年轻一代人站在前人奋斗和积累筑起的物质和精神之基上,重新诠释和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明。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成就认同的基础上,还将延伸出文明特质和制度自信层面的深度认同,这也是《中国的孩子》叙事的深层逻辑所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