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归去来》 田园将芜,归去来兮,小说《归去来》全文风格也正如这个十分有意境的书名一样,拨雪寻春、脱去尘气。文中主角们在太湖相遇相知,在神似桃花源之境遐观白鹭。在这雾茫茫、朦胧而又柔软的太湖上,人们的坚实赤诚澎湃又磅礴,是截然不同却并不突兀的风景线。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文学创作亦如此,《归去来》描写的女性觉醒是近年来女性自立自省的现状写照,并且文中主要地点——迁山岛,原型为苏州太湖小岛,作者喜欢在太湖边漫步,乘一艘小小的机帆船到岛上,与山水对望。小说中的芹菱同样也是这样一个亲近自然、向往广阔天地的人,她勇敢地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定居迁山岛,在清凉凉香气中耕地饲羊、养蟹煎茶、吟诗写作。写作不仅仅是她的热爱之事,更是她回忆祖母、追求真正自我、结识新友的纽带。来到了迁山岛,她不再只是慈爱操劳的妈妈,也不只是温柔体贴的妻子,她是坚强勇敢、聪慧机敏的芹菱。芹菱将手里有的钱都买了羊,却因为一场暴风雨数百只羊死去,芹菱没有被打倒,这回她仔细思索决定养螃蟹,她事必躬亲、手脚麻利,同时在闲暇之余写作,最终她的投资有了回报,第一本作品也完成了——《乘着月色逃离》。这本书中之书描写并畅想芹菱的祖母金枝的一段时光,并且因为这本书的插入,小说全文展现了交错的时间线,在故事的前半段以芹菱为主视角,后半段以新入岛的女性小隐为主视角,并穿插着金枝的故事,小说全文人物个性鲜明,情节紧凑,结构巧妙。 不难看出,文中描写的几位女性角色芹菱、小隐、金枝,都是具有强盛生命力的女性,她们扎根自我,不断地向上发展、汲取能量,而文中同样提到了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勃朗特三姐妹以及海明威、《包法利夫人》和《霍乱时期的爱情》,这些作家以及著作,有的表达对爱情的渴望憧憬,有的展现人的毅力与勇气,这也正是芹菱多次与友人谈论这些作者以及人物的理由——她是一个向往着精神上的爱恋,勇敢追求自由的坚毅女性。芹菱并不是柔弱的人,小隐也曾在初遇时认为芹菱是粗壮村妇,然而芹菱却懂得古琴通晓音律也热爱写作,她用心灵的力量渡过多次难关。 文章突然转换,在刚叙述到芹菱与灵魂伴侣的相遇后,故事在人物视角切换为小隐后延续。这看似突兀的置入,又由于共同的迁山岛而化解了。古琴师小隐因为迷茫决定带着儿子小翎去迁山岛暂时休憩,登岛那日天朗气清,巷子里小白狗、小黑狗懒洋洋地趴在青石板上打盹,几十棵枇杷树葱茏葳蕤,树叶簌簌,芹菱从枇杷树后钻出,脸上是温和的笑意,两位女性就在微风吹拂、茶香芬芳中相遇了,倾盖如故。两人的十日谈的帷幕拉开,祖母金枝也逐渐走进了小隐的视线。 这十日谈使得两人的关系突飞猛进,精神上的共鸣让两人亦师亦友,尤其是小隐弹琴之时,芹菱总能领悟其中情感意蕴,已经称得上知音。在芹菱的笔下,年轻时候的祖母齐耳短发、白衣黑裙、毅然出走。小隐读着这本关于金枝的书,不仅让她回想起自己的爱情之路,更是了解了芹菱。当暴风骤雨将芹菱那一屋子自费出版的书淋成纸浆时,小隐相信芹菱不会气馁,终于她看见了那个坚实的背影,像座雕像般,望着台风过后瑰丽绚烂的天空,即使白云苍狗也始终若一。这次的打击痛彻心扉却具有意义,苦难磋磨着芹菱的心,雕琢出刚毅的模样。 除了文中主要角色,有一个小角色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她是岛上与芹菱刚相识不久的女子,描写笔墨寥寥可数,甚至不知名姓,但是在芹菱第一次养羊失败后慷慨解囊,也为之后芹菱的重新振作注入力量,这是女性之间互帮互助的点点温暖。但是由于长期社会历史背景,女性的社会地位较低,很难自信前卫、思想独立,她们不应陷入刻板印象的桎梏中,“多像女人啊,掏空了自己——生命力还不竭,不停地滋养滋养”,包法利夫人一生追求虚荣浪漫与爱情不惜掏空自己,最后两手空空狼狈死去,故事的最后芹菱笑称两人要像《霍乱时期的爱情》一样,在另一半离世之后两人再度拾起爱情,我想,这种更多的是表达对爱情勇敢的追求,对自我精神上的探寻。好在生命力旺盛的女性不再盲目的掏空自己,在这个女性可以自己选择职业、爱好、婚姻、人生的时代,女性的内心世界是不断丰盈着的,不仅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其他群体也更加的尊重女性,当女性不断地突破传统展现新的一面时,随之而来的会是客观甚至赞美的目光与声音——因为敢于直面自我、不再物化自我、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当之无愧的闪光点。 这些勇敢的女性,当然不只是芹菱、小隐和金枝,她们的故事如同柔软却坚韧的丝线,交织后绘出迁山岛上的落英缤纷,“这是一场女性的盛宴,她们对自我精神家园进行了探访,寻根式的交流让各自释然回归。”希望女性都能有着摆脱凡俗的勇气,努力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理想生活和感情,自立向上,野蛮生长,绽放出无限风华。 作者系东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责任编辑:admin) |